回到家鄉呼倫貝爾的年輕人,發展得咋樣?

發佈時間:2022-08-04 10:55:00丨來源:人民網 丨作者:孟麗媛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水清草美的呼倫貝爾,令人神往;年輕的姑娘小夥,把最美好的時光獻給家鄉。

水清草美的呼倫貝爾,令人神往;年輕的姑娘小夥,把最美好的時光獻給家鄉。近年來,不少年輕人滿懷熱忱回到家鄉呼倫貝爾,將個人理想與建設家鄉融為一體,把青春無悔的奮鬥華章,書寫在這片充滿希望的草原上。

“年輕人應該有理想,為牧民做一些好事情”

內蒙古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右旗克爾倫蘇木芒來嘎查的克魯倫營地,水草豐美、遍地牛羊。幾座蒙古包和木帳“長”在草原上,人們推開窗便可看到克魯倫河緩緩流淌的景象。

這是米吉格道爾吉家鄉芒來嘎查一片草場最新的模樣,也是他作為芒來嘎查黨支部書記、嘎查達(村委會主任)帶領當地農牧民探索“旅遊+”模式的成果之一。自2006年學成歸鄉,米吉格道爾吉投身家鄉基層工作已有十餘年。

芒來嘎查黨支部書記、嘎查達米吉格道爾吉(受訪者供圖)

芒來嘎查是克爾倫蘇木15個牧業嘎查之一,119戶人家分佈在幾十萬畝草場上。“過去,基本每家草場都拉上了網圍欄,出現了草場固定化等現象。”米吉格道爾吉説。草畜平衡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和草場的現代化建設之路被一道道網圍欄擋了個嚴實,這該咋辦?

想到這裡,米吉格道爾吉敢想敢幹,通過組建股份制合作社,根據自願原則讓牧民以草場和牛羊入股,探索出做好草場保護和促進牧民增收的“芒來模式”。幾年間,嘎查拆除了累計長9萬多米網圍欄整合草場,通過四季輪牧,草原得以休生養息,草勢有了明顯改善。合作社成立後,芒來嘎查還進一步探索三産融合,發展生態觀光旅遊,當地農牧民吃上了“旅遊飯”。

芒來嘎查克魯倫營地一角(攝影:人民網孟麗媛)

米吉格道爾吉説:“年輕人應該有理想,為牧民做一些好事情。”如今,牧區變成了風景優美的景區,以放牧為生的牧民變成了“股東”,曾經的貧困“芒來”變成了富裕“先鋒”,米吉格道爾吉這名“80後”基層幹部的“奮鬥路”與牧民的“致富路”在芒來交匯,更加通達。

“把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帶回家鄉”

在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蒙兀室韋蘇木,額爾古納河畔坐落著以“世界最大太極圖農作物景觀”聞名的奧洛契莊園。奧洛契莊園副總經理申世宣,正是幾年前選擇返鄉的大學生中的一員。

額爾古納市奧洛契莊園副總經理申世宣(攝影:人民網孟麗媛)

申世宣出生、成長于蒙兀室韋這座邊境小鎮,大學學的是旅遊專業。畢業後,他先去了哈爾濱從事旅遊相關工作,走南闖北積累了不少經驗和資源。2018年,他得知家鄉的奧洛契莊園正在招聘,想著回來後不僅可以繼續從事他所熱愛的旅遊業,還能離父母近一些,便決定試試。“那時候家鄉正在發展旅遊業,我就想著把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帶回家鄉、帶回莊園。”申世宣説。

額爾古納市奧洛契莊園停靠在油菜花田中的觀景“小火車”(攝影:人民網孟麗媛)

曾經,蒙兀室韋産業結構單一,就業機會有限,不少年輕人大學畢業後不願意回到家鄉。近年來,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像申世宣一樣回到家鄉、建設家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座邊境小鎮也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幾年時間,奧洛契莊園從一片黑土地“變身”為如今遠近聞名的“大地藝術”景觀,申世宣也從一名返鄉大學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職場人。蓬勃發展的家鄉,成為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希望更多人通過‘太陽花’了解鄂溫克族文化”

五彩斑斕的“太陽花”,精雕細刻的樺樹皮畫……一件件鄂溫克族手工藝品在艾吉瑪和當地農牧區婦女的“指尖”誕生,又搭乘著“電商快車”銷往遠方。

鄂溫克旗非遺傳承人艾吉瑪(右一)為參訪大學生講解“太陽花”的創意來源及製作工藝(受訪者供圖)

艾吉瑪是一位“90後”鄂溫克族姑娘。2014年大學畢業後,她回到家鄉呼倫貝爾鄂溫克旗,跟著母親烏仁學習鄂溫克族傳統手工藝,同時也利用所學積極開拓網際網路銷售渠道,探索民族傳統技藝創新發展的路子。“在鄂溫克族傳説中,太陽會化身為名叫希溫·烏娜吉的‘太陽姑娘’,為生活在森林裏的鄂溫克人帶來溫暖。我們不少手工藝品的創意都來源於此。”艾吉瑪説。

當地婦女使用皮毛和白樺樹皮等手工製作的鄂溫克族傳統民居“撮羅子”擺件(攝影:人民網孟麗媛)

“沒有設計師,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琢磨出來的。我們的阿姨個個都是‘民間藝術家’。”艾吉瑪説,“這些年來,我們以訂單加工的方式帶動200多名農牧區婦女實現增收,同時還陸續為周邊地區千余人提供了手工藝品製作培訓。”

從一枚“太陽花”皮毛挂件到如今200多款“講述”著民族文化的文創産品,從母親烏仁帶領幾位一起長大的夥伴以傳統手工藝創業到如今團隊齊心帶動當地成百上千名農牧區婦女“巧手致富”,10餘年間,現實裏的“太陽姑娘”也在溫暖著更多人。

帶領嘎查農牧民走上“致富路”的米吉格道爾吉,投身家鄉旅遊業發展的申世宣,傳承民族文化的“守藝人”艾吉瑪……要問那些回到家鄉、建設家鄉的年輕人發展得咋樣?看看農牧民鼓起來的“錢袋子”,聽聽遊客對“大地藝術”的讚賞,品鑒充滿民族特色的文創工藝品,答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