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生態管護林場,千山披翠,萬木蔥蘢。52歲的牛玉柱像往常一樣,身穿迷彩服,拿著記錄本和工具,走進這片他再熟悉不過的林子,開始了一天的巡山護林。
牛玉柱是涿鹿縣生態管護林場場長。他從18歲開始就在當時的涿鹿縣國營苗圃工作,那時主要任務是種樹。如今,經過幾十年造林綠化,涿鹿縣森林覆蓋率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2%提升到現在的54.43%,森林總面積220.67萬畝。
對林業大縣涿鹿來説,隨著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加強林業資源保護成了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2020年8月,涿鹿縣生態管護林場正式揭牌,這是河北省第一家新型管護林場。也就是在那年,牛玉柱有了新身份——林長。
作為基層林長,牛玉柱比過去更忙碌了,制定林區管護計劃、山林巡護、協調周邊鄉村共同參與森林資源管護、促進管護措施落地……
涿鹿縣生態管護林場場長牛玉柱在巡山護林(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近年來,為築牢京津冀生態屏障,河北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加快推進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植樹造林,三分栽七分管。造林工程的生態效益的正常發揮,重點在後期管護。
涿鹿縣生態管護林場管護面積15萬畝,分佈在全縣13個鄉鎮。牛玉柱説:“我們管護區域點多、線長、面廣,目前已經設立4個管護區,現有護林員100余名,尤其是春節、清明、五一等關鍵時間點,管護任務非常重。”
守護森林,把好“林”門,是各級林長的使命。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省林長辦公室副主任王忠説:“推行林長制後,過去林草部門唱‘獨角戲’向黨政各部門‘大合唱’轉變,形成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我們將森林草原資源劃成一個個責任網格,由林長和護林員、執法人員合力管護,確保每個山頭地塊都有人負責。”
2021年4月,河北在全省範圍內推行林長制以來,目前已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組織體系全覆蓋,明確各級林長139828名。截至2021年底,河北國土綠化取得明顯成效,森林面積達9986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的31%提高到2021年的35.3%;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3%,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林業經濟穩步提升。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風光(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端起‘生態飯碗’,日子越過越紅火。”張家口市萬全區第七屯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林長白利軍説,“我們村有林木2000多畝,通過挖掘利用森林資源,我們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了1400多畝的射幹、白芍等中藥材。受益於林下經濟,如今百姓對樹苗非常愛護。”
從林長制邁向“林長治”,如今河北的山更綠、水更清、景更美。今年5月,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組織野生動物專家在對白洋淀濕地鳥類進行觀測時,拍攝到青頭潛鴨雌鳥與雛鳥在白洋淀內水面和蘆葦邊活動的場景。經中國青頭潛鴨保護監測工作組組長丁長青等業內專家確認,這是白洋淀首次發現青頭潛鴨繁殖,證明白洋淀濕地成為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的繁殖地之一。
7月22日,白洋淀淀區的青頭潛鴨與白眼潛鴨混群(攝影:新華社記者邢廣利)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林長辦公室分管負責人楊松説:“近年來,我們持續加強白洋淀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強化鳥類及棲息地保護監測。青頭潛鴨對棲息地生態環境要求高,它的到來是白洋淀生態環境改善的有力證明。”
讓“林”成金山,讓“長”真上崗,讓“制”出奇效。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省林長辦公室主任劉鳳庭説:“未來我們將推動林長制全面落地見效,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堅決築牢京津冀生態屏障,讓更多群眾主動加入守護綠水青山的隊伍中來。”(記者:李鳳雙、曹國廠、高博、任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