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形容:濕地是大地的肺。在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就有這樣一處“肺”:豐庫牧場萬畝濕地。走進這片濕地,眼見的是一望無垠的蘆葦蕩,蘆葦蕩中水道彎彎曲曲通向遠方。蘆葦蕩深處,成群結隊的野鴨體型碩大,密密麻麻,船一到野鴨就騰空飛起,落到另外一片水域。“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帆稻穀香……”這段歌詞是對這片濕地的最好寫照。
守護這片濕地的是一對夫婦,名字叫張祖昌、張鐵莉。十六年前,他們夫婦進入這片濕地後,想方設法阻擋前來踩踏的大牲畜,使得蘆葦的長勢越來越繁茂,面積逐年擴大;他們投入魚苗放水養魚;他們保護珍稀鳥類,為受傷的鳥醫治、療養、放生;他們發展生態旅遊業……他們投入鉅資十幾年如一日,目的就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十幾年就幹了一件事,守護這一片草原濕地
張鐵莉走進這片草原濕地的時候,才39歲,還很年輕。如今,他們都年過半百。那時候的草原濕地,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蘆葦。原因是周邊村屯牲畜的踩踏與啃食。春天,蘆葦幼苗剛剛長出來,就被牲畜啃了。張祖昌、張鐵莉夫婦走進這片濕地的第一件大事兒,就是想方設法把這片濕地圍起來,不讓牲畜踩踏。
濕地很大,一眼望不到邊,圍護起來何談容易。這一幹就是9年,偌大的濕地終於圍了起來。牲畜進不去了,蘆葦得到了保護,迅速生長了起來,放眼望去已是一大片,成群結隊的野鴨,還有被稱之為“長脖子老等”的大鳥,都把這裡當做它們的家。
張鐵莉説,一到秋天,蘆花盛開的時候,那場面更是壯美。他們夫婦愛這裡的草也愛這裡的鳥,為造訪濕地的鳥遮風擋雨。有一天,下湖打魚的工人對張祖昌説,湖中心蘆葦叢裏有一隻大鳥受傷了,奄奄一息。張祖昌立即划船前往,發現這只受傷的大鳥是一隻丹頂鶴。他將丹頂鶴抱回家中,發現是翅膀受傷了,於是為這只仙鶴細心敷藥、調養。一段時間過後,仙鶴傷勢見好、體能恢復,被張祖昌放飛後還在他的房頂上盤旋了好幾圈,不願意飛走。
為了及時掌握蘆葦中鳥類的棲息狀況,張祖昌決定在蘆葦中開闢出一條水道來。這項工作要在冬天上凍時進行。伴著凜冽的寒風,經過3年的努力,終於開闢出一條水道來。有了水道,他就可以深入到蘆葦蕩的深處,去搶救受傷的鳥兒。
雖然眼前的濕地景色如畫,但是常人無法呆下去
眼前的湖水、蘆葦蕩、成群的野鴨,對於初來乍到的人來説十分新奇。但是,對於常年駐守在這片濕地上的張祖昌張鐵莉夫婦來説,日子並不好過。沒電、沒信號、沒電視,簡直一座人間孤島。
記者與張鐵莉來到湖邊,她指著從遠方延伸過來的一排電線桿子説:“你看,這一排電線桿子,才把電從很遠處引到濕地中來。每根電線桿子,都不易。” 丈夫張祖昌被臨近十里八村的人稱作“張老五”。有人説,張老五真不容易,立這些電線桿子一共就兩個人,一個扶著電線桿子,一個人負責填埋。一根水泥的電線桿子,十分沉重,腳下的土地又十分鬆軟。這一根根電線桿子,不知道流淌下了他們多少汗水。經過不停努力,電燈終於亮了,為他們堅守濕地帶來了方便。
小五湖畔漁業有限公司成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張祖昌張鐵莉夫婦成立了小五湖畔漁業有限公司,以自己的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濕地對他們最大的回報就是濕地裏的魚。
濕地有草魚、胖頭魚、三道鱗等20余種魚類。他們嚴格遵守禁漁期,只在開漁的日期裏捕魚。早晨3點上船,4點開漁,蘆葦蕩裏洋溢著收穫的快樂。在岸上,新鮮的魚直接進入廚房。張祖昌張鐵立夫婦開設了餐廳,客人多的時候,大約有7、8桌。他們做的菜也很粗獷,把各種魚放入大鍋燉煮,裏面配上茄子,就是一道原生態的“大鍋燉”,每桌都是這道菜。再加上腌制的野鴨蛋,很受遊客的歡迎。
濕地屬原生態草原濕地,是全市境內生態鏈較為完整、水域面較大的草原濕地。境內水生蘆葦等植物茂盛,大量珍稀鳥類棲息於此,有天鵝、大雁、灰鶴等30多種水鳥,是北歸侯鳥重要繁殖棲息地和遷徙路線上的驛站。這裡地形平緩開闊,天然形成了壯美雋秀的草原濕地景觀,豐庫濕地有別於全國其他濕地的最大不同,在於美麗鄉村、草原與濕地相互融合,體現了獨具特色的科爾沁生態風貌。
記者見到幾條遊船在岸邊橫七豎八地停放。偌大的濕地鮮有人來。據介紹,他們致力於發展生態旅遊業,但是苦於自身的力量單薄,雖然投入了很多資金,欠下了不少外債,但是生態旅遊業還是處在初始狀態,旅遊資源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喜人的是豐庫牧場新風分場通往濕地的水泥路已經修建完畢,科左中旗保康鎮至濕地公園的旅遊公路也已經竣工通車,前往濕地的交通更加便捷了。
(文:楊朝東 張啟民 管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