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新聞>

中國電影出現“內蒙古現象”: 真正回歸藝術本體

2018-04-26 16:48:02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肖揚 | 責任編輯:阿藝思
摘要:近年來,《八月》《告別》《心迷宮》《老獸》等一批文藝片驚艷業界,並榮獲了國內外的重要獎項,而巧合的是,這四部電影分別由四位內蒙古的80後導演創作。日前,中國電影家協會召開了“內蒙古籍青年導演作品研討會”,專家們一致將此現象命名為中國電影界的“內蒙古現象”。

近年來,《八月》《告別》《心迷宮》《老獸》等一批文藝片驚艷業界,並榮獲了國內外的重要獎項,而巧合的是,這四部電影分別由四位內蒙古的80後導演創作。日前,中國電影家協會召開了“內蒙古籍青年導演作品研討會”,專家們一致將此現象命名為中國電影界的“內蒙古現象”。

對此,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表示,希望通過對於“內蒙古現象”的研討,能夠掀起一個真正讓中國電影回歸藝術本體的氣象。  

參與“內蒙古籍青年導演作品研討會”的嘉賓有電影《八月》《告別》的剪輯師張建華,《心迷宮》的導演忻鈺坤,《告別》的導演德格娜,《老獸》的導演周子陽以及主辦單位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導演丁蔭楠,著名編劇、中國影協電影文協創作委員會主任張思濤,內蒙古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宇,內蒙古電影家協會主席、著名攝影師伊呼和,著名導演麥麗絲等。

沒有套路,“內蒙古現象”為何“紅”了   

張宏認為:“‘內蒙古現象’與眾不同的特色是:第一,主創大多數都是青年人,青年人容易浮躁,但是這些內蒙古青年導演的作品不是跟風跑,電影的表現、人物敘事的方式特別沉穩,不急不躁。第二,基本上都是小成本的電影,卻那麼感人。第三,這幾部電影在風格的呈現、景致的選擇、故事背景上,有特別明顯的內蒙古的風格和內蒙古的地域色彩。第四,具備現實主義的美學風格,這些作品沒有按照好萊塢的套路去走,用鏡頭、用故事、用自己心目當中對草原生活的認識來打動人。”    張思濤認為,在這四位導演最可貴的是藝術創新的精神,“《心迷宮》是戲劇化的典範,影片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的結構和敘事。影片充分發揮了誤會、巧合、平息,環環相扣等戲劇化的藝術技巧,導演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八月》《告別》和《老獸》是另外一種敘事方式,更容易逼近生活的真實。《八月》是通過深入的敘事,透視了深化改革時代,生活的某一些本質方面。《老獸》的創作,應用了大量生活化的細節,塑造了一個真實的人物的立體化,顯示了人體的複雜性,他的創作特別接近於生活流,沒有結構,讓人感受到生活和人物的原生態。”

專家們認為,對比當前中國電影創作中存在的一些違背藝術規律的現象,業界要向這些年輕導演拒絕商業化、堅守藝術辯證化的精神表示敬意,因為他們沒有更多地去關注市場,而是更多地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挖掘這些小人物身上感動人的故事。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作品中有一種悲劇心理,有人性悲劇的考量。    

是什麼在推動這些年輕人一直向前?

對於“內蒙古現象”,幾位內蒙古導演也進行了思考。周子陽表示,內蒙古的這些青年電影人就像內蒙古的植物一樣,“內蒙古的植物特別抗旱、耐寒,又特別抗乾燥,特別地堅韌,我們不像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的那些人的特性——隨波逐流,跟著大思潮、跟著大時代,不停地適應。我們就像植物一樣,紮根在內蒙古活下來,有活下來的能力,並且堅韌地堅守著自己的願望。再加上這幾年內蒙古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人性有時候也是大起大落,我們目睹了人性的巨大變化,我們有巨大的感受。第三,內蒙古電影曾經在80、90年代出現過第一次高峰,比如麥麗絲導演、張建華老師,而他們又都陸續地參與到了我們的電影裏面,有一種傳承的精神。”

忻鈺坤也與周子陽有相同的感受,他認為,在自己的家鄉會有更強的表達慾望,“我自己在想,為什麼有這麼多內蒙古籍的年輕導演在往前走?或許是跟我們的一方水土有關係,看似是豪放粗獷,其實我們挺有韌性的。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包括資金的困難。面對困難,我們不太會做一個犧牲,我們會想方設法地完成這樣的創作,最後的作品可能還有問題和缺憾,但是它最後完成了,這是我們作為青年導演在那種創作環境裏面想要去堅持和實現的。”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