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生態> 焦點關注

濕地是保護生態工作的“半壁江山”

2016-01-13 10:24:21 | 來源: 青海日報 | 作者: 傑拉 聶文虎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今天這裡有了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了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進而全州濕地面積達到263.45萬公頃,佔到了全省濕地總面積的32%。

從玉樹藏族自治州生態保護建設的實踐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地處三江源的玉樹在保護草原生態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今天這裡有了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了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進而全州濕地面積達到263.45萬公頃,佔到了全省濕地總面積的32%。

三江源的玉樹我們是熟悉的,20多年前,玉樹草原的好兒子索南達傑,為了保護可可西裏的野生動物,將40歲的生命永遠留在了廣袤蒼涼、哺育高原野生珍稀動物的可可西裏。英雄的名字,傳遍了當時正在提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中國大地,加速了生態保護和建設的步伐。如今的玉樹,在黨和國家及全國人民的關懷下,曾經的傷害得到治愈,可可西裏又成為各種野生動物的天堂,隆寶湖成為黑頸鶴飛翔的地方。

然而,不能忘記的是我們在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道路上邁出的僅僅是一小步。尤其在保護濕地方面,認識問題就是一個比較普遍存在的事情。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也是水資源“貯存器”“儲碳庫”和“物種基因庫”。今天濕地的各項保護工作,比如濕地公園的建設等等也剛剛起步,而且許多工作停留在修個大門,蓋個房,挂個宣傳牌。再一個現實的難題是保護管理機構,省上雖然成立了濕地保護管理機構,但是州縣市濕地保護工作目前還是由林業部門兼顧,專業技術人才奇缺,各縣(市)林業環保局、局屬各單位、各國有林場專業技術人才青黃不接,導致無法適應林業各項工作的高品質完成,因此,建立機構,引進專業技術人才資源顯得尤為重要。

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賴濕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動植物極為豐富,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種,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重要地區和瀕危鳥類、遷徙候鳥以及其他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在4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中,約有1/2生活在濕地中。因此我們在做好林地、森林資源保護的同時,一定要把濕地作為工作的半壁江山,將其保護、管理、治理、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作者:傑拉聶文虎)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