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兒女> 草原驕子

寧才:民族電影首先要讓自己家人愛看

2015-07-03 11:43:19 | 來源: 內蒙古日報 | 作者: 王金梅 | 責任編輯: 王金梅
摘要: 寧才認為,民族電影首先要讓“自己的家人”愛看,才能讓別人愛看。“電影內容本應豐富多彩,主旋律題材影片的表現形式也應該靈活多變。”寧才説。

第十二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民族電影展映周啟動儀式暨《漫瀚調》首映式結束的時候,不少觀眾還在場外駐足,參觀那裏展示的錄影機、放映機和各類影視道具。內蒙古電影集團的臧志君説,這些器材記錄了內蒙古自治區民族電影的發展歷程。

這次展映周,展映了《漫瀚調》《遙遠的錫林郭勒》《塞外長風》等11部優秀民族題材影片和《永遠的焦裕祿》(蒙語版)《重返20歲》《智取威虎山》等15部國産片,這些影片將在全區12個盟市公益放映800余場。開幕式上除了展映由內蒙古電影集團自主原創的電影《漫瀚調》外,內蒙古電影集團還與麥麗絲、寧才、康洪雷等國內知名影視界人士簽約,為每個人成立了影視工作室。

讓年輕人成為民族電影創作的主力軍

寧才説,“民族電影是反映少數民族群眾生産、生活、精神風貌以及民族文化的影片,是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的有效載體。民族電影特色鮮明,具有特殊的價值。內蒙古民族電影在國內外屢獲大獎,除了電影本身講故事的能力等因素外,歸根結底是因為它的民族性。現在,內蒙古的電影人開始用創新的眼光去發現和傳達豐富的生活元素,使得影片表現的內容越來越人性化、情感越來越細膩,這是民族電影的一大突破。”

寧才:民族電影首先要讓自己家人愛看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著名導演、演員寧才(資料圖)

李樹榕説:“塞夫、麥麗絲夫婦拍攝的電影,選景和鏡頭簡直無可挑剔,如《悲情布魯克》、《天上草原》等。尤其是馬背上的鏡頭,顯示了他們深厚的草原文化底蘊和情懷。執導《唐卡》的年輕導演哈斯朝魯、《額吉》的導演寧才等,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演員中除了娜仁花這樣的實力派,還有年輕演員圖門,他在《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飾演成吉思汗,把成吉思汗的大氣和豪氣發揮得淋漓盡致。”

2009年,為了促進我區影視向集約化、産業化、規模化發展,自治區成立了內蒙古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自治區財政一次性補貼1000萬元,用於電影集團組建後的啟動資金,還撥款600萬元,作為民族題材電影電視劇創作、生産專項資金。2011年,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電影産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對民族電影的扶持力度……

“民族題材的電影並不像其他題材那樣吸引人的目光,要獲得高票房、高關注有些難度。這些年,我國電影事業發展迅速,影片數量激增,觀眾對電影的需求和審美取向多樣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拍出具有強烈民族使命感的影片很不容易。不過,我們老一代電影人會繼續努力,更希望,年輕的電影人挑起大梁。民族電影中不該缺少年輕人的影子,因為它們是和時代距離最近的人群,他們對觀眾需求、對電影的表現手段有著全新的理解。”麥麗絲説。

《漫瀚調》劇情梗概:本片以清末光緒年間清政府大面積放墾蒙地引發蒙漢人民奮起抗爭為背景,以山西河曲男青年李清河與綏遠準格爾蒙古族姑娘都麗瑪的愛情為主線,展現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漫瀚調”的獨特藝術魅力,弘揚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寧才:民族電影首先要讓自己家人愛看

出生在科爾沁草原的著名導演、演員寧才,有著濃黑的劍眉、深陷的眼睛和茂盛的絡腮鬍子,他不僅演遍了草原上的英雄、騎士,還執導過多部民族題材影片,將國內外諸多獎項攬入懷中。

寧才在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兩會上(攝影:王金梅)

“我參加了好幾屆草原文化節民族電影展活動,每次來心情都很激動。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如此重視民族電影的發展,我們沒有理由不更加努力,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寧才説。

他認為,發展民族電影,應該多為年輕一代的內蒙古電影人,搭建學習、交流和實踐的平臺,提供更多符合實際的扶持政策,讓他們有足夠的空間施展才華,防止人才的流失。除此之外,一定要給那些一心一意為了民族電影的發展而付出的人足夠的尊嚴。“很多人,其實明明可以為了自身的發展,走出內蒙古,接拍其他題材的影片,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反而留在家鄉,為了民族電影而付出、奮鬥。沒有足夠的錢,就自己貼錢去拍,我覺得這樣的人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愛護。”他説。

少數民族題材雖然不是一個熱門的題材,但是做好了照樣能讓全國乃至全世界觀眾都愛看,《狼圖騰》就是很好的例子。寧才認為,民族電影首先要讓“自己的家人”愛看,才能讓別人愛看。“我們內蒙古電影人一直在思索怎樣讓民族電影走上市場化的道路,我想這需要我們所有人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觀念轉變,讓民族電影擁有足夠自由的天空。因為電影內容本應豐富多彩,主旋律題材影片的表現形式也應該靈活多變。”寧才説。(鄧玉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