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公益慈善家
張帆到山村裏“種”了一家基金會,長大後,問題來了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2-10  責任編輯: 李艷娜

張帆

    幾個山裏的中國孩子,生於泥土,長于泥土,他們衣衫襤褸,腳踏宿命,背柴、趕豬、扛起鋤頭……不經意間,被人抓住神形,逐個捏成泥胎,然後翻模成銅,粗糲、沉重,硬生生地在北京展出。

    這是《中國孩子》雕塑作品的一部分,作者是清華學子、青年雕塑家石富。2013年,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簡稱“弘慧基金會”)創始人張帆回清華母校參加拍賣會,他不懂拍賣,也不搞收藏,但看到這組作品,動了心,覺得應該買下來。

    競價金額不斷升高,張帆志在必得,他叫出了全場最高價,10.5萬元。

    他拿起話筒:“我來自湖南西部,自己也做了一家教育基金會,這應該是種情結吧。”

    走出泥土

    在張帆之前,縣裏已經有幾十年沒人考進過清華大學,即便他成績一向優秀,也從未有將清華寫進高考志願表的膽量。他是農民的兒子,想走出泥土,要經歷更多摔打和自我灼煉。北京不過是他的夢,時而一閃念罷了,這易醒的夢中,天堂的名字叫做清華大學。

    他本是保送生,可以免考進入湖南大學土木工程系。“學校跟我談的時候,我居然拒絕了。”他想來想去,認為自己應該離開湖南,到更廣闊的世界闖一闖。

    1989年夏日,驕陽炙烤著北京,也炙烤著湖南,張帆滿懷希望走進高考考場。考試結束,原本要先估分,再填報志願,但這一年形勢反常,一直沒有估分,而是直接出了分數。

    “我們校長説你的成績不錯,在全(湖南)省大概排十幾名。(當時)清華在湖南招七十個人,我就填報了。”

    那一年,夢想照進現實,張帆考入清華水利系,成了清華學子。他就像那組雕塑中的一個,從泥土脫胎成金屬,但本質仍在,是有金屬質感的泥塑,他註定要與那些長在泥土中的生命結下因果。

    改革開放讓中國城市經濟突飛猛進,張帆本科畢業後,眼睜睜看著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在老家湖南的一些山村裏,還有很多孩子要背柴、趕豬、扛起鋤頭。既然自己的命運因教育而改變,那麼理所當然地,他也可以用教育去改變那些鄉村孩子的命運。

    2001年,張帆出資6萬元,又找了四個朋友,一共湊了8萬,存在一位老師名下,用這筆錢資助了幾個湖南老家的高中生,每年支出大概一萬元。“一個學生一年兩千五,那個時候想法還是比較簡單。”

    這一年,距離《基金會管理條例》正式施行還有3年。

    3年後,政策放開,張帆開始想要成立一家基金會,系統專業地做公益。“要做的話,我覺得就要有一個規範化的做法,才能夠長期做下去。”但他多處諮詢,發現難度太大,暫時沒有成功的可能。

    2007年,資助賬戶裏的錢快用光了。當時張帆個人的經濟條件也逐漸好了起來,大環境雖算不得成熟,但溫度已相對適宜,他再次萌生了做一家基金會的打算。

    他的好友幫他分析,第一,他還年輕,沒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公益。其次,做基金會的投入很大,擔心他沒有足夠的資金。張帆沒猶豫,“等有錢,有時間,我不知道那要到什麼時候,有些事情還是想做就做吧。”

    他開始為成立基金會東奔西跑。恰巧,他當時做了一個不錯的商業項目,2007年上市,第二年,他得到清華創投項目給他的1000萬獎勵金。錢有了著落,還有更大的問題需要解決,他必須按規定,給基金會找個“娘家”。

    “對我來説,肯定是希望湖南省教育廳能成為我們的主管部門,但打了幾次報告,都沒有得到認可。”他又找到湖南懷化市教育局,幾番溝通,這個“娘家”才終於認了素未謀面的“女兒”。

    張帆拿出300萬,又找來一些朋友加入,2008年,正式創立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那時候也沒想過,不知道基金會的運作狀態是什麼,也沒想過今天會是這樣一種格局。”

    2001年開始,經過7年“不專業”的公益嘗試,張帆正式轉身為公益人,又經歷7年的專業化努力,時至今日,弘慧基金會不但在湖南長沙設立項目中心,還在北京設立了運營中心,已資助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學生共1300多人,發展弘慧教師近400人。

1   2   3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