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公益慈善家
洛克菲勒家族慈善之道:慈善如針灸,要找準要害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0-29  責任編輯: 李艷娜

    基於石油業的家族要從中撤資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的減碳策略在1年後在經濟上反而得到了良好回報——因國際油價自2014年中起開始跳水,導致油沙相關企業股價大跌,基金會因此躲過油價大跌風暴。

    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是一個永續基金,由小約翰·洛克菲勒在基金會的建立之初為基金會的注入了資本,而基金會將此投資于全球的市場,再將投資收入拿回基金會來支付年度活動。

    斯蒂芬·漢茲説:“所以,對我們來説有非常重大的責任去維護和保持這樣的資金,我們也試圖想出一些非常有創新性的投資方式,這樣的話才能進一步推進我們的工作。比如説對於全球氣候變暖和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深表擔憂。所以,儘管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的財富來源是石油領域,但我們現在盡可能避免不去投資礦石燃料的領域,而是轉而投向那些更多的清潔能源的領域。”

    早在去年,洛克菲勒基金會就響應“全球撤資-投資”聯盟的號召,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出售與化石燃料企業有關的資産,並改為投資更清潔的替代能源。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也響應了這樣的行動,他們于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開幕前夕宣佈出售他們在煤炭業和加拿大油砂行業的投資,投入可再生能源。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在聲明中表示,煤炭和油砂是碳排放最為集中的兩種來源,基金會將爭取在今年年底把對二者的投資比例降低到總投資的1%以下。此後,還將審議他們所持的剩餘化石燃料投資是否也需要出售。

    中國有能力開創低碳繁榮模式

    斯蒂芬·漢茲認為,中國能開創“低碳繁榮”的發展模式——在産生經濟、就業增長以及社區和工商持續發展的同時,也重視創新、效率以及對珍貴自然資源使用的節約。

    他認為,

    第一,中國有發展低碳繁榮所需的領導膽識。斯蒂芬·漢茲説:“這種領導膽識已被中國過去30年中非同尋常的經濟發展、生活水準的提高和貧困率的降低所證明。中國在科學、工程和技術方面的知識資源是創立這一新經濟模式的清大競爭優勢,中國的勞動力能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生産高技術産品,中國政府也已表明瞭其調動政策工具和社會力量來實現巨大目標的能力。”

    第二,氣候危機需要低碳繁榮。“對待經濟和氣候兩種全球危機,我們必須採取考慮到兩者之間聯繫的措施。中美兩國負有共同合作開發低碳繁榮的特別責任,因為兩國畢竟是世界上溫室氣體最大的排放國,缺少彼此都無法成功。”斯蒂芬·漢茲説。

    慈善業需要“耐心基金”

    老約翰·洛克菲勒對於慈善事業的投資早已被驗證為具有長期眼光,他本人也因此被譽為“戰略性慈善事業之父”。

    事實上,洛克菲勒所從事的慈善活動是非常細緻的,而且具有戰略考量,他不但希望緩解社會問題的症狀,更希望通過長期努力能夠觸或解決引發社會問題的病根。因此,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的創辦人之一、大衛·洛克菲勒曾形容這種長期的戰略性慈善投資為“耐心基金”。

    在斯蒂芬·漢茲看來,中國持續十多年的經濟增長已經催生出了財富階層,而擁有這些財富的人也在改變,很多人都是40歲一下的年輕企業家,他們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得到了鉅額的財富。然而,目前中國的慈善環境仍不樂觀,許多慈善活動仍是短期行為和作秀渠道,並沒有形成長期的機制。

    對此,他認為:“戰略性慈善是一種長期、耐心的投資,其目的是通過這種投資,真正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其結果未必能在短期內看到,也需要以數年來計算,但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根除社會的頑疾。”

    他特別強調,中國富翁們還很年輕,美國慈善事業發展到今天經過了一百多年,因此應該給中國和中國企業家一定的時間,在“歷練”中真正變得慷慨。

    人物檔案

    斯蒂芬·漢茲于2001年2月加入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漢茲先生領導環境和氣候變化方面的工作已超過30年,對基金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起到了引領作用。

    漢茲畢業于耶魯大學,曾在多個非營利和公共機構中擔任領導職位:在職業生涯的前15年,他在美國康涅狄克州政府工作,擔任過經濟發展專員(1988-1990)和社會福利專員(1983-1988);1988年,他參與了美國《家庭支援法案》(The Family Support Act)的起草並積極推動其在國會通過——這是美國福利制度改革的第一大步;他曾在《國際先驅論壇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並出版了數本著作和期刊。

    目前,漢茲是東西方研究所(East West Institute, EWI)、亞洲文化協會、以及洛克菲勒檔案中心的董事會成員,是The Independent Sector的董事會主席,還是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成員。他在2009、2010、2011和2013年,都被《非營利時報》(Nonprofit Times)評為非營利領域最具影響力的50名領導者之一。

    來源:鳳凰網綜合

 

     1   2   3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