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旅
泉州市鯉城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文旅數字化實踐
更新時間:2024-06-15 09:20:11 來源:中國網

近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把發展數字經濟、文旅經濟等“四大經濟”作為戰略重點,泉州市鯉城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重要論述,依託世遺古城品牌勢能,推動文旅産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新質生産力。

重投入,搭好數字文旅基座

數字文旅基座是文旅産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鯉城區堅持兩手並重,軟硬兼施,夯實基座支撐。在硬體上,投入5900萬元建設了1180個5G基站,5G網路基本實現全覆蓋,為數字技術在文旅産業的應用提供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更可靠的網路連接、更優質的數據處理能力。在軟體上,投入800萬元對全區223處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全覆蓋數字化記錄,建成不可移動文物數據庫;對10大類964項非遺線索進行數字化處理,為最具代表性的72個項目及其傳承人製作紀錄片資源,建成非物質文化遺産數據庫;打造“泉腔鯉音”閩南語學習平臺,彙編1萬個閩南語常用片語、3500個閩南語常用字的閩南語府城音文白讀發音和書寫,為閩南方言保護傳承提供數字化方案;整合轄區內博物館資源,推出“刺桐博物之城”小程式,集納68家展館,2023年底上線以來已為1萬多人次提供導覽服務。

重創新,建好數字文旅中臺

數字文旅中臺是文旅産業數字化轉型的引擎,鯉城區強化政企聯動、合力構建,通過對海量文旅行業數據進行採集、計算、加工,形成標準數據再整合再運維。在政府層面,對已有數據庫、監測系統加以整合,建設快速響應創新、智慧預判需求,實現數據驅動的文物監測、旅遊調度、智慧城管等數字中臺,接入全區“一網統管”指揮系統,串聯保障旅遊服務要素。其中,在全省率先建成覆蓋國家、省、市級文物的監測中臺,通過建設物聯網資訊化數據匯聚系統,實時分析處理文物數據,有效預防文物險情,做到文物安全資訊可溯源,自2023年7月25日運營以來,及時處理文物安全隱患200多起;在國家旅遊休閒街區中山路和國家夜間經濟聚集區西街、以及開元寺、關帝廟等遊客密集景區景點建成遊客監測調度平臺,動態掌控區域人流變化、遊客流入結構,合理導流分流;數字城管2023年以來累計執法6.2萬件。在企業層面,將世遺古城數字文創産業基地建成轄區文化旅遊企業數據中臺,匯聚200多家”數字+大文創“企業入駐孵化、建圈強鏈,培育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

重活化,用好數字文旅場景

活態化場景打造和運用是文旅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鯉城區從挖掘轉化、活化利用特色文化入手,多渠道創構“好看好玩、高級低碳”的數字文旅場景。一是沉浸式場景。以點帶面,逐步鋪開,支援推動在泉州古城主街區(中山路、西街)建設蔡國強175藝術館、北京榮寶齋數字文化生活館、“遇見敦煌光影藝術展·泉州站”打造集光影、聲音、敘事于一體的室內數字化場景;在主街巷利用多屏聯動+裸眼3D,推出“探秘世遺·覓境鯉城”等開放式場景;在景區景點推出智慧語音導覽,涵蓋古街巷、古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産等8大類共229個點,同時配合做好世界遺産數字化全息影像展示,為遊客從聽覺、視覺角度呈現古城之美。二是時尚式潮玩。深入挖掘海絲文化、閩南文化內涵,融合當代藝術與國潮藝術,創新打造泛文旅潮IP。比如,結合城市文化,培育打造“海絲家族”城市超級IP動漫形象,開發20多種衍生周邊文創産品,廣泛應用於政務系統、公交系統、城市行銷等十余個場景。比如,搭建海絲泉州數字文創博覽會平臺,孵化培育形成生肖文創藝術IP。2023年春節“泉州兔兔”藝術裝置火爆出圈;2024年春節“十龍九子”藝術IP再爆全網,帶動開發30多種文創産品,摸索出政府搭臺、民企參與、市場運營、多方共贏的文化IP2.0合作模式。在這個模式基礎上,目前已著手策劃2025年蛇年IP,力求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三是互動式體驗。適應客群、消費等領域新需求,通過數字導覽、數字成像等手段,發展數字文旅新業態、拓展文商旅新體驗。在泉州府文廟,打造龍年賀歲劇遊《孔聖賜福·召喚神龍》,為遊客帶來成長性的劇情故事引導+知識答題+闖關排行榜,實現一部手機穿越旅遊、研學古城、解讀世遺,上線兩個月已有5萬人參與劇遊。

重提升,做好數字文旅融合

科技賦能、文旅融合是發展趨勢,也是新時代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鯉城區深入推動以AI為主的數字技術與文旅産業相結合,促進文旅經濟高品質發展。一是AI助力智慧旅遊。推出AI遊古城智慧講解系統,2023年國慶節,以開元寺為試點,以海絲家族中的“和和”為虛擬人,採用國內領先的AI大語言模型與數字人技術,為遊客提供24小時旅遊智慧講解服務,累計用戶達5萬餘人,該項目參加工信部“2023産業融合發展——虛擬現實創新大賽”獲得創新獎。今年“五一節”對轄區內8個世界遺産點進行全覆蓋智慧講解,並探討3D還原古城名勝古跡、搭建空間行銷平臺以探索市場化運營模式。二是AI助力民宿管家。以打造全國遺産地民宿管家重要培養基地為目標,實施AI民宿管家技能培訓計劃,將民宿管家培訓分為標準、世遺特色、AI智慧三個層次,從今年開始每年培育30名以上民宿管家實現持證上崗,實現專業化、智慧化客服創新功能。三是AI助力營商創優。近期,以海絲家族成員“泉泉”動漫形象打造數字人,推出“AI智慧政務助手”,存儲近3000項辦事服務事項、輸出約10萬條政務問答儲備,為企業、群眾提供全方位政務諮詢服務。2023年底以來,訪問數達1.2萬人次,對話數達8000余次。

在新質生産力引領推動下,鯉城區數字文旅經濟成效明顯。全區文化産業增加值連續3年保持20%以上增長,2023年旅遊收入、旅遊人數突破“百億千萬”,位居福建省前列;特別是在數字化轉型提升作用下,全區數字産業增長率連續3年排名全市第一,數字文旅場景、數字文化傳播進一步拓展,吸引了國內外賓朋紛至遝來,酒店住宿載體日常、週末、長假入駐率分別達到60%、80%、90%以上。下一步,鯉城區將繼續發揮數字技術在文旅産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打造泉州古城智慧文旅大腦,催生更多智慧文旅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在福建省“數字經濟”“文旅經濟”發展大潮中立潮頭、當先鋒,為全國發展新質生産力引領文旅邁入新賽道提供鯉城新樣本。(黃輝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