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福建:新起點上鄉村振興闊步向前
更新時間:2021-03-23 10:44:26 來源:東南網

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斑斕夜色成為下黨又一道亮麗風景。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東南網3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毓健 張輝 張穎)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高光時刻。

2月2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眾人矚目下,壽寧縣下黨鄉黨委書記項忠紅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獎牌。

這一榮譽,屬於光榮的下黨人民,更屬於在脫貧攻堅戰場取得全面勝利的福建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調研時強調,要通過領導聯繫、山海協作、對口幫扶,加快科學扶貧和精準扶貧,辦好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實事,支援和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

福建人民牢記囑託,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摘帽,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站在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福建正持續接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定不移走符合福建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滴水穿石,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我們要繼續加油幹、埋頭幹,持續發揚‘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精神。”走出人民大會堂,項忠紅就迫不及待地和下黨鄉親們視頻通話,分享喜悅,傳遞激勵。

下黨,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的地方。

上世紀80年代,這個地處閩浙交界洞宮山脈南麓的偏遠鄉村,無公路、無自來水、無照明用電、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九赴壽寧三進下黨,訪貧問苦,現場辦公,為民解憂,鼓勵他們早日擺脫貧困。2019年8月4日,他給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鼓勵大家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下黨幹部群眾不負重托,憑藉滴水穿石的韌勁,一路前行:曾經“地僻人難至”,如今成為“中國紅色旅遊新地標”;曾經“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如今擁有5條進鄉公路、10條通村公路;曾經無人問津的山貨共用“下鄉的味道”公共品牌,經由發達的鄉村物流上行至千家萬戶……

在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便針對當時閩東實際,把解決吃飯、穿衣、住房為內容的“擺脫貧困”作為工作主線。《擺脫貧困》一書緊緊圍繞閩東地區如何早日脫貧致富這一主題,提出了一系列制度、理念、觀點和方法,倡導“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弱鳥先飛”的意識。

時代大潮,滾滾東流。多年來,閩東實踐早已內化為強大的精神內核與動力源泉,引領著福建擺脫貧困事業勇往無前。

“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黨的十八大拉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序幕。

作為全國率先開展有組織的開髮式扶貧的省份,福建減貧工作成效顯著,但區域發展不平衡,扶貧開發對象分佈點多面廣,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因病因災返貧致貧現象突出等難題,依然亟待逐一破解。

旌旗獵獵,戰鼓咚咚。福建幹群立下愚公志,盡銳出戰,誓要縛住貧困蒼龍。

有脫貧任務的設區市市委書記和市長,向省委省政府簽訂脫貧攻堅“軍令狀”;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每位省領導掛鉤一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建立考核督查制度,層層壓實責任、傳導壓力;每年按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籌集財政扶貧資金……

高位推進,政策護航,機制保障,這是一場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戰役。脫貧攻堅的衝鋒號下,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奮楫篤行,將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

3月16日,一場以“學習廖俊波精神,激勵擔當實幹”為主題的追思緬懷活動,在武夷新區廖俊波紀念館舉行。

四年前,廖俊波因公殉職,被中共中央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稱號。他常説“擺脫貧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得一任接著一任幹,一任給一任打基礎”,帶領幹部們在貧困縣政和劈山開路打造工業園區。如今工業園已入駐百餘家企業,幫助了600多個貧困戶。

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一批又一批廖俊波式的脫貧攻堅奮鬥者,“背石頭上山”,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省共組織11.17萬名黨員幹部掛鉤幫扶貧困戶,做到每個貧困戶都有一名黨員幹部掛鉤幫扶。2004年以來,共選派5批2萬多名優秀年輕幹部駐村任職。

聚焦精準,匯聚攻堅磅薄偉力

“十萬人家溪兩岸,綠楊煙鎖濟川橋。”登臨濟川門城樓,看汀江上光影變幻。夜幕下的長汀古城,流光溢彩,與現代繁華相得益彰。

曾經的“紅色小上海”重煥光彩,“山海協作”立下大功。

作為革命老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長汀過去經濟基礎差、底子薄。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深化山海協作的八條意見》,沿海的晉江與靠山的長汀結成了幫扶對子。

溫暖的海風越過戴雲山脈,拂動閩西綿延青山,淳樸的客家人唱響“愛拼才會贏”。在晉江市委、市政府牽線搭橋下,紡織服裝、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加工及其配套等企業在長汀聚集。“夜遊汀江”項目,正是晉江籍企業七匹狼的策劃力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便大力倡導山海協作、聯動發展。近年來,福建不斷豐富完善山海協作模式,奏起紅土地與藍海洋協奏曲。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習近平總書記指明脫貧攻堅的方向和道路。

2014年,福建對全省貧困人口進行全面建檔立卡。隨後,全省組織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45.2萬人,並按致貧原因進行分類分析。

面對千差萬別的致貧原因,福建開出精準扶貧“藥方”,打出扶貧開發“組合拳”——

産業扶貧,激活內生動力。安排財政專項扶貧發展資金,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增收脫貧項目,做到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項目。

金融扶貧,精準澆灌“扶貧之花”。建立總規模為8.2億元的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超40億元。

搬遷扶貧,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問題。連續27年將造福工程列為省委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省累計搬遷172萬多人,整體搬遷7300多個自然村。

教育扶貧,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按規定免除學雜費和提供助學資助、助學貸款,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

健康扶貧,免除後顧之憂。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面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的基礎上,實施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

就業扶貧,托起穩穩的幸福。至“十三五”末,全省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5.21萬人,就業率100%。

脫貧攻堅,啃的是硬骨頭、打的是攻堅戰,必須付出百倍努力,需要創新工作機制,形成社會合力。

頂著酷暑炎熱,承受蚊蟲叮咬,穿上雨鞋,拿著木棍,白天鑽山林進大棚,晚上挑燈整理資料……2014年,省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蘇海蘭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來到光澤縣,每年駐點近300天,帶動當地農戶破解七葉一枝花倣野生栽培關鍵技術,為貧困戶拓展增收新路。

發端于南平的科技特派員制度,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親切關心指導、總結提升的工作機制創新。20多年來,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躬耕廣袤鄉野,播撒科技種子,致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

這是一場舉全社會之力的總動員。不僅僅是科特派,企業家也來了,退休幹部也來了,社會組織也來了……他們構成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的大扶貧格局,共同托舉起脫貧攻堅的希望之光。

這束光亮不僅普照福建大地,更翻山越嶺,在2000多公里外的六盤山下綻放光彩。

今年年初,國家廣電總局重點劇《山海情》收穫收視與口碑雙豐收。屏前《山海情》,幕後閩寧緣。1996年,中央決定實施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隨後成立的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由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擔任組長。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先後5次出席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3次作重要講話。他親自推動建立的“聯席推進、結對幫扶、産業帶動、互學互助、社會參與”機制,成為閩寧協作二十余載始終堅持的方向。

一股又一股挑戰貧困的力量跨越山海,在六盤山地區匯集,接續傳遞扶貧接力棒,推動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由單一的經濟合作發展為教育、醫療、文化等多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深度協作。2020年底,寧夏全區80.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9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這一年,“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國、全省一盤棋,沒有局外人。20多年來,福建人民站在全國大局,謀劃落子,不斷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

跨越千里,守望相助。寧夏,西藏林芝、昌都,新疆昌吉,甘肅臨夏、定西都留下了福建扶貧幹部的足跡和汗水。福建改革發展的創新理念和福建人民愛拼會贏的精神財富,在祖國的西部開花結果,成為西部地區脫貧攻堅的重要助力。

再踏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強調,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

揚帆起航自奮楫,不負韶華更向前。

春分時節的福建鄉村,梅薰柳染,草長鶯飛。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有400多年曆史的古民居裏,民宿主鐘麗眉身著鳳凰裝,在明媚的春光下染布料、編斗笠,畬家風情別有韻味。

2016年,鐘麗眉作為村民代表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與赤溪村村民的視頻連線。現在,她不僅成了畬村旅遊帶頭人,成立畬歌對唱隊,還組織婦女參與巾幗創業社,日子過得殷實又紅火。

“視頻連線後,村民觀念新了,心氣齊了,幹勁足了。”村黨總支書記杜家住説,近年來,村裏實施“黨建富民強村”工程,交通更加便利,村級小學設施完善,村級醫院功能齊全,孤寡老人住進幸福園。“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曾經,赤溪因貧窮引發關注。如今,走在鄉村振興路上的赤溪,憑藉越來越秀美的鄉村圖景,贏得更多目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十三五”期間,福建以實幹促振興,規劃先行,分類推進,加大投入,鄉村振興取得初步成效——

農業邁向高質高效。十大現代農業産業園欣欣向榮,八大優勢特色産業集群方興未艾,新産業新業態全面開花,十大鄉村特色産業全産業鏈總産值突破2萬億元。

鄉村日益宜居宜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全面完成,村莊面貌大幅改善。大力弘揚鄉村文化,不斷創新鄉村社會治理體系,鄉村社會和諧有序、充滿活力。

農民生活富裕富足。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6%,增幅連續9年高於城鎮居民。村村通水、通電、通硬化路、通客車和光纖4G網路、通有線電視,農村義務教育、基本醫療、養老保險基本全覆蓋。通過“一鍵報貧”平臺、熱線電話、幹部入戶排查、部門資訊分析等途徑,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脫貧基礎更加穩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

省委書記尹力強調,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走一條符合福建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面向未來,福建著力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進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勾勒了“十四五”期間鄉村全面振興藍圖:到202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農村生活設施便利化初步實現,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應保障更加有力,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升,現代鄉村産業體系基本形成,農村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

征途漫漫,唯有奮鬥。

福建幹部群眾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真抓實幹、埋頭苦幹,闊步走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 

□記者手記

從脫貧攻堅偉大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張輝 張穎

從山鄉到漁村,從田園到林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福建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沉睡的村莊被喚醒,困頓的生活得以扭轉,越來越多的鄉親告別思想和意識的貧困,在逐夢美好生活的征途上鬥志昂揚,意氣風發。

從“三進下黨鄉”到“三上毛家坪”,從山海協作到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從下派駐村幹部到推廣科技特派員制度,從強調“扶貧先扶志”到提出要有“滴水穿石”精神和“弱鳥先飛”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開展了一系列關於扶貧開發的創新實踐,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念。

福建始終牢記囑託,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為引領,以進則全勝的力量為支撐,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奮楫篤行,善作善成,展現了擺脫貧困的福建擔當與智慧。在脫貧攻堅的奮進歷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我們共同鍛造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這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在全面振興鄉村的征程上奮力前行的精神力量。

走過了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擺脫貧困的千年夢想已照進現實,但廣大農村依然存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農村人才短缺、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健全等短板弱項。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務依然艱巨,必須趁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鬥。

越過一山,再登一峰。

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奔向新生活、新奮鬥的時代序幕隨之開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涉及面更廣,標準、要求、品質都更高,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然是一場持久戰,拼的是恒心,拼的是韌勁,拼的是毅力。我們必須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偉大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煉出剋敵制勝的法寶,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勝非其難也,持之其難也。

在脫貧攻堅的歷史回望中,在鄉村振興的未來展望中,我們篤定前行,著力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提高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水準,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建設,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在新起點上走好符合福建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我們堅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幅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鄉村興旺圖景必將活躍躍呈現在福建的山川大地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