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讓校園博物館成為教育載體
更新時間:2024-05-19 10:46:29 來源:中國網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組織廣大師生走進學院博物館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實踐教學活動。校園博物館成為教育載體,讓青年學子感知傳統文化魅力,提高文物保護意識。

image.png

教師帶領學生在校園博物館開展現場教學活動。吳偉鋒 李林霞 圖

去年6月,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與莆田市博物館共建湄職院博物館。該館位於校內,前身是一座太和廟,始建於唐末。學院保留原有石木建築並進行修復,建成特色教育場館。現在借助莆田市博物館的專業力量,提升該館內涵,不斷豐富館藏內容,著力打造校內特色博物館,以歷史文物資源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貢獻高校智慧。目前,該博物館獲批成為福建省終身教育創新基地。

image.png

師生共同參觀了解博物館裏展陳內容。吳偉鋒 李林霞 圖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重點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活動期間,師生一行通過現場教學,參觀了解太和廟歷史、莆田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木蘭溪、湄洲島、東圳水庫等)等內容,以文育人,通過歷史文物等資源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建築工程系副主任李雲雷耐心為同學們講解了博物館建設情況,科學分析該館建築外觀造型和建築裝飾以及背後的建築文化內涵。他説,學院博物館依託學院太和生態文明展示館而建,建築裝飾運用了莆仙一帶傳統的雕刻工藝,體現較高的建築水準,也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image.png

師生在校園博物館前合影。吳偉鋒 李林霞 圖

教育成為新時代博物館傳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標和神聖職責。這次在學院博物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實現了建築工程系建築專業知識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結合。該係一直堅持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組織眾多古建築研學活動,打造研學精品線路,爭當莆陽建築文化的傳播者。

李雲雷説,下一步,該係將更加充分發掘校園古建築育人新模式,打造青年大學生教育的“第二課堂”,培育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堅定文化自信,讓校園建築文化遺産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成為對建築學子教育的最好教材,讓沉寂的古建傳承“活”起來。(吳偉鋒 李林霞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