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治
南平公安:“警察藍 ”讓“生態綠” 底色更足
更新時間:2023-09-12 17:10:46 來源:中國網

南平公安牢記“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殷殷囑託,聚焦“南平要當生態文明建設優等生”的發展定位,以深化“三爭”行動、落實“五增”目標為抓手,立足“守護好綠水青山、保護好武夷山品牌”,積極打造具有南平辨識度的“生態警務”機制,為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範區貢獻公安力量。

創建生態“110”  完善生態指揮體系

創設生態警務中心。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縣兩級生態警務中心,統一受理、閉環處置生態警情;專區專崗、專班專線,為基層一線提供全天候、無條件、有時限的法律支撐和技術支援。

研發生態警務作戰系統。建設“南平公安生態警務作戰平臺”,匯聚生態數據6千萬餘條,搭建基礎協同、預警預防、圈層防控、指揮調度等模組,實現生態警務要素“一屏展現”、指令“一鍵下達”。

微信圖片_20090701001330.jpg

上線生態警務掌上平臺。研發“守山護林巡河”生態警務小程式,做到生態警情即接即處、基礎資訊即採即錄、圖片視頻即拍即傳。今年以來,全市共受理處置涉生態警情856條,比升23%。

堅持綜合施策  提升生態執法質效

強化專業打擊。抽調精幹警力組建市縣打擊生態環境犯罪專業隊,專司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案件偵辦,全面提升打擊效能。今年以來,全鏈破獲跨4省6地市系列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受到公安部、省公安廳賀電錶揚。

微信圖片_20090701001406.jpg

完善協同聯動。會同林業、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等職能部門,建立聯席會商、聯合執法、聯動審查等“三連線制”,嚴密銜接、同頻共振,形成生態執法合力。今年以來,開展聯合執法108批次,處置生態險情786起,比升35%。

加強執法保障。圍繞毀林種茶、零星盜伐、涉網生態違法犯罪等執法難題,研究制定“功能表式”執法指引,加強業務培訓,全方位提升執法水準。今年以來,全市生態刑事案件破案數比升35.8%。

加強聯防共治  構築生態守護屏障

匯聚生態治理力量。深化“林長+警長”“河長+警長”等機制,設置市、縣、鄉鎮、村(居)四級生態警長,同步編入社區網格,整合基層群防群治力量並賦予生態保護職能,凝聚生態保護合力。

微信圖片_20090701001419.jpg

構建生態巡防網路。布設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圈層、武夷山國家公園圈層、環武夷山國家公園發展帶圈層、南平市轄區生態警務圈層四個生態巡防圈,設立生態警務(驛)站77個、生態檢查站19個。

提升生態智治水準。整合全市各類視頻資源,全量接入市縣生態警務中心、派出所綜合指揮室,開展生態視頻巡查;建立無人機巡防隊,打造“高山瞭望哨”,做到立體巡防、整體防控。

優化公安服務  助力生態綠色發展

簡化流程提升效能。出臺助力穩增長護航綠色高品質發展20項措施,積極推進生態項目網上辦事、網上審批,不斷優化服務模式、服務方式,為企業發展注入公安動能。

貼近距離比鄰服務。試點在武夷山景區、建陽將口等派出所布建“一站式”服務窗口,依託警務站投放24小時“e政務”自助服務終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拓展載體護企安商。設立16個警企聯勤工作站,研發“警企通”小程式,及時為茶、林等涉生態企業提供法律諮詢、風險預警等服務,該做法被全國工商聯評為“民營企業産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百佳實踐案例”。

微信圖片_20090701001428.jpg

逐綠而行,久久為功。南平公安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維護生態環境安全政治責任,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警務機制,持續深化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純凈綠色發展底色,守護好綠水青山,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