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治
泉州洛江:越山向海 赴春之約
更新時間:2023-03-30 09:20:21 來源:中國網海峽頻道

近日,泉州市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印發《關於認定2022-2024年泉州市級青年文明號的決定》,泉州市洛江區河市法庭獲評“泉州市青年文明號”。

河市法庭,原係鯉城區北部裁處鄉村民事糾紛的派出法庭,現為泉州市洛江法院唯一的鄉村綜合性法庭。河市法庭管轄河市鎮、馬甲鎮、羅溪鎮及虹山鄉四個鄉鎮,轄區面積約350多平方公里,下轄65個行政村,常住人口約15萬人。法庭現有法官2人,法官助理1人,聘用書記員4人,黨員3人,設立有河市法庭黨支部。

image.png

近年來,河市法庭以“展法庭青年風采、樹司法為民理念、創一流服務實績”的創建口號,全面深化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三個便於”“三個服務”“三個優化”,積極拓展司法延伸服務,推行訴前司法服務工作機制,勤耕法律服務鄉村振興工作“責任田”,將法庭工作融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鄉村善治工作中,促進轄區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法庭青年幹警,正以朝氣蓬勃的姿態,揮毫著青春的多彩畫卷。

image.png

青年是河市法庭常駐引領的“黨建紅”。河市法庭將黨建工作置前,以司法為民為中心,以公正司法為主線牽引。河市法庭黨支部加強與轄區村級黨支部的聯繫,以黨建聯建、共建引領,2022年11月至馬甲鎮永安村落實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宣講,聯學、共學。黨支部黨員先鋒隊下沉社區、居委會開展抗疫工作。以司法審判為工作基礎,紮實開展巡迴便民訴訟服務,針對老弱病殘特殊群體,派員至當事人家裏立案服務,減少行動不便的當事人路途奔波,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情。

image.png

青春,播種勤奮的“希望綠”。河市法庭始終堅持以司法為民為重點,法庭審判為支點,兼顧巡迴審判點,勤耕巡迴責任田,精耕司法服務至群眾心田。如2021年3月到羅溪鎮就贍養糾紛進行就地調解,2021年5月到某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就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多元調解,2022年5月到馬甲鎮就鄰里糾紛進行邀請調解,2022年6月到河市鎮白洋村田間地頭現場調解租賃合同糾紛等,勤耕、精耕延伸司法服務的責任田,促進巡迴審判案件達到即案結事了人和,實現巡迴審判普法一個點,帶動宣傳一整片的效果,真正讓案件的處理結果公正符合人民群眾的預期,使得案件的公平正義感受真正的走進人民群眾的心田。

image.png

砥礪,奮發翱翔的“天空藍”。河市法庭始終秉持拓展司法服務理念,砥礪奮發推進轄區司法服務延伸工作,分域、分項、分類,評價、指導延伸司法工作;計劃在前,定期定點定員開展巡迴延伸司法服務工作。近五年來,共開展法律宣傳、民法典“六進”等宣講42場次,如前往羅溪鎮後溪村村委會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講,到某衛浴有限公司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送法進企業”系列活動,到某農業基地開展調研及法律宣傳,到壇頂小學、梧宅小學、福建經貿學校等校園開展專題講座,到萬盛社區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宣講,將巡迴司法服務“氧氣”泵到鄉村振興“肌體末梢”,進一步夯實訴源治理、基層治理基礎,持續提升司法服務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水準。

image.png

奮進,書寫青春的“活力橙”。河市法庭結合司法延伸服務的新要求,積極探索進取,精研解紛節點,融合地緣、人緣、親緣、情緣調解糾紛;積極引導糾紛化解法治化、社會化、專業化、智慧化。近五年來,通過四緣、四化調處了婚姻家事、民間借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勞動爭議等糾紛524件,2022年受理智慧財産權案件以來,積極暢通溝通機制,著力實現該類案件的大比例調解結案,調撤率達68%。

image.png

擔當,繪就奮鬥的“七彩虹”。河市法庭主動擔當,著力完善機制構建,主動加強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局、鎮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等相關單位的溝通和協調,在聯動中共同梳理矛盾糾紛源頭、緣由、癥結,有效整合基層治理資源。近年來,與河市派出所聯動調處涉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件108件,與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轄區司法所聯動調處涉工人工資、勞務報酬糾紛76件,案涉金額165萬元。

image.png

河市法庭勤耕法律服務鄉村振興工作“責任田”,訴源減量工作成效顯著,是洛江法院向基層延伸的司法服務觸角,也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司法支撐。近年來,洛江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法院和區委的工作部署,將法院工作置於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大格局中,通過寫好“提質司法亮點、提增司法公信、提優司法隊伍”三篇文章,充分發揮人民法庭“橋頭堡”作用,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平均審理天數同比下降13.39天;不斷豐富法治教育宣傳形式,組織開展近百場普法活動,推出13項重點便民措施,滿足基層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為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讓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黃娜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