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治
泉州安溪各鄉鎮各部門:線上線下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更新時間:2021-04-15 16:47:02 來源:泉州網

“100秒,帶你了解安溪黨史。”近日,安溪縣融媒體中心推出的黨史學習系列短視頻,迅速在朋友圈裏“刷屏”。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安溪縣各鄉鎮各部門創新打造線上線下黨史學習教育新模式,實現黨史學習不枯燥、不刻板,用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方式,在短時間裏起到學習理論、武裝頭腦的作用。

線上開啟黨史學習新模式

4日,由參內鎮打造的網際網路音頻節目“百年黨史周周讀”第三期在微信公眾號發佈,一經發佈,便得到大量點讚和轉發。參內鎮黨委宣傳委員蘇志林介紹,自3月21日起,該鎮每週都通過年輕幹部黨史領讀,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帶領大家了解黨史上這周發生的故事,每次講解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短小精悍,在年輕聽眾中形成“熱播追劇”的良好效果。

鳳城鎮東北社區依託“黨建+網際網路”模式,分別在家風家教學堂、黨建文化長廊、商業小區樓道前等地方設置“黨建有聲圖書館”。“黨建有聲圖書館”由一面墻加上若干二維碼組成,居民想聽什麼就對應掃一掃,非常方便。在內容選取上,圖書館整合海量優質學習內容,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重點學習《論中國共産黨歷史》《中國共産黨簡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必讀書目,設置黨的發展歷程、初心和使命、治國理政新理念等類別,每個類別都附有二維碼,每個二維碼涵蓋上百本書籍。

“時間不長,隨手可聽,能記得住。”這是社區居民們對線上學習模式的普遍反映。東北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線上學習打破傳統黨史學習模式,突破傳統公開欄版面的局限性,讓黨史知識的學習變得日常化、常態化,實現“人在哪,宣傳陣地就在哪”的融媒體發展,以“網際網路+”方式開啟黨史學習新模式,黨史學習變為“有聲有色”的視聽式、沉浸式教育,更加“聲”動有趣,把紅色IP傳播得更遠。

線下實現學習教育全覆蓋

線上黨史學習的主要受眾是習慣用手機的年輕人和中年人,而線下黨史學習則為青少年和老年人提供了便利,打通黨史學習“最後一公里”。

日前,筆者在數字福建(安溪)産業園VR/AR黨性教育基地看到,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體驗VR黨史學習,感受不一樣的“初心之旅”。“太有趣了!我仿佛‘穿越’到爺爺奶奶那個年代,剛剛我還親手‘殺了’兩個‘鬼子’呢。”今年12歲的林宇航小朋友説

“VR這一新技術的運用,讓黨史學習教育變成有‘風景’的課堂,學習黨史更有趣也更有效了。特別是在青少年群體裏,掀起體驗黨史的學習熱潮。”數字福建(安溪)産業園管委會副主任李燦榮告訴筆者。

在藍田鄉等鄉鎮,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各村的“村村響”準時開播,開闢了村民學習黨史的新渠道。擁有35年黨齡的藍田村老黨員徐水中在聽到廣播時深有感觸:“村裏的黨史小廣播,讓我們這些老年人在春耕幹農活時也可以了解到黨的歷史,有時還可以跟著廣播一起唱革命歌曲,大家都為這個做法點讚。”

與此同時,各鄉鎮農民講師團還行走在田間地頭,為農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講座,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大家喜聞樂見的活動相融合,讓黨史更好地抓好不同群體的耳朵。據了解,接下來,縣農民講師團還將開展“我來講黨史”微黨課比賽和赴各鄉鎮開展“黨史故事分享會”等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貫穿今年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下一步,我們還將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史學習教育,鼓勵各地各部門因地制宜推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體現安溪元素、富有安溪特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安溪縣委史志室主任郭月欣介紹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