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學史·強警·為民 教育整頓福建在行動 >   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
【榜樣的力量】閩清法院執行法官王凱:披荊斬棘 勇往“執”前
發佈時間:2021-05-08 16:36:42 來源:中國網海峽頻道

在閩清法院,有這樣一位執行法官,他是領導眼中的勤奮青年,同事口中的靠譜戰友,當事人心中的優秀法官。他是王凱,一名80後執行法官。2011年4月王凱進入閩清法院,先後在政治處、辦公室、坂東法庭崗位上工作,2016年3月起輪崗至執行局,在執行崗位工作已5年多。

攻堅克難,做執行的“亮劍人”

對待執行案件,王凱可是個“急性子”。由於執行工作的特殊性,執行法官要隨時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執行線索,要立馬核查線索,展開執行工作,時刻準備趕赴執行現場已是他的工作常態。

“王法官,那個被執行人終於出現了,他現在就在家裏,你快來!”寒冬晚上八點,沉沉的夜色中,也許很多人已經呆在溫暖的被窩,但他的工作剛剛結束又即將開始。

作為一名“老執行員”,一方面他立刻向院領導彙報安排警車,另一方面有條不紊地準備好案件材料。一切準備就緒,趕赴執行現場,一直“躲貓貓”的被執行人終於被找到,接下來向被執行人講明不履行生傚法律文書的利害關係、溝通雙方意願、協商,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結束時已是深夜十一點。

這樣的故事,遠不止一件。接收案件、送達文書、查詢賬戶、扣劃財産、發放案款…“快”是他處理執行案件的準則;扣押車輛、查封房産、拍賣財産、騰空房産…面對執行過程中的“硬骨頭”他也從不退後;夜間行動、集中行動、執行直播,他次次不落下。

五年的執行工作中,王凱大大小小辦過近3000個執行案件,“鬥”過的“老賴”更是數不勝數。“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路,少走一步都不作數。”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王凱在執行道路上走得愈加堅定。

為民解憂,做群眾的“暖心人”

相對於執行工作的辛苦,“執行不能”的結果往往令人無奈。為群眾排憂解難,不僅要有霹靂手段,也需要有一副熱心腸,王凱無疑是這樣的“暖心人”,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

2019年8月,二十幾起關於某公司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陸續進入執行程式。王凱收到案件後,立即對被執行人財産進行查控,多次實地走訪、調查,積極聯繫法定代表人,經多方走訪了解到該公司早已停工停産,無可供執行的財産。

一邊是被拖欠工資的申請人,一邊是無力償還的被執行人,如何破解這個困局?王凱隨即向院領導做了彙報,審查後認為可通過司法救助的途徑給予申請人幫助。隨後,他便積極聯繫申請執行人,通過電話告知並指導他們申請司法救助,幫助其收集整理所需材料。在短短的兩天內為申請人辦理了申請司法救助的手續。

在執行崗位上的五年,王凱通過救助手段為30余名涉農民工工資、機動車交通事故、人身損害等各類民生案件的申請人執行人提供司法救助服務,救助金額達50余萬元

“執行是雷霆萬鈞,也是春風十里”,在山窮水盡的艱難時刻,懷著對當事人的柔情,他用執行之盾為當事人在“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路上”保駕護航。   

勇立潮頭,做團隊的“領隊人”

時間回到王凱初來執行局之時,司法體制改革下,閩清法院開始了執行團隊化的摸索,王凱帶上一名法官助理與三名錄入員組建了王凱的執行團隊。

執行工作很多都是事務性的,團隊化之後,法官助理和錄入員承擔了許多事務性工作,法官助理參與簡單執行案件的辦理,員額法官就有更多地精力去辦理疑難複雜案件。

“執行路上,希望有更多的執者同行”,作為一名團隊領隊,他樂於分享自己的執行經驗,通過手把手、面對面的經驗傳授,發揮好團隊對於新生力量的“孵化器”作用。他會選擇適當的案件和時機,引導團隊成員對案件進行思考,給他們創造“單兵作戰,獨當一面”的挑戰機會。

為充分激活團隊活力,真正實現1+1>2的改革效能,作為組長,他明晰成員權責分配,理順案件執行流程,根據每名成員的工作年限、性格特點、業務專長,安排與個人情況相適配的崗位和分工,同時通過複雜情境處置、大要案辦理的內部協作實踐,穩步提升成員的全面辦案能力。在團隊化工作下,案件流轉更加順暢,集約化程度顯著提升,重復性人工勞動明顯減少,執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五年的執行工作,早已將王凱從年輕稚氣的執行新手打磨成如今老練嫺熟的執行法官。在複雜的執行工作崗位上,他披荊斬棘,勇往“執”前,用青春詮釋執行法官的初心和使命。(閩清法院 張靈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