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學史·強警·為民 教育整頓福建在行動 >   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
漳浦法院吳成斌法官——用初心和智慧書寫新時代法官青春
發佈時間:2021-05-07 16:16:02 來源:中國網海峽頻道

為紮實開展隊伍教育整頓,切實築牢政治忠誠、強化先進教育、弘揚英模精神,發揮好先進典型的模範帶頭作用,漳浦法院開展“先進典型培養樹立”活動,發動青年幹警見賢思齊、自我提升,向政治過硬、兢兢業業、甘於奉獻的身邊榜樣學習,營造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的濃厚學習氛圍,推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走深走實。

今天故事的主角叫吳成斌,80後的他于2010年7月大學畢業後考入漳浦縣人民法院,現任該院赤湖人民法庭副庭長,工作11年,他由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城市宅男逐步成長為基層法庭業務骨幹,他長期紮根基層人民法庭,因自己“懶”出來的磨刀工為審判插上智慧的翅膀,以自己“宅”出來的夜行時間為當事人化解矛盾,用自己“閒”不住的熱心為群眾排憂解難。他連續七年辦案數位居全院前三,歷年審判績效排于全院前列,並先後被評為“全省法院系統先進個人”、“全市法院系統提升質效先進個人”、“漳州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所撰寫的學術論文先後獲得第三十屆全國法院系統學術討論會優秀獎、第三十一屆全市法院系統學術討論會二等獎等獎項。

圖1:漳浦法院吳成斌法官.jpg

“懶”出來的“磨刀工”

入職之初,在刑事審判庭工作時,吳成斌同志即參與了“量刑規範化試點”工作,此時量刑計算還是靠承辦人手工進行,工作繁瑣複雜且容易出錯,能不能讓量刑評議實現電子化,熱愛編程的他加班加點,將量刑規範化標準轉換成帶vba程式,可以根據具體案情計算刑期的EXCEL表格《量刑評議表》,這樣一張簡單的表格,卻能免去手工逐個檢驗數據之苦,該表格沿用至今並被其他法院所借鑒。也是這樣小小的嘗試,引發了他更多的思考:“懶”是人的本性,能讓人産生“懶”這一念頭的工作環節,不就是需要電腦程式代替的部分嗎?

於是,他開始打著“懶”的旗號,對手中的審判工作進行了一些資訊化的“升級”:電子文書生成輔助應用,只需一次錄入審判數據,便可自動生成文書,該程式有效運用於多元調解工作之中,不僅為當事人和調解員提供便利,更是大大提高了調解效率。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如何為當事人提供“無接觸”開庭?如何讓身處異地的當事人順利參加庭審?又如何在“雲開庭”的同時實現庭審直播?面對這一系列問題,閒不住的他為法庭“量身定制”,在零投入的基礎上,通過改變連接方式,實現“雲開庭+庭審直播”雙軌並行,敲響了漳州市法院“雲開庭+庭審直播”第一槌。

而面對法庭“案多人少”矛盾的越發突出,他與同事通過創新工作方法,用活現有設備,實現了1名書記員在後臺同時遠端協調3場庭審,開啟了漳浦法院“無書記員”庭審新模式,有效緩解了法庭“案多人少”;面對當前訴訟服務平臺繁雜的數據統計和管理需求,他又開始“奇思妙想”,開發了相關數據分析的小程式,讓報表的細化統計變得簡單高效。

工作之餘,除了自學編程,他還靜心鑽研學術,將對智慧法院建設的思考轉化為論文成果,所撰寫的論文《市域治理背景下智慧法院建設路徑再探索》榮獲福建省第三十二屆學術討論會三等獎,充分證明了分析問題他是“一把好手”,利用數據説話更成為了他的強項,與其説是“懶”,還不如説他是一名稱職的“磨刀工”。

“宅”出來的“夜行者”

赤湖法庭,是他紮根10年的地方,家住廈門的他在赤湖法庭工作期間,娶了妻成了家,可他的家就安在了法庭。

他是同事口中的“宅男”,8小時工作之餘,他不是在法庭撰寫判決文書、整理裝訂卷宗、鑽研審判業務,就是在送達、調解的路上,在當事人眼裏,他是“夜行者”,夜間送達、夜間調解,成了他的常事。

因為農村作息時間的特殊,白天當事人大都外出打工,送達常常吃了“閉門羹”,為了提高送達的成功率,他在白天走鄉串戶送達時先在手機地圖APP中定位好當事人家庭位置,再利用晚上村民回家吃飯的時間與法警駕車到府送達,赤湖法庭轄區半徑為50公里,一來一回,常常已是深夜,但他從來都沒有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

有一年春節前夕,一名來自河南的貨車司機來到了赤湖法庭求助,原來,他受賣主指示運載一車貨物來到赤湖,卻沒曾想買主遲遲未支付貨款。年關將近,打官司卻需要時間,而貨車司機著急返程過春節,吳成斌得知該情況後,同為異鄉人的他深知到外地工作的不易,便立刻打電話通知買主到庭調解,買主回避不來的態度並未使他放棄,一心想著替司機討回貨款的他,早已忘了夜幕降臨,來到當地村委會找到買主家庭住址後便一鼓作氣到府幫司機催討貨款,當夜,買主並未同意付款,隔天他又聯繫買主到法庭繼續調解,終於促成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並當場付款。那年年二十八,貨車司機終於帶著貨款啟程回家了。

春寒料峭裏,他走鄉串戶化解鄰里糾紛,夏日酷暑裏,他苦口婆心調停家長裏短,秋風瑟瑟裏,他徒步跋涉山間小路急群眾所急。靠著這樣的堅持,成為法官辦案九年來,吳成斌審結了2533件,結案率100%,結案數、結案率均名列全院前二,除了這些數字,當事人的肯定,更是對吳成斌9年法官生涯的認可。

“閒”出來的“熱心人”

法律乃善良公正之術,真正的善良、責任,不需要豪言壯語,而是體現在每個案件細小、能為當事人多做點事情中。

在一起贍養糾紛的回訪中,他得知70多歲的老人每季度都要騎自行車往返10多公里領取孫子的贍養費,此後只要每次送達經過該孫子住所,他都會順路替老人將贍養費送到家中。有人告訴他不要太“閒”了多管閒事,可是他卻説“老百姓不容易,我們法官能想到的儘量為當事人多想些,能做到的儘量多做些讓當事人少跑路。”

在一起撫養費糾紛中,一名幼兒因患有白血病需長期治療,其母親不堪重負離家,從而引發了其家庭相關的多起撫養、婚姻訴訟,最終丈夫提起遺棄罪的自訴。他接手案件後,在一次次與當事人的接觸中,感受到他們心中的傷痛和對法官的期盼,他決定“多管閒事”,一方面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通過朋友找到媒體,為該幼兒發起了網路募捐,最終籌得善款10萬餘元,另一方面反覆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一次次調解失敗,一次次輾轉反覆,吳成斌並沒有放棄,最終,他的熱心和真誠打動了這個家庭,丈夫對刑事自訴案件提出撤訴,夫妻雙方達成了和解。

這些年來,類似這樣令人“棘手”“痛心”的案件吳成斌經常遇到,但是他始終用自己“閒”不住的愛心,使得冰冷的法律變得有溫度,雖然每次都是經歷千辛萬苦,但只要最終的結果是好的,他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當自己能夠運用法律幫助他人,能夠通過努力為當事人重塑美好生活時,所有的身心疲憊、委屈無奈都微不足道。

時光星移斗轉,歲月如流而逝。當年初入法院的翩翩少年,如今俯首低眉間也已經華發早生。十余載的人來人往、案來案去,或許未曾經歷過氣吞山河、一覽眾山的霸氣,未曾感受到扭轉乾坤、力挽狂瀾的刺激,但是,吳成斌同志一直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立身、修心、為民”是他的座右銘,他的點滴付出和努力,他的默默執著與堅守,無不彰顯著一名法官,用自己平凡的青春,書寫著司法為民的如磐初心。(漳浦法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