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
【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福州晉安:注入“融陸”新活力 打造兩岸交流合作典範
更新時間:2024-06-27 17:45:11 來源:中國網

編者按: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閩臺融合,是今年海峽論壇上各界嘉賓最有感的話題之一。中國網海峽頻道策劃推出“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主題系列報道,立體呈現福建在擴大民間交流,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的新作為、新成效。新時代,閩臺融合發展站在新起點、擔當新使命、開啟新征程,一幅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一水連心兩岸親,海闊重逢共此情。兩岸社區交流中心位於晉安區岳峰鎮桂溪社區保利香檳國際三期,這裡也是福州首批臺胞公寓所在地。“作為全國首家兩岸社區交流中心,該中心集兩岸學術研討、活動交流、社會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致力於打造兩岸社工共同運營的社區‘第一家園’。”兩岸社區交流中心運營負責人祝曉娟介紹,目前,保利香檳國際三期臺胞公寓已有257戶442名臺胞在此“安家”,構建起社區居民日常生活與臺胞之間的良性互動互融關係。

福州市晉安區圍繞“兩岸社區治理經驗融合的先行區和示範區”主題,創立了兩岸社區融合發展極具代表性的“桂溪模式”,吸引了兩岸的廣泛關注。兩岸社區交流中心作為首批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的重要載體,為臺胞“融陸”注入新活動力,成為兩岸社區融合發展新典範。

貼心服務樹新范  吸引臺胞慕名來參觀

“這是我們專程從台灣來到福州旅遊的第五天,中午準備趕動車去廣東梅州。”6月21日上午,中國網海峽頻道在兩岸社區交流中心採訪時,剛好碰到在該中心健康服務處測完血壓血糖的臺胞陳綺臺一家人。“這裡給臺胞提供的服務很貼心、方便、快捷。”聊天中得知,陳綺臺和家人通過抖音得知,位於福州晉安區的大陸首家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很有特色、很有名,因此他們專程來福州旅遊時,特地到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參觀。“當天該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幫我辦理了老人證,憑老人證在福州旅遊坐地鐵都免費,旅遊出行太方便了。”動身去梅州時,陳綺臺和兒子又特地趕到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對熱情服務的工作人員表達感謝和道別。

據介紹,兩岸社區交流中心針對臺胞設立“臺胞健康服務站”“臺胞綜合服務中心”“榕臺交流人才驛站”、“台灣專線快遞服務站”等8項精細化服務,為臺胞們提供生活、就業、就學、醫社保等貼心服務,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社區環境,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臺胞“從觀至融”,社區家園雙向奔赴

“四年前,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剛成立時,組織社區裏的臺胞來參加活動,有一定的挑戰性。”祝曉娟感慨地説,“一開始,臺胞們對參與社區活動的熱情不是很高,但在兩岸社區營造師、社工及志願者們的不斷努力下,臺胞服務日、節日主題活動等社區活動逐漸多樣化,越來越多的臺胞開始關注並主動參加到活動中來。”祝曉娟介紹,兩岸社區交流中心活動得以成功推廣,臺胞們從被動到主動的“融陸”參與,為兩岸社區交流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image.png

臺胞服務日-蔡媽媽臺式料理教學公益課堂現場

在福州定居的84歲的臺胞蔡素珍,被兩岸同胞親切地稱為“蔡媽媽”。前段時間,蔡媽媽將親手製作的四道家鄉美味菜肴帶到了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借助“臺胞服務日”的活動契機,開展臺式料理教學公益課堂,與社區兩岸同胞共用她的拿手好菜:花生湯、台灣油飯、米漿、紅糖糕。兩岸同胞相聚一堂,品嘗、學習製作臺式料理。“能在福州吃到小時候的味道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參加活動的臺胞們紛紛點讚蔡媽媽的家鄉菜很地道,喚醒了他們記憶中的“古早味”。台灣“鄉土情”的“融陸”,讓社區臺胞們倍感親切,越來越多的臺胞們主動參加兩岸社區交流中心的活動,還有臺胞們自發在兩岸社區交流中心舉辦分享會。

深化文化交融  增進文化認同

“位於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內的榕臺文化藝術團自去年9月成立以來,已成功舉辦10多場童謠表演,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在兩岸社區交流中心擔任運營主管的台灣青年卜思惠介紹,“目前有12位台灣小朋友和7位大陸小朋友加入到童謠驛站中,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中。榕臺文化藝術團已逐漸成為兩岸青少年開展文化交流的平臺和‘橋梁’紐帶”。

image.png

榕臺文化藝術團排練現場

“近期,我們在兩岸社區交流中心開設了‘社區之聲歌唱培訓’二班和DIY手工藝班,收到了社區很多居民和臺胞的一致好評。”來自台灣少數民族的幸福海峽樂團團長、社區營造師朱倚諒老師介紹,“在人文方面,我秉持以音樂教化人心的理念,發揮我的專長,為社區長者搭建唱歌交流的互動平臺。前期開辦的歌唱一班原計劃招募20人,後來應聲增加至40人,學員除了來自晉安區的社區居民和臺胞外,還吸引了其他區的居民報名參加。”

image.png

“社區之聲合唱培訓”現場

據悉,兩岸社區交流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除了為臺胞提供貼心服務外,還在中心掛牌成立“台灣名師工作室”,邀請台灣社區治理專家入駐,助力社區建設。其中,在台灣建築師、兩岸社區營造師吳正隆的規劃建議下,晉安區茶園街道電建社區借鑒台灣社區“鄰長”理念,在全區率先成立電建一公司小區“梯位長協會”,破除“相顧不相識”的鄰里隔膜的“城市病”,助力社區治理精細化;晉安新秀社區依託台灣社區治理經驗,開展“友善種植”,“我家小院”特色項目成效顯著。

在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中,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取得了積極成效,獲得了第二批省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基地、“福建省‘師帶徒’台灣人才服務趕集日永久會址”和“台灣社工人才之家”等榮譽,桂溪社區被福建省臺辦評為“福建省基層對臺交流示範點”。晉安區臺港澳辦主任劉昌盛表示,為進一步深化兩岸社區結對共建、家庭共建,探索臺胞“自我服務、自我治理”模式,未來,晉安將繼續擦亮“安家、安業、安心”品牌,提升服務水準,繼續改善周邊居住環境,做好臺胞子女入學、參加社保醫保等服務,落實惠臺政策。同時,進一步實現情感融合,持續開展兩岸主題文化活動,引導臺胞講好“我在桂溪”故事,增進兩岸文化、情感交流,增強兩岸基層民眾“一家親”情感,發揮好臺胞“第一家園”踐行地示範作用,共創兩岸同胞相鄰而居、相伴而作的共融格局。(邵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