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便民資訊
提筆“生態綠”,駐筆“經濟藍”,恩施市法院以司法之力助推石漠化治理
更新時間:2024-06-27 15:33:54    來源:中國網

六月的天,細雨輕灑。恩施市崔家壩鎮浸在微涼薄霧之中,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鳥鳴聲在朝霧中悠揚傳來。

這是近年來崔家壩鎮石漠化治理成效的縮影,而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崔家壩法庭的全心守護。

--石漠化治理遭遇驗收難題

被稱作“地球之癌”的石漠化既是嚴重的生態問題,也是重要的民生問題。2018年,崔家壩鎮將治理生態與治“窮”相結合,因地制宜開展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在水淌、劉家河、茅田坪三個村人工種植135.04公頃核桃及銀杏林,該項目由宜昌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幼林撫育管理及補植工作。

而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崔家壩鎮政府與宜昌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之間的合作經歷了一番插曲。

合同約定撫育工期為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但受2022年旱情影響,項目直到2023年11月才全面完工。同時,合同規定由宜昌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對人工造林地開展連續3年的撫育管理,苗木成活率必須達到90%以上,苗木保存率必須達到85%以上。但在最後驗收時,經恩施市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勘察發現,不合格面積達56.16公頃。驗收後,崔家壩鎮未支付宜昌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尾款118萬餘元,該公司一紙訴狀交到了恩施市人民法院崔家壩法庭。

--府院聯動解紛促共贏

崔家壩法庭受案後,迅速對案情進行了研判,明確化解糾紛的關鍵在於如何確定不合格面積的扣減金額。法庭以有效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為出發點,及時與崔家壩鎮該項目負責人以及園林公司法人了解案件情況,隨後聯合屬地政府、林業所以及“60調解工作室”等相關單位和人員召開工作研判會進行協商討論,提出按照《投標分項報價表》的價格確定後期撫育費的方案。經過數輪細緻調解,最終促使雙方就扣減金額達成一致意見,由宜昌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完繼續成後續撫育管理。由此形成共贏的解決方案,確保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提筆“生態綠”,駐筆“經濟藍”,崔家壩法庭堅持做“兩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以能動司法助推石漠化生態環境治理,將聯防聯調工作機制與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相結合,以愛企護企的實際行動,打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與當地政府、企業結下了“只此青綠”的美好誓言。(恩施市人民法院 李曉涵、陶婷)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