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便民資訊
建行廣州花都分行:小鎮”的“蝶變”
更新時間:2024-06-26 18:10:04    來源:中國網

碧空如洗,清波盪漾,廣州市花都赤坭某小鎮的4000畝魚塘波光粼粼,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錯落有致,整齊排列,在日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輝。鳥倦知還,漁舟唱晚,工作人員划船穿行其間,為魚苗入塘作準備。水上發電、水下養殖,漁光一體,相映成畫,描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田園風光,奏響新時代“漁光曲”。

漁光互補項目位於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周邊村鎮區域,

前期因特殊原因項目停工,工程施工工期嚴重縮短。加之項目資源配置高,建設任務重,在建設及維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融資難、融資貴”成為項目推進的一大難題。

了解到該項目有資金需求後,建設銀行廣州花都分行組建項目服務團隊,結合花都區當地的人文文化、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綜合因素優化設計方案,因地制宜開展漁業養殖的課題研究,多次到赤坭鎮等漁業養殖基地調研,為其精準畫像,優化綠色信貸授信政策,設立專項信貸額度,並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成功向該項目提供了提供綠色貸款7億元,以金融活水潤澤綠色鄉村建設,助力打造“水上發電、水下養殖、水邊休閒”的一體化先行、科技型工程,實現漁光融合。

“我們的項目採用現代漁業與光伏相結合技術,上層用於光伏發電,下層用於水産養殖,在發電的同時不影響水産養殖,具有‘一地兩用,漁光互補’的特點。”項目負責人滔滔不絕地介紹。據了解,該項目年均發電量可達22133萬度,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62310t。

“有了漁光互補項目,以後每年都會分紅,生活越來越好了。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保護了自然環境。”站在魚塘邊,望著“懸”在在上面的一排排光伏板,赤坭鎮的村民興奮地説。

建行廣州花都分行綠色信貸的投放,為漁光互補項目提供了強大的助力,補齊了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改善了養殖環境,保障了電力自足,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贏。

赤坭鎮漁光互補項目是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內首個碳中和新鄉村漁光互補綜合示範項目,將通過産業綠色轉型和先進技術研發利用,為碳達峰碳中和能力的提升打造良好示範。

小鎮”的“蝶變”只是建設銀行廣州花都分行以金融活水賦能鄉村振興、綠色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未來,建行廣州花都分行將強化綠色金融探索,用新金融之筆,書寫綠色金融大文章。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