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和平的旗幟》暨法治宣傳教育萬里行系列公益活動走進內蒙古
更新時間:2024-06-17 11:19:59    來源:中國網

2024 年 6 月 14 日,由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組織的《和平的旗幟》暨國家“八五”普法規劃《學法小公民》法治宣傳教育萬里行系列公益活動,順利完成了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相關任務。6 月 15 日,全體隊友前往內蒙古通遼市,參觀了市博物館。

在博物館中,隊友們了解到通遼市的悠久發展歷程,其從蒙古部落的東胡族和山戎族發展而來,深受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影響,是蒙古族發祥地之一。

這裡有著 3000 多年曆史,曾先後受遼東郡、遼西郡管轄,後又歷經變遷。從出土器具能看出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歷史痕跡,其真實記錄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進程,讓大家對民族團結奮進更具信心。

通遼市博物館規模宏大,擁有豐富藏品和多樣展覽,具備重要的文化價值。

當日下午,志願者們驅車 500 多公里抵達赤峰市,前往祭拜了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和蘇聯參加中國抗日的英雄。

赤峰烈士陵園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這裡的紀念碑和相關設施承載著對烈士們的崇高敬意和紀念。碑體中部南北兩側鑲嵌著鐮刀斧頭,象徵著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領導人民解放全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我們祖國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碑體上部為玻璃鋼質的緊握鋼槍,表現赤峰人民英勇無畏,踏著烈士的血跡,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奮鬥、勇往直前!碑體中部南北兩側鑲嵌著鐮刀斧頭,象徵著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領導人民解放全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我們祖國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碑體上部為玻璃鋼質的緊握鋼槍,表現赤峰人民英勇無畏,踏著烈士的血跡,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奮鬥、勇往直前!

1993年12月,赤峰市烈士陵園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內蒙古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列入自治區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10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2年8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在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副會長及《和平的旗幟》未來兒童教育藝術基地主任蔡健帶領下,來自全國部分城市的愛心人士在紀念塑像前和紀念碑前留念,並向革命烈士三鞠躬。

此次系列活動展現了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對革命烈士的敬仰,也體現了公益活動的多元意義和價值。(供圖/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