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小麥-冰草遠緣雜交新品係(種)田間展示會在河南省新鄉縣舉行
更新時間:2024-05-25 17:06:24    來源:中國網

5月24日,中原大地麥浪滾滾,即將迎來夏糧豐收的季節。當天,來自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百餘位院士、知名專家,來到位於河南省新鄉縣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試驗田基地,觀摩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在小麥-冰草遠緣雜交種質創新的最新研究成果。

冰草是小麥族的野生種之一,生命力極其頑強,具有優秀的抗旱、抗寒、抗病性。它的穗和小麥有點像,但穗子很大,具有小穗數和小花數多的突出特性,對多種小麥病害表現出高度免疫性,被認為是小麥改良的最佳外源優異基因供體之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李立會研究員帶領團隊,通過30多年的艱苦努力,在小麥-冰草遠緣雜交種質創新工作方面的成績。在破解了小麥與冰草屬間遠緣雜交難題基礎上,圍繞突破性重大新品種培育需要,創制出一批育种家能用、好用、想用的多穗粒數、綠色抗病、優質強筋小麥新種質,進一步拓寬小麥育種的新基因源,增強了我國小麥種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創制出小麥—冰草新品係,不但對白粉、條銹、葉銹菌等病害具有光譜抗性,還具有多花多實的高産特性,同時將畝穗數和千粒重産量因子協調提高,增産可超過10%,為我國小麥高産育種提供了突破性資源,填補了小麥穗粒數缺乏主效基因的空白。同時,創新種質的小麥麵粉吸水率高,基本符合國家中筋標準,加工品質突出,在推動我國優質麥産業發展方面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在當天的交流研討會上,中國農科院多位業內院士專家、農業農村部科教司相關處室負責人等就種質資源發掘利用、種質創新、育種應用及下一步工作方向展開交流研討。

參會專家們進行了研討交流,對小麥—冰草種質資源的創制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認為遠緣雜交是小麥遺傳育種十分重要的,而且是一條不會枯竭的基因資源的來源,該成果是繼小麥和黑麥、長穗偃麥草之後,小麥遠緣雜交的第三次革命性顛覆性的創新。它解決了提高穗粒數過程中遇到的春化作用和光週期反應帶來的倒春寒和晚熟不利性狀的難題,把發育節奏代謝作用這個過程能夠和多花多粒結合起來,是一項在世界範圍內遠緣雜交領域的標誌性的成果。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周文彬表示,作科所聚焦“國之大者”,以小麥、玉米、大豆、水稻和雜糧等作物為重點,瞄準世界作物科技前沿,面向國家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以資源研究為基礎,基因挖掘為核心,品種培育為目標,耕作栽培為保障,開展作物科學基礎與應用研究,為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高品質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葉玉江在講話中強調,要大力宣傳和發揚中國農科院“潛心科研、攻堅克難、造福人民”的冷板凳精神。在新鄉這塊熱土上,先後鍛造出一大批傑出的農業科學家。李立會研究員紮根黃淮海主産區,緊盯小麥産量提升目標,36年如一日開展小麥-冰草遠緣雜交創新研究,成績來之不易。他的這種專注于原始創新、腳踏實地、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值得大力宣傳和發揚。

葉玉江表示,中國農科院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有帶動引領種源創新的責任和使命。要解決好新種質到新品種“最後一公里”問題,加快實現更大範圍的育種應用。同時也要在科企融合機制下,加快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許劍波 余曉建)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