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首頁|專題匯總
2014-10-31第12期
分享到

中國將成凈資本輸出國意味著什麼?

要點提示

  • 1國內具有優勢的裝備製造企業"走出去"是未來的大趨勢所在。
  • 2企業"走出去"對企業和經濟都具有新意義,也會産生新的挑戰。
  • 3本文由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所王曉甜,王曉玥執筆。

 

問:10月22日,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表示,未來5年我國對外投資增速將保持在10%以上,並預計幾年內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將首次超過外商對華投資規模,中國即將成為凈資本輸出國。這種對外投資格局的變化意味著什麼?而本土企業"走出去"又將會有怎樣的意義和挑戰?

答:數據顯示,2002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7億美元,到2013年增加到1078億美元,12年間增長了近40倍(如上圖),位列世界第三。這種國際投資格局的變化,更深層次上意味著我國生産要素結構上的變化——由原先的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源和技術密集型。隨著我國勞動力價格的提高,原先以勞動密集型産業出口為導向的情形正在發生變化;同時由於對生態資源保護的重視,資源出口也在減少。相比之下,我國企業的技術水準和管理能力大幅提高,國際競爭力也有所增強。在國外對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加速國內具有優勢的裝備製造企業"走出去",通過資金、技術和人力的投資來增強中國企業的對外影響力,必然是未來的大趨勢所在,也是加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

此外,本土企業"走出去"對企業自身和整體經濟都具有新的意義,也會産生新的挑戰。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説,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是把雙刃劍。國有企業的對外投資,如對非洲、拉美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對鞏固中國與東道國的雙邊關係具有積極作用,但也會使得這些海外項目更易受到政治波動的衝擊。民營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可為其創造巨大盈利,長遠來看也能提升其品牌的海外知名度,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應注意防範因忽視環境保護、勞工保護等而造成的風險。此外,部分民營企業還存在跨國經營經驗不足、風險意識較差等問題。另一方面,對於我國整體經濟而言,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規模巨大的外儲壓力和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同時也提升了中國在全球財富再分配中的競爭力。長遠來看,這無疑有利於中國全球投資網路的構建,擴大中國在全球經濟與政治中的影響力。。

總體而言,在全球經濟形勢日趨複雜的現狀下,中國企業的"走出去"對其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錘鍊。中國亟需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統籌國際經濟人才,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面既需要"量"的增加,又必須重視"質"的提升。與此同時,如何完善投資保障機制、有效保護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合法權益,也將會成為對外投資新態勢下的一大重點。

相關專題

人大重陽論壇第11期:

GDP增7.3% 下行壓力大嗎?

人大重陽論壇第10期:

外匯儲備為何大規模減少?

人大重陽論壇第09期:

"一路一帶"建設方案的影響

人大重陽論壇第08期:

中日會"政冷經冷"嗎?

聯繫我們

中國網財經中心出品
本期責編:王斌
聯繫電話:010-68735082
投稿郵箱 finance@china.org.cn

我們的微信賬號
開通了,打開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添加,或直接搜索[中國網財經]
進行添加,期待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