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首頁|專題匯總
2014-10-23第10期
分享到

中國外匯儲備為何大規模減少?

要點提示

  • 1美元上漲、新結售匯管理辦法實施及外投資力度加大導致外匯儲備減少。
  • 2外匯儲備月度、季度出現增減交替將成為常態,是市場運作的結果。
  • 3本文由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所卞永祖、王曉玥執筆。

 

問:16日發佈的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和金融統計數據顯示,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89萬億美元環比出現下降1000億美元。這一現象的反常之處在於:今年三季度貿易順差總量上升到1272億美元的歷史高位,同比增速從二季度的30%上升到110%,順差擴大同時外匯儲備下降顯得"不合常理"。這一反常現象背後有何玄機?

答:這一反常現象的背後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我們發現,中國外匯儲備總額和美元指數有負相關關係。近期美元的強勢上漲意味著其他貨幣相對價格的走低。根據以往數據顯示,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産大約佔70%,非美元資産約佔30%,因此,在各幣種的外匯總額不變的情況下,以美元計價的外儲也會有所降低。根據估計,自今年7月1日以來,美元指數最高一度上漲超過8.5%,至86.75。與之對應的是,全球非美貨幣出現普遍大跌。由此算來,非美元貨幣計價資産的跌幅大約為2.3%,近1000億美元,導致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減少。

其次,央行在8月1日起開始實行新的《銀行辦理結售匯管理辦法》,而實施了12年的《外匯指定銀行辦理結匯、售匯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將同步廢止。新辦法降低了銀行準入條件,賦予銀行更大自主權,央行基本上不再干預外匯市場。這意味著,即使有外資的流入,其影響將更多體現在人民幣匯率價格上,而非外儲的增加上。第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並於近期達到高點,中間價首次升破6.14關口,刷新了7個多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這也很好地印證了新辦法"藏匯於民"所造成的匯率價格變化。

最後,中國對外投資力度加大。第三季度美元的強勢表現對於持有大量美元外儲的中國來説無疑帶來更大的對外投資機遇,結合第三季度外貿順差和外匯佔款的背離走勢,更加印證了央行跟隨美元上漲加快轉移支付。今年9月下旬習近平訪問了塔吉克、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及印度四國,強調"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兩大倡議,也實際上是把中國經濟向外投資。會議期間我國與亞洲四國在投資、貿易、金融、基礎設施等領域簽署了多項投資協議。這些政府間性質的協議為中國企業在東道國的投資創造了更好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法律保障,強有力地鼓勵了對外投資,減少外匯存儲量。

中國鉅額的外儲給人民幣帶來的是巨大的升值壓力,同時也縮小了中國宏觀調控的空間。此次外儲的減少意味著中國外匯大幅增長的階段已經基本過去,隨著外貿和人民幣匯率逐漸趨於平衡,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季度、月度增減交替將成為常態,這是市場運作的結果,也是中國所期待看到的。

相關專題

人大重陽論壇第09期:

"一路一帶"建設方案的影響

人大重陽論壇第08期:

中日會"政冷經冷"嗎?

人大重陽論壇第07期:

長江經濟帶促經濟轉型升級

人大重陽論壇第06期:

加速折舊對"新常態"的影響

聯繫我們

中國網財經中心出品
本期責編:王斌
聯繫電話:010-68735082
投稿郵箱 finance@china.org.cn

我們的微信賬號
開通了,打開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添加,或直接搜索[中國網財經]
進行添加,期待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