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首頁|專題匯總
2014-09-28第08期
分享到

中日會“政冷經冷”嗎?

要點提示

  • 1日本經濟開始走下坡路,中日經濟關係恐會進一步變冷。
  • 2中日關係短期仍無改善希望,中國可以穩坐釣魚臺。
  • 3本文由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卞永祖撰寫。

 

9月22日,由日中經濟協會會長、豐田汽車公司名譽董事長張富士夫率領的日中經濟協會代表團抵達北京。這是日中經濟協會派出的最大規模的一個訪華代表團,總人數達到創紀錄的200多人,其中經濟界的人士超過了150人,對於此行的目的, 張富士夫此前表示,此行將向中方"表達對儘早改善日中關係的強烈期待"。但是這種期待能實現嗎?他這種高調的訪問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嗎?

日本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自從安倍上臺後,中日政治日趨冷淡,並不可避免的影響到兩國的經濟關係。國家發改委上月宣佈,對包括日本住友、精工在內的12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約12.35億元。這是我國反壟斷部門迄今為止開出的最大罰單。我們觀察到,所有當事企業都非常低調,並沒有像歐美公司一樣提出異議,甚至有的企業主動坦白相關涉案細節,以換取較輕處罰。 這背後的邏輯,是中國市場已經成立日本經濟能夠發展的救命稻草。8月份日本的進出口同比分別下降1.3%和1.5%,並且核心CPI指數也低於預期,説明安倍經濟學實行以來,已經慢慢失去了效力,國內需求並不旺盛,安倍唯一可以指望的是提高出口,而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市場。

中日關係短期仍無改善希望

在此背景下,張富士夫率領的龐大的日中經濟協會代表團訪問北京,其目的已經非常明確,就是如何避免中日經濟的進一步下滑。中日經濟協會希望在北京期間能與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舉行會談, 他們之所以急切的希望高層領導接見,就是希望中方能夠體現政經分離的態度。在近日舉行的達沃斯論壇上,日本內閣府副大臣西村康稔也有相似的表示。但在代表苦等2日後,我們只是看到副總理汪洋接見了代表團成員,這種接見只是禮節性的接見,並不會對中日經濟帶來很多積極正面的影響。

中日經濟關係恐會進一步變冷

自從安倍上臺後,對外政策急速右傾。被中國寄予厚望的中日韓自貿區也由於日本的阻撓已經破裂,加入了美國的TPP談判。其實,日本也知道,如果加入美國的TPP,其將失去經濟的獨立性,因此,日本遲遲不敢跟美國達成協定。另外,日本也有借TPP談判以提高在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的地位的意思,只是日本在挑起一系列日韓,日中矛盾中表現過於卑劣,中韓已經對安倍失去了信任,迫使中韓加快自貿區談判,把日本丟在一邊。而日韓經濟中無論是汽車行業,還是通信、電子行業,都有很大的可替代性,如果中韓達成自貿協議,日本企業將進一步失去中國市場,無疑,中日經濟進一步走向政冷經冷。

此時日本也將發現自己處於兩難的境地,即不敢答應美國的條件加入TPP,又被中韓從自貿區談判中拋棄。

其實日本是否在明年10月提高消費稅也同樣處於兩難境地,根據目前的經濟數據,提高消費稅將極大打擊國內的消費,而如果不提高消費稅,安倍經濟學將失去國際信任,可能導致國債的下跌。而無論是那一種情況出現,都有可能給日本經濟帶來重大打擊,失去市場信心,甚至會導致日本經濟發生經濟危機。

對待中日關係,中國可以穩坐釣魚臺

在內需提升無望的情況下,日本經濟只能寄希望於出口。被稱為空中飛人的安倍首相,在18個月內訪問了47個國家,並還尾隨中國領導人展開了追隨外交,一方面來跟中國展開競爭,希望阻止中國影響力的擴張,另一方面希望為日本經濟尋找更多的出路。但是這種想法很可能是徒勞的。首先日本對國內市場的保護非常嚴重,通過高關稅、限制數量以及提高技術規格等方式限制進口,封閉性非常強,所以外國産品,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産品想進入日本市場比較困難。其次由於目前日本經濟只有中國的一半左右,兩個國家已經不是一個層次,另外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新市場開發總是需要時間,近期內中國市場仍然是日本經濟的關鍵市場。如果日本領導人不能改變目前的外交政策,回到中日友好的大局上來,中日間政冷經冷可能會成為"新常態"。

隨著中國"兩路一帶"建設的加快,以及中韓自貿區的建設,俄羅斯也因為西方的孤立將加快和中國在遠東地區的開發,以及與東盟之間的經濟融合,會讓更多的國家能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便車,中國將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的領頭雁。

而對於日本,如果不能選擇為中日大局著想的領導人,不防放任政冷經冷,如果到了這一步,日本經濟明年會更加困難。到那個時候,也許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會更加順利,更加快速。

相關專題

人大重陽論壇第07期:

長江經濟帶促經濟轉型升級

人大重陽論壇第06期:

加速折舊對"新常態"的影響

人大重陽論壇第05期:

G20財長會釋放經濟新信號

人大重陽論壇第04期:

全球經濟:繁榮蕭條間震蕩

聯繫我們

中國網財經中心出品
本期責編:王斌
聯繫電話:010-68735082
投稿郵箱 finance@china.org.cn

我們的微信賬號
開通了,打開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添加,或直接搜索[中國網財經]
進行添加,期待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