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電視産業的轉折年,網際網路企業開始進入,傳統電視受到衝擊。以樂視為首的網際網路企業在去年開始對傳統電視産業開啟了顛覆的大潮,電視的價格直線下降。
隨著6月底,創維的2013年財報的出爐,各大傳統電視廠商在面對這動蕩一年的成績也已經相繼出爐。
創維數位:營收394.8億港幣,同比增加4.4%。 毛利額為76.29億港幣,同比增加3.0%。凈利潤由15.01億元下降至港幣12.54億元,同比減少16.5%。
TCL:TCL在整體集團營收和利潤都大幅度前進的情況下,電視業務卻出現了危機, LCD電視銷量為1718.4萬台,同比增長10.7%,營收314.6億元,同比增長7.2%。但電視業務毛利率為14.71%,同比下3.24%。
康佳: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0.22%,但是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0.67%,這導康佳彩電業務毛利下滑了0.34%。
長虹:長虹2013年的財報亮眼,在整體上營收588億,同比增長12.50%;凈利5.12億元,同比增長57.53%。但其電視業務並不突出,去年全年電視業務營收196.6億元,同比增長14.86%;毛利率增長1.7%。
海信:海信2013年整體營收284.8億元,同比增長12.78,但公司整體凈利潤為15.93億元,同比下降1.26%。其中電視業務營收258.98億元,同比增長16.09%,可是營業成本增長16.64%,導致毛利率下降0.37%。
如果是一家傳統電視廠商在業績上稍許倒退,或者止步不前,尚可理解,但傳統五巨頭卻似乎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所以,2013年對於傳統電視産業來説是轉折性的一年。
創維業績下滑,首先是受到了來自政策層面的影響。去年5月30日,節能補貼政策正式退出,國內家電市場進入自2008年以來的第一個“無補貼時代”。
“節能補貼政策的退出對市場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要大、要長。”創維總裁楊東文對媒體説,“記得去年5月30日節能補貼結束的時候,我的判斷是會像家電下鄉、以舊換新一樣影響一個季度,但萬萬沒有想到,它影響了整整一年。”
政策退出的同時,市場環境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彩電行業經過了30年的高速增長,市場需求逐步放緩,到2013年明顯見頂。根據監測數據,去年我國彩電銷售量達到5100萬台,今年預計為4900萬台,將出現30年來首次負增長。
創維、海信、TCL三家被稱為國産彩電三強,與其他兩家有所不同(海信有白電産業,TCL有面板産業),創維在彩電上的專業化更強,凈利潤一半以上由彩電貢獻。
激烈競爭之下,目前幾乎所有家電企業都在打通白、黑電産業鏈。過去的創維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彩電領域,未在上游有大動作。
當同是在二十幾年前開始做電視的企業如TCL等已紛紛實現六七百億的銷售規模時,創維還徘徊在三四百億水準,遠遠落後於“同輩”企業。而當同是從以電視為主的黑色家電領域跨界進入白色家電經營的長虹已在白電領域風生水起時,創維的白電才剛剛開始。
由此看來,無論是整體規模,還是白電的發展速度,創維的發展都比可比同行相對滯後。
早在數年之前,創維也曾一度因多元化戰略遭遇挫折,創維移動陷入業績不佳困境,相繼退出電腦和手機業務。近兩年,創維重新啟動新一輪相關多元化産業的佈局,也沒有太大起色。
政策退出,市場環境風雲突變,新生力量又在此時異軍突起。“網際網路企業並沒有顛覆什麼,只是把價值體系顛覆掉了”,優朋普樂董事長兼CEO邵以丁表示,區區貨量,彩電企業看不上眼,但是他們把彩電企業的利潤空間摧毀掉了。
去年5月,當彩電廠商還在思考政策退出後該怎麼辦時,樂視、小米相繼推出電視,給了彩電廠商一記重拳。創維在年報中稱之為“非電視機廠商進軍電視領域,採取割喉式的價格戰,以及電視機面板價格下跌,導致電視機銷售價格持續下滑”。
“割喉戰”不容小覷。記者了解到,由於價格戰,部分尺寸的電視價格被拉低了接近3000元。
楊東文承認網際網路公司帶來的衝擊。“他們去年的銷量並不大,但對行業影響深遠,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些主流尺寸産品的價格,給消費者造成一種持幣待購的心理。同時也帶來了商業模式轉型的問題。”
一年之內,楊東文對網際網路企業的態度已經有了一百八十度翻轉。
一年前的6月,也是創維業績解讀會,當時樂視電視剛發佈一個多月,楊東文在會上指出,樂視存在供應鏈和售後服務兩個弱點,隨即引爆了傳統彩電廠商與網際網路公司的隔空口水戰。去年9月,創維與阿裏合作推新品牌酷開TV,創維高管拿自家電視與樂視電視做了由內到外細緻的對比,再次“點名”樂視製造工藝差,內部走線一團糟。
這樣的口水戰在去年司空見慣,但樂視、小米還是在質疑聲中逐步壯大,傳統家電企業則業績慘澹。彩電行業的變革趨勢難以逆轉,未來幾年,傳統彩電廠商很可能繼續深陷業績下滑的兩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