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物流網路資訊平臺都較好的實現了國際貿易和物流運輸的整合,整合了國際貿易、航運物流、港口、海關等行業的服務,實現了線上貿易、線上電子數據傳輸、貨物跟蹤、線上報關、線上貨物操作等功能。這些網路資訊平臺提供了新型的國際貿易交易方式,減少了物流服務的操作環節,節省物流成本,提升了港口和物流服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國際港口物流應用技術發展方向是資訊化、自動化、智慧化和整合化。未來重點應用技術包括無線網際網路技術、衛星定位技術(GPS)、地理資訊系統(GIS)、射頻標識技術(RFID)、自動導引小車(AGV)技術,搬運機器人(Robot System)技術、電子識別和電子跟蹤技術、智慧運輸系統(ITS)。國際港口借助這些技術向國際化、規模化、系統化的第四代港口發展,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術密集型的“智慧港”、發展“虛擬物流鏈控制中心”。
“虛擬無水港:讓港口提前延伸”
在由中國國際海運網主辦的2008年第三屆全球海運峰會上,來自世界各地600多位海運物流經理人以“新新模式”為主題,針對當前世界性金融危機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聯合國國際多式聯運協會主席方賀麗女士説:“應對金融危機,我們要做的不是減員、減産,而是降低成本。市場需要的是這樣一種物流服務,貨物既定7月15日送達,不可以7月14日,也不可能7月16日,因為貨物7月14日到達,客戶會額外支出倉儲費用和銀行的費用,如果7月16日到達,工廠可能出現停産危險。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以港口為中心建立現代綜合物流體系,通過網路資訊化手段準確把控運輸的整個過程”。方賀麗女士的講話代表市場的需要,也道出了市場的未來。港口經濟是世界經濟、區域經濟和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資訊時代的到來,演繹出虛擬無水港的新新模式。
“資訊技術的最高境界是:開啟虛擬,大千協同”。中國國際海運網CEO康樹春一語道出了資訊時代的要求。他帶領團隊,基於6年的航運電子商務經驗,經過大量的港航第一線調研,廣泛聽取國內外專家意見,結合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首次推出“虛擬無水港”概念:
“虛擬無水港是將有水港口的設施、功能和服務以及口岸系列配套服務虛擬並整合到電子平臺,通過電子網路,延伸到腹地交通樞紐城市(即無水港),與無水港服務進行對接,協同海關、商檢、銀行、保險等部門提前完成貨物出口操作並通過科技手段保障出口貨物裝運安全的現代綜合物流資訊平臺系統。”
虛擬無水港項目的建設和實施惠及的行業和機構包括國際貿易、貨代物流、航運公司、港口、海關、三檢、國家決策機構等。
對此,康樹春介紹説,國際貿易行業可以借助虛擬無水港實現貨物運輸的門到門服務,降低物流成本,實時掌握貨物運輸狀態,並且可以快速獲得提單,提高結匯速度,提高貿易資金週轉率。貨代物流群體可以借助虛擬無水港實現線上貨物承攬,降低人力成本,實現線上報關、報檢,線上投保等業務操作,實時掌握業務進度,提升貨代物流業務整體服務水準,提升其核心競爭力。航運企業可以借助虛擬無水港實現運力的科學調配,實現其集裝箱的科學調配,並且可以很好的掌握貨源分佈,較好的拓展自身服務網路體系。港口借助虛擬無水港實現內陸貨源的承攬,降低港口集疏港的壓力,提升港口的運營效率,並且借助科學數據分析功能指導港口科學決策。海關和三檢機構可以借助虛擬無水港實現貨物的實時監控,提升通關商檢效率,有效防止走私等情況。政府決策機構可以借助虛擬無水港來實現運輸資源的科學調配,並且較好的掌握各地經濟發展情況,通過多行業的良性資訊化互動,實現提升中國整體物流運轉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中國企業和資訊競爭力,發展國家內陸經濟。並且系統提供海量數據資訊可以作為政府決策和制定科學發展規劃的參考依據,提升預見性,實現和諧發展。【中國國際海運網記者 王思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