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漢旗:林改是再造秀美山川的不竭動力 |
中國網 | 時間: 2010-11-17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三、林改為沙區林業帶來新的變化 林改的深入推進,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促使我旗的生態建設再次迸發出巨大的生機與活力,具體體現在四個“新”上: (一)現代林業建設呈現新氣象。林改進一步激發了農牧民建設生態、發展林業的積極性。群眾在林業上敢於投入、也舍得投入,大大緩解了營造林資金緊缺的矛盾。2004年以來社會各界累計投資1.1億元,完成造林36萬畝,改造低産林2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特別是近兩年,通過先治後賣、先賣後治、産權到戶的方式,年治理溝道3萬畝以上,找到了向生態建設要效益的又一個突破口。科技興林成為農民的自覺行為,生根粉、保水劑、地膜覆蓋、機械作業等先進適用技術廣泛應用於林業生産,平整土地、打井配套、中耕撫育、嫁接改造等集約經營措施迅速推廣,撩壕整地、築壩治溝、草灌喬結合等生態治理模式不斷完善。 (二)生態成果保護開創新局面。林改激活了農民自覺護林的意識,以前是靠山吃山不護山,現在家家有林地,人人都是護林員。林改後,全旗村村組組都自發成立了護林防火隊,林業案件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病蟲害防治專業組織也應運而生。牛古吐鄉浩雅日哈達村支書李國香對此感慨萬端:“林改就是好,分林到戶各管各,糾紛少了,護林防火任務輕了,我們村幹部也變輕鬆了”。更為重要的是,在林下資源利用上,林改避免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尷尬,較好地解決了生態成果保護與利用的矛盾,促進了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三)農牧民增收開闢新渠道。目前,全旗活立木蓄積量616萬立方米,林木總價值34億元,産權到戶使農牧民增加了一筆財産性收入,每人平均佔有13立方米,相當於每人平均在綠色銀行存有保值儲蓄7800元。北部沙地林改後,一批家庭治沙林場蓬勃興起。敖潤蘇莫蘇木荷也勿蘇嘎查通過林改每人分得林地40畝,現金1000元。該嘎查牧民暴常付在林改中承包了3500畝荒沙,通過幾年治理,年家庭每人平均收入超萬元。南部山區林改後,許多閒置的溝頭溝腦成為群眾眼中的“香餑餑”。四家子鎮熱水湯村兩年來治理溝道10000畝,均分到戶後,每人平均分得溝道林地2.5畝,年可增收700元。全旗農牧民來自林業的收入,佔每人平均純收入的比重超過30%。 (四)農村牧區發展躍上新臺階。在林權改革的推動下,木材深加工、林副産品加工、林木質能源開發、生態旅遊等林業産業不斷壯大,拉動了農村牧區經濟社會發展。2004年以來,全旗第一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7個百分點,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加400元。農村消費市場日趨活躍,農業機械普及率大幅提高,汽車、電腦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廣播文化等公共事業長足發展,一些偏僻的鄉村都通上了小油路,許多農牧民住上了新房子,用上了自來水,看上了有線電視,農村牧區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昔日輝煌靠改革,未來遠景在改革。我們將始終堅持生態建設這個立旗之本,繼續發揚 “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林業改革,不斷創新生態建設模式,為把我旗建設成為山川秀美、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新家園而努力奮鬥。(中共敖漢旗委員會 敖漢旗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