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會議會址
土城會議會址位於習水縣土城鎮長征街,原是舊商會會館。會址為穿鬥式的三合院,一樓一底,八字朝門。內有天井,天井內有防火魚池,右為廂房,左為民居,後面是商會會議室。
1935年1月28日,中革軍委在這裡召開了團以幹部的緊急會議,會議作出了立即撤出青杠坡戰鬥,從土城一帶西渡赤水河,向川南前進的決定。會議明確毛澤東同志為總指揮,朱德、劉伯承等同志仍留前線指揮,周恩來負責在赤水河上架好浮橋,陳雲同志負責安置傷員和處理軍委縱隊笨重物資。按照土城會議的部署,紅軍于1935年1月29日拂曉全部渡過赤水河,向川南前進。
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軍總司令部駐址
紅軍總司令部駐址位於土城鎮獅子溝。駐址總佔地面積1300平方米,是一棟平面呈“回”字形的二層房屋,由朝門、正廳和左右廂房組成四合大院。為木結構、穿鬥式、小青瓦屋面的建築。
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渡赤水期間毛澤東在土城的住址
1935年1月19日,遵義會議後,三萬紅軍戰士準備從瀘州和宜賓之間北渡長江。26日,毛澤東到達土城後,就居住在土城鎮中街的愛華商店內。
1974年,毛主席的警衛員陳昌奉,根據毛主席的指示重走長征路,來到了土城,他親自指認了“愛華商店”就是毛主席當年住過的地方。據陳昌奉回憶:毛主席是1935年1月26日到達土城的,中街愛華綢緞鋪是小三合院,有左右廂房。毛主席住的是正門進去右邊廂房。用兩根板凳搭上一塊門板作鋪,墊上少量的稻草,鋪上氈子,面上鋪一塊土白布墊單。蓋的是四斤重的被子,睡覺時把棉衣搭在被子上。室內安了一張方桌,上面放了一個文件包,一盞馬燈。這裡既是寢室,也是辦公的地方。
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毛主席在土城的住址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渡赤水期間朱德在土城的住址
1935年1月,紅軍一渡赤水期間,朱德總司令就住在土城鎮中街曾太順的糟房裏(酒作坊),當地人俗稱為曾家糟房。
曾家糟房始建年代不詳。清末毀於火後在原址重建,房屋坐北向南,當街而立。前為酒鋪,內有天井,兩側有酒窖池,後面為住房、酒庫。是木結構,穿鬥式,小青瓦頂的建築。朱德在土城的住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渡赤水期間劉伯承在土城的住址
古為惠民宮,位於習水縣土城鎮長征街。一渡赤水期間,劉伯承、陳雲、葉劍英等曾居住在。
惠民宮建於清乾隆年間,座北向南,佔地面積680平方米,由正門、戲樓、正殿和左右廂房組成。正門上方有一坊石質橫匾,楷書陰刻 “惠民宮”三字。正門臨街,後接戲樓。戲樓前有9級石階梯上院壩,院壩石板鋪砌,兩側分別是左右廂房,皆一樓一底,木結構、穿鬥式,小青瓦頂的建築。左廂房為男賓堂,右廂房為女賓堂,是男女分開看戲的場所。正殿建在高2.4米的臺基上,以馬桑為柱,石象為礎。劉伯承在土城的住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渡赤水期間博古在土城的住居
博古住居依赤水河岸而建,下為月亮臺碼頭,原為船幫老大張半單私宅,1935年紅軍一渡赤水期間曾為博古住居。門楣上石刻“大塊文章”,左右刻有“萬壑風清花世界”、“雙河浪靜錦乾坤”的對聯。少見的八角天井,雕刻精美的斜撐,融入一些歐式建設元素,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中國女紅軍街
在土城老街的河街,住過一群特殊的紅軍戰士,她們是美麗而堅強的傑出女性,這條街也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女紅軍街。
這是一條寬不足四米,長不過40米的石板街,房屋多桿欄式,小青瓦屋面;丹霞石鋪砌,吊腳樓臨河,老街一直延伸至赤水河邊。1935年一月,隨中央縱隊進駐土城的30位女紅軍,除康克清外,其餘29位都居住在這裡,一是離水源近,取水方便,便於女紅軍梳洗,二是這裡一頭可以直通渾溪口渡口,另一頭能通向前線指揮所大埂上,便於女紅軍們上山或渡河,迅速撤離。
九龍屯軍事屯堡
土城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明代軍事屯堡九龍屯就建在這裡。
九龍屯,位於土城以北約四公里的九龍屯村北山上,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東、西、北面皆為絕壁,只有南面山勢稍緩,唯有一條陡峭的山路可登其上,沿途要經過三道關口才能到達山頂。
第一關關門已損壞,但兩側依山壘砌的丹霞石墻猶存,滄桑古樸中,依舊顯現出當年的雄姿。二關關門高達6米,門楣正中楷書陰刻“雄關扼要,別有天地”,兩側門柱上有一對聯:左書“任勞任怨此日幾人稱樂土”,右書“議功議過他年萬姓倚長城”。巧妙地將“土城”兩字鑲嵌于上下聯尾。三關地名“圍埡口”,關門已壞,關門一石壁上刻有石壺圖案,另一石壁上有摩崖一坊,刻有 “萬曆二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