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美和田 大愛無疆

發佈時間: 2016-08-23 15:13:4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宋若冰  |  責任編輯: 宋若冰









四、和田至美,在乎心

我們與奴遂村之間的幫扶互助僅僅是全社會力量援助新疆發展中的一個縮影。北京市對口援建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和田縣、洛浦縣、墨玉縣和兵團農十四師,大力推動當地旅遊産業發展、防沙治沙科技示範區移民搬遷點工程及沙漠環境治理設施農業示範項目等,為當地的發展建設發揮著巨大作用。調研組此行,也就當地教育援建高中建設項目、防沙治沙綠色生態工程、牧民搬遷安居工程、對口援建農業溫室大棚等進行了調研。

對口援建農業溫室大棚項目 牧民搬遷安居工程




當地教育援建高中建設項目




我們看到,通過對口援建項目的實施,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各族群眾生活明顯改善、公共服務水準明顯提高。

和田調研接近尾聲,通過走訪和與當地縣政府同志的不斷溝通過程中,我們對開始的疑惑逐漸找到了答案。為何和田如此美麗,也具備一定的資源條件,卻無法脫貧?

每年,和田縣都會組織大量人力、財力進行固沙、綠化等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幾十萬畝沙丘的固沙工作和幾十萬畝人工造林工程。而由於水資源有限,即使採用了滴灌技術,樹木種植也已幾乎達到極限,向沙漠搶耕地並不能一兩年就産生效果。且由於和田位於沙漠邊緣,難有肥沃草場,所以畜牧業發展非常落後,家庭情況好的,養上幾頭羊,也僅能維持自家需求。所以,當地絕大多數百姓仍以發展農業作為主要收入來源。耕地的不足,直接導致了貧困。

雖然僅有短短幾天的接觸,但是我們早已被和田老百姓世世代代與沙漠抗爭、與艱難生活抗爭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感動。一方面,和田人民通過辛勤勞動,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另一方面,又要動用大量當地人力、財力與沙漠不斷搏鬥。或許,他們可以離開這個地方,到其他地區創造新生活,但是和田人民卻選擇留在生養他們的土地上,為祖孫後代的美好生活不斷植樹造林,為阻止沙漠南移,為人類防沙治沙的大業不斷奉獻著。面對如此的大愛,我們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我們可以提高社會對於他們的關注,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共同支援他們。

於是,調研組不顧旅途勞頓,調研結束當晚即召開聯席會議,與當地政府共同討論幫扶計劃。和田的一切已經深深印在每個人的心中,大家迫不及待地想為幫助這裡百姓們脫貧致富做些貢獻。

11月3日,習近平主席到湘西考察時曾表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三件事要做實:一是發展生産要實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

和田地區行署專員艾爾肯對調研組的到來表示歡迎
調研組與和田縣同志座談




和田地區黨委書記閆國燦、行署專員艾爾肯等先後與調研組進行會談,聽取了曹文煉主任對於發動東部企事業單位自願對口幫扶南疆貧困鄉村的設想,高度肯定了這一創新扶貧行動的意義。而當時調研組與和田縣政府座談時提出的幾點建議,也正符合後來習主席提出的扶貧要求。

和田是全疆最溫暖的地區之一。平原區年平均溫度11.6℃,在農作物成長的旺季6-9月,擁有非常豐富的熱量,對本地區農業生産極為有利,無霜凍期170-201天,且溫差大,有利於農作物光合産物的累積,可增加瓜果的含糖量和棉鈴重,同品種的果樹、蔬菜,果實在本地區著色濃、色艷,品質一般超過原産地。而少雨乾燥,有利於曬制各種乾果和棉花吐絮,不利於病蟲害的發生。針對這些特點,調研組提出可通過中國綠色基金會發動社會力量對和田地區進行定向捐贈,加大經濟林的種植,提高當地百姓收入。

和田獨特的旅遊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為旅遊業發展創造了優勢條件。近年來,和田地委行署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在各援疆省市特別是北京市的大力支援和無私援助下,全力打造以玉石之路、絲綢南道文化為核心的特色精品旅遊。但從現狀看,和田旅遊業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2012年旅遊人數19.3萬人,旅遊收入455.6萬元,旅遊發展水準還比較落後,存在資源開發程度低、旅遊精品少、産業規模小、基礎設施條件差、接待服務能力弱、産業體系不健全等突出問題。中心規劃院的同志提出,可根據奴遂村現有佈局,在村捨得建築上採用更多的民族特色,吸引觀光旅遊。同時加大基礎建設力度,以村小學為中心,向外輻射設立村活動中心等,一方面為村民提供日常交流、學習的場所,另一方面也可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奴遂村緊鄰沙漠,具備開闢沙漠風情旅遊線路的條件,而防沙治理工程可作為教育示範基地,開闢為旅遊線路節點。

調研組在村中實地調查時發現村裏主要是老人、婦女和兒童,村小學主要以維語教育為主,部分高年級學生開始學習普通話,但還無法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因此,免費午餐基金,則通過向和田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提供免費午餐,減少因吃飯問題而輟學的孩子,並可為學校提供廚房設備、人工水電等配套資金。而巴迪基金會的同志提出可委派專業人員駐村,為當地村民提供學習培訓,就社區建設、提高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通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方式,加強村民的意識形態和技能水準,讓村集體形成內生血液,從而改善當地貧窮狀況。

大家根據和田地區特點,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踴躍發言,積極為當地脫貧致富尋求解決方案。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而旅遊業的提高又能帶動當地一二三産的發展。和田的大棗、核桃遠近聞名,由於當地只能進行初級加工,産品附加值低,農民所得利潤較低。推動原産地的旅遊經濟,可以直接受惠于農民,提高農民收入和種植的積極性。而旅遊業的發展,會對當地農業、畜牧業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由於水資源有限,草場資源不足,當地畜牧業發展落後。如果能夠通過中心鄉村所引進“巨菌草”等經濟利用率較高的新品种經濟作物,一方面可以改善水土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作為餵養牛等牲畜的草料和食用菌基料,提高畜牧業和菌類種植的發展,滿足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調研組還有同志表示,願意發動周邊資源,發起對和田縣郎如鄉奴遂村的定向捐助。並且,已有企業明確表示願意捐助郎如鄉小學分校,希望儘快建立該小學的捐助賬號。

和田地區行署專員艾爾肯對調研組同志們的建議一一表達著謝意,並表示這些建議具備可操作性,有些內容即可展開實施,並向曹主任組織中心同志和基金會、公益組織、公司代表等到和田地區開展扶貧幫扶工作再次表達感謝。

此次新疆和田的扶貧調研之行雖暫時告一段落,但是所有參與者依然相互溝通、討論著和田未來的發展之路。奴遂村的幫扶工作才剛剛開始,相信在社會力量的集體幫扶之下,會最大程度地縮小新疆與內地差距,讓和田這片養育著勤勞、質樸人們的土地,走向經濟快速發展軌道,為維護地區安定、民族團結發揮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 宋若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