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為什麼今年GDP增長預期目標定為5%左右?3%的赤字率仍屬穩健?
 

時間:2024年3月6日

嘉賓: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 徐洪才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2024全國兩會“向‘新’而行”系列訪談2024年兩會召開之際,人們看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催生經濟新動能,是與會代表委員們最關心的問題,而如何發展新質生産力更是成為兩會的熱點話題。在3月5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上,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針對當前形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那麼報告提出了怎樣的發展新思路?我們又該怎樣發展新質生産力、催生新動能呢?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特邀著名經濟學家徐洪才進行解讀。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楊佳 攝)

中國網:徐老師,您好!歡迎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徐洪才: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GDP的增長率都是大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那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設定為5%左右,同時將財政赤字率設定為3%,那麼您怎麼看待這兩個數字的合理性?

徐洪才:這兩個數據都是大家關注的。首先,經濟增長5%左右,我覺得體現了政策的連續性、相對穩定性。去年5%(左右),今年依然是5%(左右)。但是去年實際增長5.2%,今年各地上報上來的經濟增速加在一起平均是5.4%。顯然,實現5%左右的預期目標是有底氣、有信心的。因為各地都有信心,中央層面稍微穩健一點提出5%左右,這是有一定的餘地的。更重要的是,未來幾年發展很關鍵,我們不僅要完成“十四五”的發展目標,而且要為2035年中期目標做一個鋪墊,那麼要實現這樣一個中長期的目標,經濟增速不能太低了,如果太低了,可能會影響目標的實現。

另外整個經濟增速本身,我覺得在各項政策的加持之下也是可行的,因為去年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了,整體的趨勢是平穩恢復向上的,我們還要順著這樣一個趨勢,經濟的慣性也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5%左右的預期目標是必要的,是可行的,也是符合預期的。

另外就是3%的赤字率,這個還是國際慣例。儘管去年我們的實際赤字率3.8%是有特殊原因的,因為近兩年的房地産劇烈調整,財政土地收入下降了不少,也體現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的加力,要增加它的效力,適度加力。其實我們預算內的赤字率,赤字水準4.06萬億,這個跟去年相比增加了1000多億,好像不多,但是畢竟是增加了。另外還有兩塊,一個是長期的特別國債1萬億,這是應急用的,還有一塊就是地方政府的專項債,這是專款專用的3.9萬億,這個和去年相比也是略微有點增加。把這三項加在一起,就接近9萬億的赤字規模了,應該説在整個的28萬億的財政支出當中這個規模力度也是不小的,説明今年從財政政策的角度支援經濟增長這個力度還是比較穩健的,也是有所提升的。

中國網:在金融投資方面,您剛才也提到了,報告提出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您怎麼看這個規模的債券?老百姓往往會擔心紙幣發多了會導致人民幣貶值。對這些債券的用途和消化,您認為我們有必要擔心嗎?

徐洪才:我覺得沒這個必要,因為1萬億的規模並不大,我們整個國債市場的資金池差不多有將近160萬億了。從GDP規模來看,去年是126萬億,今年再增加5%(左右),肯定會超過130萬億。另外就是這個期限比較長,短期內你不用擔心還本。所以,我覺得這是優化我們國債的期限結構的一個技術性舉措。過去我們發行比較多的是短期的、中期的國債,現在我們發行長期的,結構更加合理一點,這也無可厚非,不用過多地解讀。

(本期人員:責編/文案:韓琳;主持:佟靜;攝像:劉凱/房小琪;後期:劉凱;攝影:楊佳;主編:鄭海濱)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之二:徐洪才:我國制度型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之三:徐洪才:報告釋放如此信號 提振經濟還可以有這些舉措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中國網
本期人員:責編/文案:韓琳;主持:佟靜;攝像:劉凱/房小琪;後期:劉凱;攝影:楊佳;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