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龍永圖談入世共贏
活動描述
- 嘉賓: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時間:2011年12月9日 11:00 簡介:今年是中國入世十週年,這十年是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十年,入世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機遇,又有哪些挑戰,我們特意邀請了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先生,針對中國入世十年來的發展還有變化進行探討。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中國訪談 世界對話”,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年是中國入世十週年的日子,在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我們特意別邀請了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先生,針對中國入世十年來的發展還有變化進行探討。
2011-12-09 09:15:26
- 中國網:
龍先生您好!談到入世的這十年,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馬尼曾經用了一個詞叫“共贏”,您是怎麼看待“共贏”這個詞的?
2011-12-09 09:16:50
- 龍永圖:
我覺得共贏是世界上所有國家或企業應該追求的一個目標,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際上取得了一個共贏的結果,一方面中國通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得到一個比較好的貿易發展環境,比如解決了和美國的最惠國待遇的問題,另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中國取得了以入世這樣一個開放的行動倒逼國內改革和倒逼國內開放這樣一個新的機制,所以中國入世以後,我們清理了很多和國際通行規則不相一致的法律法規,而且在新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法規,這樣就使得我們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在一個法治的基礎上。
因為大家都知道,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因為中國搞了那麼多年的改革開放,可以説使中國的改革開放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所以對中國的發展應該説有很大的意義。而且因為中國的經濟成為規則基礎上的經濟,這樣外國企業進入到中國的時候就會發現,中國整個商業環境變得更加穩定、透明,而且可預見性,這樣對他們在中國不管進行貿易和投資都贏得了很好的發展環境。所以對外國企業,對中國企業都取得了一個好的發展環境。
因為中國入世只是一個催化劑,它只能夠營造一個外部的環境,真正企業要取得發展,不管中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都要靠他們自身的努力,所以實際上中國入世是給外國企業和中國企業都營造了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投資,更好地進行貿易,因此,應該説它是一個雙贏、共贏的協議。
2011-12-09 09:17:09
- 中國網:
中國入世的這十年其實就是一個中國經濟逐漸融入世界的這十年,它完成了一個從世貿組織的新成員到成為一個多邊貿易規則的參與者,並且逐漸成為推動者的這麼一個重大的轉變。現在已經成為世貿組織一個成熟的成員了,您如何評價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這十年來的發展和變化呢?
2011-12-09 09:17:58
- 龍永圖:
應該説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十五年,也培養了一批我們中國談判的人才,建立了一個比較好的談判隊伍,所以中國入世以後,就很快投入到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貿易談判當中去,而且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由於中國的經濟地位,由於中國的外貿實力,中國進入整個世界貿易組織核心的決策圈裏面,過去我們在談入世的時候知道世界貿易組織基本上是由四個主要成員成為最核心的成員,它包括美國、歐盟、加拿大和日本,中國加入其中以後,除了這四個國家和地區以外,後來又加了中國、印度和巴西,所以,中國、印度和巴西加上原來四個核心成員,現在形成了七個國家和地區作為WTO整個談判的核心成員,所以説中國在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當中已經是重量級的,有影響力的成員,而且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2011-12-09 09:18:37
- 中國網:
其實中國入世的這十年,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都日趨增強了,我們國家其實也面臨著越來越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一些國際貿易糾紛也是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好這些世貿的規則?
2011-12-09 09:18:50
- 龍永圖:
對現在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我覺得也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我們應該看到,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貿易摩擦呢?一個方面就是我們中國的生意做大了,我們打交道的外國企業多了,我們涉及到的貿易領域多了,生意越做得大,肯定糾紛就越多,這也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不要因為我們碰到的國際貿易摩擦多了好象就覺得我們中國的對外貿易環境惡化了,不是這樣的,是因為我們生意做大,貿易做大了的結果。
第二,也應該承認我們中國的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當中也有自己的一些問題,比如我們國內的經濟秩序還需要進一步地整頓,我們國內的企業之間的內鬥、內耗還相當得嚴重,所以表現在出口方面也出現了一些相互殺價,形成了一種傾銷的行為,所以,我覺得對於國際貿易摩擦的話,要認識到它産生的原因,就是以平常心來對待它,而且過去我們中國也是和其他國家有貿易摩擦,但是當時沒有加入世貿組織,所以很多貿易摩擦都採取所謂私了,通過一些關係來解決,現在就要通過打官司來解決,一打官司的話媒體就要報道,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你私了的話誰也不知道。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給大家一種印象,好象我們現在貿易摩擦多了的原因,因為我們現在開始通過正常的世界貿易組織的所謂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這些摩擦,而不像過去那種採取要麼不了了之,要麼私了的辦法。
2011-12-09 09:19:07
- 中國網:
我們也知道,剛剛入世的時候,中國很多行業都經歷了一個痛苦的轉變過程,從一個封閉的企業然後走向開放,現在回首起來以前的那段時間,發現當初很多“狼來了”的一些擔憂,現在看來其實都已經煙消雲散了,反而是一些開放比較早的,開放得比較徹底的行業現在國際競爭力都比較強,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2011-12-09 09:19:21
- 龍永圖:
我覺得這是合乎規律的,就是一個行業開放得越早它的競爭力就越強,競爭力越強它就越不怕開放,比如我們在入世談判中,家電行業是最不怕開放的,因為我們家電行業在中國入世前十幾年就開始從國外引進了大批的彩電的流水生産線,冰箱、空調,所以他們已經和國際上有很多的交往,而且在引進國外的生産線和技術的同時他們消化了這些技術,而且通過消化又進行了再創新,所以實際上進行了一個自主創新的過程,所以他們已經有相當的實力,這樣在我們開放市場的時候,他們就一點也不害怕,而且他們聽説關於家電的一些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關稅要大幅度降低的時候反而很高興,因為他們這些家電産業都是進行全球採購的産業,就是全球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哪兒性價比最好他就到哪兒採購,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萬國牌”的“中國製造”的冰箱或彩電,因為他需要全球採購就需要關稅很低,我們當時降低關稅不是壓力,而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所以,越是開放的行業,它能夠越從開放當中得到好處,倒是那種封閉的行業在高關稅或行政措施的保護之下,他們就像溫室裏面的花朵,他們特別害怕開放,一開放他們好象覺得要垮,後來情況其實也發生了變化,比如像汽車開始覺得我們開放會産生很大的問題,後來真正開放了以後,我們汽車行業表現得很不錯,而且由於汽車行業的發展就把整個中國汽車的價格降下來了。這樣老百姓本來就有一部分人有錢開始買車,只不過嫌當時中國的汽車價格太高,品質不好,後來通過競爭以後,形成了價格比較合適,品質又比較好的汽車,所以,大量的消費者就進入到中國市場,使得中國的汽車消費從入世那一年的200萬輛一下到去年的1800萬輛,也就是説中國入世這件事情就像個催化劑一樣的激活了中國的消費品市場,使得消費者紛紛進入到這個市場。
而消費者進入這個市場以後,就使得那些汽車製造商覺得有利可圖,包括一些外國的汽車製造商,他們紛紛地把他們的技術、新産品以及人才到中國來,這樣就形成一個消費市場和製造業的良性互動,使製造業的水準越來越高,消費者買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樣就使得我們中國的汽車工業出現了過去的黃金十年的發展。
當然,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但卻感到開放市場以後,它可以激活一個國家的消費市場,這對一個國家的産業發展是具有很大意義的,因為任何産業都必須要有強大的消費力量來推動和支撐。
2011-12-09 09:19:37
- 中國網:
還在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仍然憑著中國這些作為新興經濟體的強勁增長,實現了經濟的初步復蘇,您怎麼看中國入世之後對世界經濟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2011-12-09 09:20:22
- 龍永圖:
我覺得中國在整個金融危機當中是以自己比較高的增長速度維持了一個很好的進口市場,我們在金融危機這幾年平均每年的進口量都超過1萬億美元,所以在全球經濟和市場相當蕭條的情況下能夠有1萬億以上的大的市場支撐,對全球的經濟來講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利好因素,另外由於我們中國國內的市場比較好,國內的發展環境比較好,所以大量國外的投資也進入中國,而且在中國很多外資都是盈利的,所以都是從中國的經濟發展,包括從中國的進口市場和中國國內的投資市場當中,外國的企業得到了很多的利益,他們得到了利益以後,也反過頭來刺激了他們本國的經濟,對於他們在相當困難的情況下維持經濟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應該説起了很積極的作用。
2011-12-09 09:20:50
- 中國網: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國際上也包括中國國內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一直都有很多的爭執,尤其是在近期,因為熱錢大量流出,人民幣匯率大幅度下降,甚至連續幾天出現跌停的現象,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中國的對外開放和匯率管制是一個矛盾的事情嗎?
2011-12-09 09:21:03
- 龍永圖:
我覺得匯率的問題一方面被少數國家把它政治化了,認為中國人民幣一升值就可以解決他們國內的就業問題,解決他們國內的經濟增長問題,實際這是一個沒有根據的説法,所以我經常給一些美國和西方的經濟學家或企業家講,我説希望你們不要把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政治化,你們越把它政治化,好象我們人民幣升值是在美國的壓力之下進行的,我們國內的老百姓肯定會反感,而且我們的政府也感到在其他國家的壓力之下做出一些政策調整,也不是一件得人心的事情,所以最好不要把這個問題政治化。
另外,我覺得在我們國內也看到,人民幣匯率出現一些變化,特別是人民幣升值它也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它確實對我們中國的出口企業帶來了成本比較高的方面,但另一方面它對我們中國的進口又降低了成本,就是我們由於人民幣升值,我們人民幣值錢了,所以我們在國外採購商品,採購技術,採購設備的採購成本大幅度下降,這樣有利於國內結構的調整,另一方面隨著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對國外高端産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滿足我們國內對國外高端産品的需求這也是我們消費者的合法權利,當人民幣升值以後,進口産品的價格就會降下來,這樣大家就可能更好地得到,滿足他們對國外一些高端産品的需求,所以應該説人民幣升值有它的負面一面,也有它積極的一面,它並不完全都是負面的,而且從中國的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來講,我們確實也應該逐步改變過多地依賴國外的市場而逐漸地建立一個內需的市場,在這個過程當中,人民幣的幣值進行適當的調整,來適合中國經濟的實力和對外産品的競爭能力,我覺得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2011-12-09 09:21:49
- 中國網:
入世十年以來,中國從“引進來”發展到“走出去”這樣一個過程,但是一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相繼遭遇到水土不服,文化障礙包括政治方面的歧視,您覺得中國企業“走出去”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2011-12-09 09:22:05
- 龍永圖:
我覺得中國企業“走出去”碰到一些障礙也是很自然的,我和一些日本的企業家談過,當年日本的企業大規模地向歐洲“走出去”的時候也碰到了很多的障礙,因為你是一個外來者,你進入人家國家的市場,人家就覺得你是到人家這個地方來搶技術,搶人才,是來挖市場的,所以對你是一種天生的反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碰到一定的障礙我覺得也得用一種平常心來對待,有政治的因素,但大多數我認為都是非政治因素,所以我們中國企業應該更好地研究你準備“走出去”那些國家的法律法規、文化,而且要適應當地的文化,適應當地的法律法規,來約束自己的企業行為,這樣才能夠入鄉隨俗,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而且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特別要注意本土化的問題,就像外國企業到中國來他們很注意本土化的問題,用中國的高端人才,用中國的管理人才,用中國的勞工,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也應該為當地創造一些就業機會,而且遵守當地的法律,給政府交稅,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所以,怎麼做好準備,我覺得是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不要為“走出去”而走出去,走出去要有目的,我是為了尋求一些資源還是為了尋求一個新的市場,或者是尋求一個新的發展空間?或者幾個目的都有,反正目的要很明確,這樣你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且制定好一個正確的戰略,這樣“走出去”的話成功的概率才比較大,而且我們也要準備我們企業“走出去”也不是每個都會成功的,就像在國內辦企業也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成功,也有一些失敗的案例,我們從失敗當中得到了教訓,所以不要把個別企業“走出去”當中碰到的一些問題簡單地認為我們企業“走出去”就會碰到非常多的困難。我們要充分估計這些困難,但也不要誇大這些困難。
2011-12-09 09:22:49
- 中國網:
我們這十年企業“走出去”的過程當中,有些企業雖然走出去了,但感覺與當地的經濟深入地並不徹底,這種情況您認為是兩种經濟體制之間的差異還是説我們剛進入,頭一個十年才走完,是因為時間太短了,還是説我們下一個十年可能會需要時間進一步深入呢?
2011-12-09 09:23:06
- 龍永圖:
我覺得進入國外的市場,確實有個水土不服的問題,外國企業到中國來也有這樣一個問題,所以怎麼來進行文化上的磨合,使我們中國企業能夠熟悉當地的文化,而且能夠適應當地的文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覺得柳傳志先生講他們在兼併了IBM以後,在國外他們整個管理團隊基本上是一個國際化的團隊,他們有四個中國人,四個美國人一起組織成一個高級團隊,在高級團隊當中,他們逐步進行了一些文化上的磨合,最後取得了成功,所以我就覺得在這樣一個方面,我覺得是需要時間的。從總體上來講,中國企業大規模地“走出去”可能時機還不是很成熟,因為我們中國現在國內的市場很大,國內可以開拓的空間還有很多,而且我們中西部有很多地方等待沿海企業的轉移,所以如果我們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更多地想鼓勵我們企業,如果需要轉移的話,從東部沿海轉移到中西部去,當然,如果國外條件成熟也不妨轉移到國外去這樣一個做法,我覺得不要操之過急,還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後再“走出去”,不然的話,“走出去”如果帶來過多的失敗案例,剛才我説雖然沒什麼了不起,但確實大家對於“走出去”的一種莫名的不確定性,反而不利於中國的企業大規模地“走出去”,所以這方面還是要掌握一個度和節奏。
2011-12-09 09:23:22
- 中國網:
我們入世這十年來,其實仔細看一下,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這種格局並沒有改變,出口仍然佔據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大動力,製造業佔據著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我們想知道,您怎麼看待中國製造業的歷史評價和未來發展之路?製造業佔主流的格局在未來會發生轉變嗎?
2011-12-09 09:23:48
- 龍永圖:
我認為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這點不僅僅對中國,對過去很多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來看,他們都是搞製造業起家的,因為製造業它可以創造很多的就業崗位,它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這樣就會促進城市化的發展,因為城鎮化的推動過程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你必須要有就業崗位,不然農民轉移出來以後,他沒有崗位的話,這個城鎮化就是一個虛假的城鎮化,不充分的城鎮化,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大力地發展製造業,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基礎,特別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我們不堅持搞製造業包括搞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實際上我們就放棄了相對優勢。
我們的相對優勢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勞工成本比較便宜,我們城鎮化結構是每年要轉移一千萬農民進城,而我們這些農民大部分是初中、高中文化水準,他們不可能一下子進入到高端的行業,還必須搞一些勞動密集型産品,所以這是我們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不是我們想搞或不搞,而且也不能説搞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或搞製造業就是一個國家解決結構不好的表現,實際上美國這次金融危機,他們經過反思以後,也開始覺得他們要重整美國製造業,解決美國就業的問題,所以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都有這樣的反思,更何況我們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應該看到,中國以製造業作為基礎是中國發展過程當中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所決定的,這也就是説為什麼中國經濟主要是由城鎮化和工業化來推動的,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兩個基本動力,這兩個基本動力過去三十年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我想今後三十年,城鎮化和工業化依然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這一點我覺得不能動搖。
2011-12-09 09:24:19
- 龍永圖:
因為工業化以後,它就可以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這樣就可以吸引大批農民進城,這樣我們的城鎮化就有了發展的前提。另外,工業化搞起來了以後,我們就必將會産生一批為工業化服務的所謂服務性産業,這些産業包括物流、零售、批發、行銷,這一類的服務業就會發展起來,這樣我們服務業的基礎上産生了為製造業服務的服務業,大量的農民進城,(有了)大量的勞工以後,必然要有一大批生活性服務業為居民和新的勞動者服務,這樣對我們整個城市形成了製造業和服務業互動,相互促進的好的局面,但是基礎還是製造業,所以我有一句話叫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國是要發展服務業,但中國的服務業必須依附在製造業“這張皮”上,這是我們基礎性的東西,是我們中國的發展階段所決定的。
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特別是農業大國,我們創造就業崗位始終應該是我們今後堅持的一個重要的政策目標,特別是民生的問題,我覺得就業是民生之本,一個人連工作都沒有就沒有作為人的尊嚴,如果一個家庭有一兩個人沒有工作,這個家庭也很難和諧,很難團結,一個社區到處都是沒有工作的人,這個社區也很難談穩定,所以,我覺得從中國今後長期發展來看,一定要把就業放在第一位,而且能夠産生就業的就是大量的製造業,大量的中小企業,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動搖,不能説搞製造業就是搞低端産業。
其實現在我們製造業的水準,加工貿易的水準比過去我們改革開放初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能因為老的觀念來講,一提起製造業,一提起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就是污染環境,浪費資源,低端行業。實際在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裏也有很多高端行業,也有很多高技術環節,這些高技術環節和高附加值環節也是可以帶動整個産業發展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們中國很大,中國還是個比較窮的國家,我們中國的中西部還有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我們都必須從中國這樣一些基本國情出發來看待中國的製造業和加工貿易業,這樣我們才可能在這一問題上不産生大的動搖,不産生大的動搖的話就不會犯一些重要的歷史性錯誤,就是不要超越發展的階段,來做目前我們還不能做的事情。當然,我們也不要忘記繼續提高我們製造業的水準,品質、品牌,但這些都是在建立製造業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的。
2011-12-09 09:24:41
- 中國網:
謝謝您!
2011-12-09 09:25:01
- 中國網:
責編:孫紅娟,主持:陳星,攝像:董超,攝影:胡迪
2011-12-09 09:25:17
圖片內容:
- 共贏是世界上所有國家或企業應該追求的一個目標
- 中國整個商業環境變得更加穩定、透明,而且可預見性
- 中國入世是給外國企業和中國企業都營造了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
- 由於中國的經濟地位,由於中國的外貿實力,中國進入整個世界貿易組織核心的決策圈裏面
- 對於國際貿易摩擦,要認識到它産生的原因,就是以平常心來對待它
- 一個行業開放得越早它的競爭力就越強
- 人民幣幣值進行適當調整,適合中國經濟實力和對外産品的競爭能力,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 中國企業應該更好地研究準備“走出去”目的國的法律法規、文化
視頻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11209lyt_1323394007.mp4
圖片大圖:
-
共贏是世界上所有國家或企業應該追求的一個目標
中國網 胡迪
-
中國整個商業環境變得更加穩定、透明,而且可預見性
中國網 胡迪
-
中國入世是給外國企業和中國企業都營造了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
中國網 胡迪
-
由於中國的經濟地位,由於中國的外貿實力,中國進入整個世界貿易組織核心的決策圈裏面
中國網 胡迪
-
對於國際貿易摩擦,要認識到它産生的原因,就是以平常心來對待它
中國網 胡迪
-
一個行業開放得越早它的競爭力就越強
中國網 胡迪
-
人民幣幣值進行適當調整,適合中國經濟實力和對外産品的競爭能力,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中國網 胡迪
-
中國企業應該更好地研究準備“走出去”目的國的法律法規、文化
中國網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