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翻譯與中文文本寫作

    時間:2011年12月6日16:00
    嘉賓:外文出版社譯文部副譯審 韓清月
    簡介:第二屆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本次研討會頒發了優秀論文獎,我們非常榮幸地採訪了獲獎者之一,來自於外文出版社譯文部副譯審韓清月老師,她將為我們解讀對外傳播與中文文本寫作的聯繫。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專家談翻譯與中文文本寫作

活動描述

  • 時間:2011年12月6日 16:00 嘉賓:外文出版社譯文部副譯審 韓清月簡介:第二屆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本次研討會頒發了優秀論文獎,我們非常榮幸地採訪了獲獎者之一,來自於外文出版社譯文部副譯審韓清月老師,她將為我們解讀對外傳播與中文文本寫作的聯繫。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中國訪談 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我現在是在南京,在第二屆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的現場,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請到了本次研討會優秀論文獎的獲獎嘉賓,來自於外文出版社譯文部副譯審韓清月老師。

    2011-12-06 12:32:14

  • 中國網:

    韓老師您好!首先恭喜您獲得了本次研討會的“優秀論文獎”,您論文的研究方向是“對外傳播中文文本寫作”這個方向,您從事的是一個翻譯的工作,為什麼會選擇研究中文文本這個方向呢?

    2011-12-06 12:32:50

  • 韓清月:

    説到寫這篇文章的緣起還要從我自己的工作做起。我從事中譯外的翻譯已經十多年了,最開始只是埋頭做事,只要完成文字的轉換就行。後來讀了一些書,看了一些文章,就逐漸地認識到,我們作為一個中譯外的譯者不能僅僅關注于語言的轉換,還要思考如何採用一種比較適當的方式和角度對外介紹中國。就像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對張三能説的話對李四説未必就合適,或者我們換一個角度,換一個語氣説才行。涉及到跨文化的傳播,就更要注意我們的對象和方式方法。

    2011-12-06 12:33:04

  • 中國網:

    關於在中文文本中存在的問題您能給我們舉例説明一下嗎?

    2011-12-06 12:33:31

  • 韓清月: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在跟外國人尤其是黑人打交道的時候不能拿人家的膚色開玩笑,這在西方文化裏頭是最忌諱的事情,這點常識在我們上中學的時候,我想我們的英語老師都提醒過我們。但是這樣的事情偏偏就發生了,就出現在我曾經做過的一本外宣的書稿裏,這個事情就促使我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個常識為什麼就會出現在我們的外宣書稿裏,我們的對外傳播的中文文本到底應該怎麼樣寫?讓我感受更深的是,這個中文文本它從最初的策劃到撰寫,從編輯到審稿,乃至後期的英文翻譯和改稿,中間經過了好幾道關,但這個問題卻一路被忽視,並遺留到英文定稿這最後一關才被發現。如果定稿人當時再稍有疏忽的話,這段嘲笑非洲人膚色的文字就會流傳出去,後果就很難想像。

    2011-12-06 12:33:47

  • 中國網: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嗎?

    2011-12-06 12:34:02

  • 韓清月:

    對,我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中文文本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剛才舉到的只是一個關乎中外文化差異的例子。中文文本存在的問題有很多,有的涉及中式思維和寫作習慣,有的涉及中外文化差異,有的是涉及中譯外項目的策劃和協調。從我個人的工作體驗來看,大家都不太重視中文文本的寫作,通常都是把對內的文稿直接拿來給你翻譯就是了,好像只要翻譯成外文就能用於對外,就能實現傳播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比如有的中文文本會存在一些常識性的錯誤,甚至政治性的錯誤,這必然會影響文本的可信度。

    2011-12-06 12:34:16

  • 中國網:

    這些常識性的錯誤能給我們舉幾個例子嗎?

    2011-12-06 12:34:33

  • 韓清月:

    就比如,有的文本甚至他因為疏忽把黨代會寫成了人代會,這個就是很嚴重的問題。

    2011-12-06 12:34:43

  • 中國網:

    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那個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2011-12-06 12:34:55

  • 韓清月:

    對,這就需要我們再三地核實,認真地核實,本著一個嚴謹的態度,向外報道真實的中國。

    還有的文本通常會存在一些空泛的大話、套話,引經據典、吟詩作賦,還會有一些誇張性的讚嘆或渲染,這樣子的文字會考驗我們譯者的外文水準。

    2011-12-06 12:35:04

  • 中國網:

    其實這樣的文本,對於中國人來説閱讀習慣已經形成了,但對外國人來説可能不容易去讀懂。

    2011-12-06 12:35:15

  • 韓清月:

    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直接給它翻譯成外文的話,通常會讓給我們改稿的外國專家感到難以理解,甚至難以忍受,他們就會建議讓我們是不是換一個説法,換一個更客觀、更平實的説法,或者進行刪減,有的時候他們還會建議我們補充一些相關的資訊,比如時間、地點和具體措施,或者是再增加一些解釋,或者跟國外的事情進行類比,好幫助我們的外國讀者理解。

    2011-12-06 12:35:33

  • 中國網:

    他們需要更多的備註。

    2011-12-06 12:35:48

  • 韓清月:

    對,這是我們在中文文本寫作的時候很容易忽視的。中文文本的寫作還容易忽視的一個方面就是中外文化差異,剛才我舉到的那個嘲笑非洲人膚色的例子很典型。涉及中外文化差異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的話,不僅達不到我們對外溝通的目的,相反還容易引起誤解乃至敵意。這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2011-12-06 12:36:06

  • 中國網:

    這也要求中文文本的作者需要大量的文化積累。

    2011-12-06 12:36:20

  • 韓清月:

    對,是這樣。除了文字這方面,我們的中譯外項目的策劃也很重要。我就在工作中不止一次地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就是一篇文章我們已經翻譯好了,甚至它的文字很難,我們也通過搜尋資料,最終也完成了文字的翻譯,都到了最後的階段,要出版了,上面又來通知我們説,文章要拿掉,因為它的內容不適合對外。這一下,我們之前所做的所有的工作,都一下成了無用功了。那我就會想,如果我們最初做策劃的時候能夠把好關,能夠確定好我們寫作的方向,遴選好作者,跟作者説清楚我們的取捨標準,這樣的話我們後期就不至於做無用功,浪費那麼多的人力物力了。

    2011-12-06 12:36:30

  • 中國網:

    也就是從源頭上避免無用功的出現。

    2011-12-06 12:36:42

  • 韓清月:

    對。

    2011-12-06 12:36:51

  • 中國網:

    從這些例子來看,您對中文重要性的感觸很深,其實提到對外傳播,好像一般人更容易想到的是翻譯,您是怎麼看的?

    2011-12-06 12:37:00

  • 韓清月:

    的確如此,現在我們國家提出文化要大發展,大繁榮,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很多人認為制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瓶頸是翻譯,很少人會強調中文在其中要承擔的責任。翻譯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中的橋梁作用當然不可低估,非常重要,但我本人認為,一個中譯外項目的傳播效果究竟如何,首要責任在於中文文本,這也是我提交本次研討會論文的主題。不論是對外的圖書還是新聞報道,還是地方上製作的外宣資料和外宣片,通常的做法都是找一個中文文本做母本然後翻譯成各種外文,如果中文文本存在各種問題的話,就會像擊鼓傳花一樣,把這些問題傳遞給各個文本,這樣以訛傳訛,問題會更多。如果這個中文文本再不照顧目標受眾的文化背景和資訊需求的話,那就會給後續的翻譯造成很大的難題。我們譯者究竟是要嚴格按照原文本直接翻譯成外文呢?還是對文字加以修改呢?而到了翻譯這一階段再想對文字大加修改已經很難了。

    2011-12-06 12:37:18

  • 中國網:

    這就像我們做的一個遊戲一樣,一個資訊傳達給另一個人的時候,這個資訊往往會出現小的改變或錯誤的傳達?

    2011-12-06 12:37:30

  • 韓清月:

    就像我現在工作的外文出版社,我們近些年有一個很好的、正在運作的項目——“中國城際系列圖書”。我們請一些西方的作者,深入中國的一些城市和地區進行採訪和體驗,然後從一個西方人的角度寫成圖書,這樣就能夠更增強圖書的針對性。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被納入這個系列叢書當中,市場反響也很好。而我們作為中國對外傳播工作的“排頭兵”——中國外文局,也已經連續多年舉辦國際出版選題策劃會,就是請一些西方的資深專家和出版家來參與我們的研討,給我們提出一些很切實的建議,從圖書的選題策劃開始,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

    作為我國對外傳播工作的“排頭兵”,我們中國外文局近些年也連續舉辦了“國際選題策劃會”,就是邀請一些國外的資深專家和出版家來參與我們的研討,給予我們切實的指導,從圖書的選題策劃著手,提高對外圖書的市場針對性。

    我們今天舉辦的這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雲集了中外的專家,也可以算是一個更大範圍、更高層次的對外傳播策劃會。當然,我們邀請外國人參與其中的做法儘管效果很好,但是畢竟它是剛剛起步,規模和數量都不是太大太多,所以我們還是要回到工作的根本,就是要重視中文文本的寫作,做好前期的工作,向我們譯者提供一個近乎完美的中文文稿。

    2011-12-06 12:37:42

  • 中國網:

    您剛才也提到了一個詞叫“近乎完美”,中文文本怎麼做才能達到“近乎完美”這樣一個高度呢?

    2011-12-06 12:38:04

  • 韓清月:

    世界上的事情都很難盡善盡美,所以我用了一個“近乎完美”。近乎完美的中文文稿在我看來首先它資訊要確切,要避免常識性的錯誤;第二它的文字要簡潔,要客觀;第三就是要關注中外文化的差異,選擇一個適合外國受眾所熟悉的角度,對外説明中國。其實就是要按照我們外宣“三貼近”的原則去做,這些都是對於文字的要求,另外我們還要端正態度。

    要想做好對外傳播工作,我們首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現在我們的新聞戰線正在進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我們新聞報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我們知道,文藝工作中也有一個指導原則,就是要弄清楚我們的文藝究竟是為什麼人服務的,我們的對外傳播工作也可以套用一下這句話,就是要搞清楚我們的對外傳播工作究竟是為什麼人服務的。

    2011-12-06 12:38:22

  • 韓清月:

    對外傳播它不等同於對內報道,就像我們前國新辦主任趙啟正先生所説的,如果作者用著中國人的心理,像給中國人寫書一樣,那一定會出問題。所以,我們的作者寫對外傳播的文稿時一定要時時記住,是給外國讀者寫書,要克服給中國讀者寫書的慣性。不過,內外有別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真正樹立這麼一種意識,並自覺地加以實踐,確實很難,從口頭落實到筆頭,這樣一個過程還很長。在對外傳播工作方面,有兩本書寫得比較好,一本是我國對外傳播工作的創始人和實踐者段連城先生所寫的《對外傳播學初探》,另外一本是趙啟正先生所寫的《對外説明中國續編》。我本人從中受益頗多,也可以推薦給大家。

    2011-12-06 12:38:36

  • 中國網:

    您參加這次研討會的感受有哪些呢?

    2011-12-06 12:38:47

  • 韓清月:

    很高興參加這麼一個高端的理論研討會,見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專家,親耳聆聽到他們的發言,既高屋建瓴又富有針對性,對我國的對外傳播具有風向標的意義,對我們未來的工作也有很好的指導。從“對外宣傳”到“國際傳播”,再到“公共外交”,這些詞語的變化就説明瞭,我們所從事的這項事業,在我國的軟實力建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為一個從業者,我也深感任重而道遠。

    2011-12-06 12:38:56

  • 中國網:

    謝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

    2011-12-06 12:39:14

  • 韓清月:

    謝謝!

    2011-12-06 12:39:24

  • 中國網:

    (主持:齊凱 責編:齊凱 攝像:王一辰 剪輯:王一辰 圖片:胡迪)

    2011-12-06 16:45:18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jxz/hanqingyue_1323154955.mp4

圖片大圖:

  • 外文出版社譯文部副譯審韓清月老師做客《中國訪談》

    中國網 胡迪

  • 韓清月老師談“對外傳播的中文文本寫作”

    中國網 胡迪

  • 韓清月老師談中譯外的翻譯工作

    中國網 胡迪

  • 韓清月老師談跨文化傳播

    中國網 胡迪

  • 韓清月老師談中文文本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網 胡迪

  • 韓清月老師談對外傳播的理解誤區

    中國網 胡迪

  • 韓清月老師強調中文文本寫作與翻譯同等重要

    中國網 胡迪

  • 韓清月老師談她眼中“近乎完美的中文文稿”

    中國網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