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著名智庫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於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時期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應該選擇綜合現代化路徑和目標。
於今説,綜合現代化模式是一種發展設想,它以趕上發達國家的第二次現代化發展水準為階段目標,協調發展第一次和第二次現代化,用第二次現代化帶動第一次現代化、第一次現代化促進第二次現代化,最終實現第二次現代化。
第一次現代化指18世紀以來的變化,第二次現代化指20世紀中葉以後的變化;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和商業革命孕育第一次現代化,現代科技革命孕育第二次現代化。一般而言,第一次現代化以農業文明為起點,第二次現代化以工業文明為起點。第一次現代化一般從政治革命開始,然後是工業革命極其擴散;第二次現代化從現代科技革命開始,然後是資訊革命和知識革命的擴散。第一次現代化的主要動力是技術創新、資本積累和政治民主,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動力是知識創新、制度創新和專業人才。第一次現代化的典型特徵是工業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等;第二次現代化的典型特徵是非工業化、知識化、網路化(資訊化)和全球化等。第一次現代化實現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第二次現代化實現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轉變。
《中國現代化報告2003》認為,未來五十年的世界現代化將有第二次現代化、追趕現代化、綜合現代化三種模式,中國整體上應選擇綜合現代化模式發展,港澳臺等發達地區、京滬等比較發達地區現已分別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和基本實現第一次現代化,可選擇第二次現代化模式,全力推進第二次現代化;遼寧、浙江等初等發達地區可選擇綜合現代化模式,兩次現代化協調發展;甘肅、西藏等欠發達地區可選擇追趕現代化模式,繼續推進第一次現代化。
於今表示,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在資源開發導向基礎之上的傳統現代化戰略,已經不是走向現代化的最佳選擇。新時期,中國區域經濟綜合現代化發展戰略以第二次現代化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新的現代化追趕戰略。
於今表示,根據國內外發展環境,綜合現代化有四大戰略,即國際化節點戰略、市民社會戰略、自主創新戰略和差異化分區戰略,區域經濟綜合現代化發展的戰略重點根據各個區域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他以天津市西青區為例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戰略進行分析:
第一:國際化節點戰略
在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方面尋求具有國際化影響的産品或産業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産業發展內涵,尋求戰略節點的區位;
第二:市民社會戰略
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發展觀的發展,以人為本,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增強市民享受到其帶來的社會普惠,以提高市民有效性財産增長和利益增長為目標,在統籌城鄉發展、公共服務設施、民主社會、宜居生態、文化事業、道路交通出行、社會保障、職業教育培訓、個人幸福感等等方面加強工作;
第三:自主創新戰略
加強資訊化、網路化和高新技術發展,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尋求高附加值項目。建立區域創新平臺和體系為地區産業發展奠定基礎;
第四:差異化分區戰略
根據西青區發展的空間差異性,尋求戰略重點的空間分異和功能分區,統籌區域發展,並根據差異化分區制定不同的戰略思路和制度安排。
相關文章:
中國未來綜合現代化七大發展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