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民:翻譯連接全世界的夢

  嘉賓:原駐法大使、外交學院院長 吳建民
  時間:2008年8月5日14:00
  簡介:正如第十八屆世界翻譯大會的主題——“翻譯與多元文化”,世界文化需要互相理解與溝通,而翻譯則像一座橋梁,能夠穿越彼此之間的界線。作為我國資深外交官,吳建民大使為我們講述他所經歷的心路歷程。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吳建民:翻譯連接全世界的夢想

活動描述

  • 嘉賓:原駐法大使、外交學院院長 吳建民
            時間:8月5日14:00
            簡介:正如第十八屆世界翻譯大會的主題——“翻譯與多元文化”,世界文化需要互相理解與溝通,而翻譯則像一座橋梁,能夠穿越彼此之間的界線。作為我國資深外交官,吳建民大使為我們講述他所經歷的心路歷程。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現在是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中國網·中國訪談”的演播間。今天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了我國資深外交家,前駐法大使,現任國際展覽局主席,歐洲科學院副院長吳建民先生。非常歡迎您,吳大使!歡迎您再次做客中國訪談。

    其實這一次您是作為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的主旨發言人來到上海的。首先就想問問您,對於這次翻譯大會的主題“翻譯與多元文化”,您是怎樣理解的?

    2008-08-05 13:56:30

  • 吳建民:

    我覺得這個主題非常好。因為這個世界在大變化的過程中,必定會引起一些跨文化交流的加強。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處在跨文化交流的前沿,所以大會討論的這個主題非常切合實際,和當前世界的形勢相適應。我覺得這個地址也選得很好,到中國來。明天大會的主旨發言我會講這個東西,我認為主題選得好,時間選得好,地址選得也好。

    2008-08-05 13:57:15

  • 中國網:

    我們都知道您是資深的外交家,而且在退休之後依然身兼數職。但是我看過您的一些採訪,您最看重的還是外交學院的工作。外交學院是培養中國外交官的搖籃,而且外交家都有非常好的語言交流能力。您是如何看待語言、翻譯與文化三者之間的關係的?

    2008-08-05 13:57:48

  • 吳建民:

    這三者的關係非常密切。語言、文化交流、外交,這個關係非常密切。比如你和外國人交流,但是你的外文不行,外文不行的話,跟人家交流就有障礙,想表達的意思你不一定能表達清楚,人家的意思你也不一定聽得明白。所以我認為一名好的外交官,前提是語言要好,至少在同別人交流中不出現障礙。

    文化決定觀念,觀念決定行為。特別是你做外交工作,與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進行交流,如果你比較好地了解對方的文化,那麼你對對方的言談舉止就能更好地了解,這樣和人家交流就更加有效。如果不懂得人家的文化,光懂人家的語言,你也不能説很好地懂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2008-08-05 13:58:15

  • 吳建民:

    從交流來講,交流有它本身的規律。你懂得人家的文化,你懂得人家的語言,在交流過程中就要知己知彼,我有什麼長處,我有什麼短處,對方有什麼長處,我如何向人家學習。這就是交流的藝術,你把它進一步掌握。我認為交流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對方,尊重對方並不是説我心裏尊重就尊重了,心裏尊重人家,和讓人家感覺到你在尊重人家,不是一回事情。

    我們經常看到好心辦壞事的情況。中國人喜歡勸酒,必須得喝下去,感情深,一口悶,非要把人家灌醉,這樣就會讓人非常反感,怎麼能夠覺得你是友好的?這就是不懂得人家文化所造成的。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不一樣,中國文化中很喜歡敬酒,一定要喝很多,這不行。你和外國人進行交流要懂得外國文化,懂得交流的藝術,交流的藝術就是要尊重人家。

    我剛才講到你心裏尊重人家不行,你要讓人家感受得到。那麼如何讓人家感覺到你是尊重他的?從他的文化來講,讓他覺得你的行動是尊重他的。比如我見你們,如果我穿拖鞋來你肯定不高興,我接受中國網的採訪,怎麼穿拖鞋來了,本身我心裏尊重你,但穿拖鞋來了,這給人家的感覺就是不尊重人家。雖然是細節,但是有的時候細節決定成敗。

    2008-08-05 14:01:31

  • 中國網:

    尤其是在外交事務上。

    2008-08-05 14:02:30

  • 吳建民:

    是。

    2008-08-05 14:02:45

  • 中國網:

    也就是説,作為一個出色的外交官,首先他的語言能力是一個前提。

    2008-08-05 14:02:55

  • 吳建民:

    對。

    2008-08-05 14:03:15

  • 中國網:

    您在外交部的翻譯室當了六年翻譯,而且在這期間給毛主席、周總理都做過翻譯,給黨和國家的很多領導人做過譯員。在外交翻譯中應該是比較謹慎的,我們想知道外交翻譯與其他翻譯有什麼區別?

    2008-08-05 14:03:47

  • 吳建民:

    有的時候其他翻譯多一句、少一句問題不大,但是外交翻譯很嚴謹,中國人講五句,你不能翻譯四句。特別是五句裏可能有一句最重要,你最重要的一句千萬不能漏掉,五句裏面把最重要的一句漏掉了,其他的翻譯就翻譯不出來了,那你就是不合格的翻譯。所以我們在外交部翻譯室的時候有很多訓練,比如練記錄,怎麼樣在跟中國人講的時候、外國人講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或者以某種速記的辦法,或者用某種符號把他講話的要點記下來,這樣就能夠翻譯準確。這是一條。

    第二條,我覺得外交翻譯很重要的要懂得政策。有的時候你不懂得政策,那麼用字很難把握。因為外交上很講究分寸感,分寸和分寸不一樣,同樣表示不滿的情緒,你可以表示抗議,可以表示不滿,可以表示遺憾,這就是政策上的分寸。中方或外方用了什麼詞,你能把它準確的翻譯,要能反映對方的政策。

    2008-08-05 14:04:16

  • 吳建民:

    第三條,外交翻譯需要懂得背景。不是你光懂得了文字就能全面地懂得對方的意思,或者中方的意思,你需要懂得這個事情的背景。對方來辦交涉,這件事情的原委是什麼,它是怎麼發生的,中方的立場是什麼,外方的立場是什麼,雙方目前爭論的焦點在什麼地方,你都要懂得。這樣的話,你就能夠比較稱職地完成一次翻譯任務。

    在我年輕當翻譯的時候,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問,説你們讓吳建民來翻譯,有關文件他看了嗎?我説我沒有看。總理馬上就批評主管司長,你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那怎麼行呢,不可能。就是説有關文件你要看,了解這個事情的原委,所以周恩來總理非常懂得外交翻譯的辛苦,也懂得外交翻譯的重要性。

    2008-08-05 14:05:18

  • 中國網:

    而且外交詞彙裏的每個相近詞含義都是不一樣的,非常的微妙。

    2008-08-05 14:06:29

  • 吳建民:

    對。

    2008-08-05 14:06:46

  • 中國網:

    您覺得做翻譯這麼多年,對您今後的外交生涯有哪些影響?

    2008-08-05 14:06:56

  • 吳建民:

    影響太大了。外交官是講究對等,我們年輕的時候,從事初級的外交官工作,很多大場合參加不了,因為級別不夠。人家起碼要司長,你才一個科員,一個隨員,你參加不了。可是你做翻譯就有好處,最高級別的會晤你在場,你可以直接聽到中方和外方領導人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談的,你可以近距離觀察他們。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觀察人,近距離和遠距離差別很大。遠距離,一二百米,從電視上看,從臺上看是一種感覺;近距離,他的一舉一動你看得非常清楚。你會看到他在表示意見的時候是什麼表情,做了什麼手勢,你就可以近距離觀察。這樣的話,你就知道比較高級的外交是如何進行的,它裏面的奧妙在什麼地方。但是年輕的外交官往往接觸不到,做翻譯就能接觸到高層外交。

    中國外交人才裏有這樣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相當一批高級外交官都當過翻譯。我們現在的外長楊潔篪當過翻譯,現在駐聯合國大使王光亞當過翻譯,現在駐美國大使周文重當過翻譯。這個事情看起來有偶然性,但是這些人在年輕時就接觸了高層的外交,細心地進行觀察,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好處。

    2008-08-05 14:08:41

  • 中國網:

    可以説是見多識廣。

    2008-08-05 14:09:52

  • 吳建民:

    當然了。你剛才講的是見多識廣的見識,中國的“見識”很有道理,我見過,我經歷過,什麼事情你見過和經歷過,跟你完全沒有見過絕對不一樣。做了那麼多年外交,我發現見過的事情和經歷過的事情一點不緊張,就怕什麼事情完全沒有經歷過,一點也不了解。有的時候有點發毛,在外交上發毛容易出問題。

    2008-08-05 14:10:02

  • 中國網:

    我們知道您還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現在中國也是越來越多地承辦了許多國際性的會議,比如這次的世界翻譯大會。您覺得像這樣越來越多地承辦國際性的會議,對於展現今天的中國和中國人有什麼樣的幫助?您覺得應該怎樣展現今天的中國風貌?

    2008-08-05 14:10:30

  • 吳建民:

    你説我申辦世博會貢獻大,説不上。主要是國家的地位在上升,上海的條件很好,我們申辦才成功。我們承辦了很多國際會議,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為什麼?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上升,世界國際關係的重心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亞洲的地位在上升,所以國際會議也是這樣。它追隨歷史潮流,是歷史上的一批發展中國家在崛起,當然它就追隨到這些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其中包括中國。

    你剛才問到如何展示中國。我認為比較客觀的介紹中國,既介紹我們取得的進展,又介紹我們存在的問題,這是比較全面的。我認為對外介紹中國的時候,有兩種做法。一種叫做“講過頭”,一種叫做“講得留有餘地”給人家思考的餘地,兩種做法我傾向於後者。我很不贊成講過頭話。因為來中國的人,這些人沒有什麼傻子,聰明人很多。聰明人一看,他有一個印象,有了印象以後,你實事求是地介紹,講中國的情況,既講中國取得的進步,又講中國面臨的問題,這樣是比較客觀的。千萬不能説我們好象沒有什麼問題了,一切都好。第一,那不符合實際;第二,人家覺得你講話不真實。不真實的話,你前面講的一套東西可信性就要打問號。

    2008-08-05 14:11:10

  • 吳建民:

    所以我認為,還是要比較客觀地介紹中國,講兩方面。像錦濤同志、家寶同志,在外國講中國的時候,他們也是,既講我們取得的巨大進步,又講我們面臨的問題,這樣給人家感覺我們是比較客觀的。我曾經在美國和歐洲同他們討論這個問題,你説世界上哪個國家沒有任何問題?我説沒有這樣的國家。你往前走會有問題,原地不動不前進會有問題,你倒退也會有問題,都會有問題。

    我想比較客觀的人到中國來看,中國是有很多問題,但是中國是前進中的問題,你必須克服面臨的問題,這樣就會更上一個臺階。

    2008-08-05 14:12:47

  • 中國網:

    其實這樣也比較利於外國人了解中國。

    2008-08-05 14:13:47

  • 吳建民:

    是。所以我們舉辦大會的好處就是這樣。大會很多人來,從不同的國家來。不同國家來的好處是他們來自不同國家,他們的事業不一樣,他們之間可以進行交流。我們接待不同的國家,他們來中國參加會議,同中國老百姓、各方面進行接觸,這樣他們就有一個比較真實的感覺,就是第一手材料。

    我在1994年到2003年連續在國外當了九年大使,我有一個特殊的感覺,凡是來過中國的和沒有來過中國的人有很大的差別。來過中國的,他見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看過中國。所以這時他來中國的時候,你和他講,就有共同的語言。完全沒有來過中國的人,他腦袋裏的東西還是框框,有的是在西方媒體經常看到的一套。

    2008-08-05 14:13:57

  • 中國網:

    的確,像前兩天翻譯大會上,就有外國朋友説,第一次來到中國後,發現真的不一樣,這不僅改變了他對中國的看法,而且也影響到他孩子的一生了。

    2008-08-05 14:14:47

  • 吳建民:

    是。因為有些人説:你説中國老百姓很受壓抑,沒有人權,但是我不相信。大街上老百姓走的時候,他們的表情不是受壓抑的,他們很放鬆,好象過得很舒暢的樣子。就是這樣的,所以眼見為實很重要。我們自己到其他國家訪問,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很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東西。

    2008-08-05 14:15:02

  • 中國網:

    其實您也表示過,中國懂外交的人還是太少了,因為外交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可以四兩撥千斤的。所以在您任外交學院院長的時候,就創立了很多新的課程,比如交流學、外交案例學等等。您認為現在與外國人溝通方面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是什麼?

    2008-08-05 14:15:33

  • 吳建民:

    最需要注意的是知己知彼,懂得人家的思維方式,人家的話語體系。我覺得我們現在對外講的東西,就是中國13億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有自己的一套話語體系,這個話語體系一講大家就懂,可是外國人不懂。所以一定要改變話語體系,就是用人家聽得懂的語言去講。並不是説光翻譯成外文,聽得懂的語言是説很多事情要把它變成一種人家一聽就明白的道理,這個很重要。

    我想中國在這方面需要加強,能夠把中國的事情講清楚。實際上,我想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比較客觀的人到中國來看,我們自己生活在中國,我們認為中國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目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能夠講得清楚。中國的事情能夠向世界講清楚。但之所以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誤解,一方面我覺得是外界對中國有些成見,框框很多,這種框框影響他們對中國的看法。還有,我覺得也有惡意的人對中國的崛起不高興,詆毀中國,也有這樣的人。

    另外,更多的人是不了解中國。而我們自己,我們對外介紹中國的時候,我非常喜歡趙啟正在擔任國務院新聞辦主任時所講的,“向世界説明中國”。他沒有用“宣傳”這個詞,在國外宣傳是説謊的代名詞,我們現在“宣傳”到處用,這個就不一樣。

    2008-08-05 14:15:56

  • 中國網:

    您做過非常多國家的大使,而且在歐洲做了九年大使,又是外交部的第九任新聞發言人。您在使用語言方面是非常有藝術的。

    2008-08-05 14:17:24

  • 吳建民:

    説不上。

    2008-08-05 14:17:40

  • 中國網:

    您在做大使期間也是得到了國內外政要和中外記者的好評,這和您廣博的見識和寬闊的視角有關係,但是我想語言一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想知道,您在運用外交語言方面有什麼好的經驗、好的例子,和我們大家分享一些?

    2008-08-05 14:17:50

  • 吳建民:

    因為是直接用外語講,所以從語言的角度有的時候想得比較少。但是我前面講到,懂得語言和不懂差別很大。懂得對方的語言微妙之處在用字。我在法國、荷蘭、日內瓦經常用外文直接發表演説,人家説你用字比較準確,就是聽起來之後,他容易接受,這個很重要。如果你不懂語言,你用字就不大對。有些看起來從外文和中文字典看意思有相近性,但是其實你要懂外文,懂得它的差別,這個就不一樣。

    我在當發言人的時候,我不大用“無可奉告”這個詞。我懂英文,無可奉告中文翻譯得很好,但是它的原意是對這個問題中國不予評論,不予置評。不予置評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對人家講的事情他沒有否定。所以我在當外交部發言人的時候,經常碰到一個問題:聽説鄧小平先生病了,你有什麼評論?我就不能講“無可奉告”,不評論的結果是什麼?你沒有否認。如果我講無可奉告,那外國記者就會講外交部發言人吳建民沒有否認這個事情,那就會越炒越廣。所以在這個事情上要懂得它的詞,就能夠比較好地發揮。這個詞不能用,用了之後要出毛病的,這是要注意的。另外,我記得我當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時候出現了“銀河號”事件。美國人説我們在船上往中東地區運送一種能夠製造化學武器的東西,我們説沒有,他説有。美國人説一定要攔截我們的船,要上船檢查。上船檢查也沒有查到,東西全卸下來也沒有。然後美國就有一種説法,説你一定是中途把集裝箱卸下來了。這個説法是完全無中生有的,你想想集裝箱多重,中途幾個人就能搬起來嗎?正好我的夫人給我提了一個詞,她説一定是超人能做這個事,而中國沒有超人。記者一聽就笑了,他懂。所以用詞用對了,一下就能達到你的目的。

    所以用詞,語言掌握得不準確,那就不行了。詞不達意怎麼搞好外交,那就差得很遠了。

    2008-08-05 14:18:12

  • 中國網:

    外交用詞是非常機智的,而且還要有原則。

    2008-08-05 14:21:24

  • 吳建民:

    是的。

    2008-08-05 14:21:36

  • 中國網:

    剛才您也提到您的夫人,我們知道您和夫人是一對外交伉儷,夫人也曾經是駐盧森堡的大使。其實你們二位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貢獻,經常是聚少離多。我們想知道是不是外交官夫妻,平時會溝通很多外交事務,在家庭裏也會有這樣的探討?像您剛才説得,有用詞,superman這樣的。是不是有很多的共同語言?平時在家裏説話是不是也用外語?

    2008-08-05 14:21:44

  • 吳建民:

    家裏用外語很少。我們平常討論問題的時候比較多,因為夫妻在一起,我們每天在一起散步,各種問題都談。包括談翻譯當中用一個詞,哪個詞沒有把握,兩個詞用哪個詞好,她問我的意見,我也講我的看法。有一種東西怎麼翻,她也問我的意見,我憑我的直覺跟她講一點看法。

    夫妻搞一行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共同語言。夫妻不在一行可以談家庭的事情,談生活的很多事情,但是不在一行,交流起來有的時候多少有一點障礙。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就能夠把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比如在外交上怎麼交涉好,她有的時候也幫我出好點子。她這個人話不多,但有的時候能出好點子,她出了好點子我都照用。而且我在回顧往事的時候,有一點還是要感謝她的。

    2008-08-05 14:22:19

  • 吳建民:

    我先到荷蘭當大使,她到盧森堡當大使。我在荷蘭幹了一年就把我派到日內瓦去,那時候和美國人在日內瓦人權委員會吵架挺激烈的,原來駐日內瓦的大使調到聯合國當副秘書長,我去了。她在盧森堡幹了三年半。這個時候,上面跟我打招呼,説我可能要到法國當大使,然後就問我,也問了她。説她願意繼續當一任大使還是跟我一起到巴黎?我就問了她的意見,她説跟我一起走。從她的職業來講,她做了一點犧牲。就是她完全可以當兩任大使,沒有問題的。從她的知識能力來講,再當一任大使沒有問題,可是她做出了犧牲,這一點我還是很感謝她的。

    當然,到了法國,因為有很多晚宴,晚宴的女主人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次我請希拉克總統夫婦吃飯,很有意思的是,第二天早上希拉克親筆寫了一封信,寫給施燕華,因為晚宴好是女主人的功勞。還送了一大束鮮花表示感謝,這個就是她的作用。

    2008-08-05 14:22:58

  • 中國網:

    所以夫人在您的外交生涯中也是起了非常大的幫助,賢內助。

    2008-08-05 14:23:51

  • 吳建民:

    你想我請希拉剋夫婦,夫人不在那怎麼辦。

    2008-08-05 14:24:04

  • 中國網:

    聽説,您做外交也是偶然的,您年輕的時候很想學物理。

    2008-08-05 14:24:15

  • 吳建民:

    對。

    2008-08-05 14:24:32

  • 中國網:

    但是做了四十多年的外交工作,您是如何評價您的外交生涯?如果讓您重新選擇的話,您還會做這一行嗎?

    2008-08-05 14:24:42

  • 吳建民:

    一個人的一輩子,時間是很短的,搞了一輩子外交,很喜歡外交。你説一個外交官在那裏是不是做了點事,可能也是做了一點,但是仔細想,一個人做點事有一個集體在。雖然有很多事情把他推到第一線,其實是大家在幫助他。我在中國駐法使館當大使,好象大使做了一些事情,其實很多人,包括後勤,包括機要,都做了很多事情。

    所以我認為從外交工作來講,你處處感到是一個集體。上面有領導,周圍有同事,在做出一個比較正確的決策時,一定可以聽到各種意見。但是對那些出好點子的人,我是非常感謝的。因為這些人出了好點子,使得我工作做得更好。

    怎麼評價?我想一輩子回頭看看,在自己能夠在外交崗位上做事的時候,基本上自己能做點努力,自己都做到了。如果有第二次生命,這是一種完全的假設,這是不可能的。我在2003年7月離開法國之前要寫一個離任報告,我的離任報告很特殊。一般來講,離任報告要講雙邊關係,我的離任報告等於是:第一,我接受了在法國的任職;第二,我等於從外交一線上退下來了,等於是我結束了第一線外交生涯的時候。我當時很感慨,寫了一句話,我説“人沒有第二次生命,有第二次生命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外交。”

    2008-08-05 14:24:55

  • 中國網:

    今天離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也就是幾天的時間了,可以説奧運會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一次非常好的機會。您認為在這次的奧運會上,中國和世界都將收穫什麼?

    2008-08-05 14:26:09

  • 吳建民:

    我想是一個雙豐收。中國會進一步了解世界,世界會進一步了解中國,這一點我是確信無疑的。我想第29屆奧運會,就是北京奧運會,可能是奧運歷史上最受關注的一屆奧運會。不知道奧林匹克運動方面的人士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因為它有幾個原因造成。

    第一,國際關係的重心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這是一個大變化。這個變化可能是幾百年以來最大的變化,為什麼會向太平洋轉移?因為亞洲在崛起,中國是亞洲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所以中國的變化、崛起牽動了世界格局。

    第二,從奧林匹克運動本身來講,它是一個大突破。因為奧林匹克運動會走向發展中世界,而過去28屆運動會除了1968年是在墨西哥舉行的之外,其他都是在發達國家舉行。奧林匹克運動要走向發展中世界,這是一個大趨勢,這是奧林匹克運動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以從奧林匹克運動史上來講是一個大突破。

    第三,這次奧運會正是中國崛起的時候,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聚焦中國。他既要看奧運會,又要看中國今後的走向。

    所以這三條原因加在一起,使得第29屆奧運會成為奧運史上最受關注的一屆奧運會。我想關注的好處是大家聚到中國,中國同外部世界進行交流。我看北京奧運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得相當充分。我想這次奧運會一定會促進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人同世界更多的接觸,了解奧林匹克的規則,我們也會更好地了解世界。這樣的結果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2008-08-05 14:26:21

  • 中國網:

    其實奧運會不僅是一次體育盛會,它也是文化交流的大盛會。像現在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團體也在北京有各種各樣的演出,的確讓我們感覺到,這不僅是在中國舉辦,也是世界大融合的盛會。

    2008-08-05 14:26:37

  • 吳建民:

    是的。

    2008-08-05 14:28:08

  • 中國網:

    確實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之間的了解更加的深刻了。我也注意到前些年您在策劃一個“中國夢”的活動。

    2008-08-05 14:28:15

  • 吳建民:

    我們舉行了好幾屆,“中國夢與和諧世界”。

    2008-08-05 14:28:29

  • 中國網:

    這個和奧運會也非常貼近。您為什麼要想到構建這樣一個“中國夢”?

    2008-08-05 14:28:41

  • 吳建民:

    就是因為中國遠遠沒有為世界所了解,我心裏覺得應當想辦法做點努力,為了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當時我在外交學院當院長,我非常關注青年人的追求。因為外交學院我去了五年,每年我都給新生講話。我説第一條你們要有一個追求,人無追求,小利就把你給誘惑了。特別是現在社會上的聲色犬馬,各種誘惑很多,你沒有一個大的追求,更談不上意志堅定。但是夢想和追求是聯繫在一起的。

    所以我做“中國夢與和諧世界”,是想鼓勵青年人、學生,因為參加這個研討會的不僅是外交學院的學生,還有北外的學生、天津外語學院的學生,還有其他學院的學生,而且通過網上播出來,我想推動我們的青年人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我覺得青年人應當有一個夢想。

    2008-08-05 14:28:58

  • 吳建民:

    同時,我想推動世界了解中國。為什麼?你講中國夢,都懂。大家都知道美國夢,後來我搞這個研討會之後,美國人反映,説這個一聽就懂。然後講中國夢的特點,第一,規模大,美國夢起來的時候多少人?我們13億人。第二,領域廣,13億的人,行行出狀元。第三,與世界分享。我們起來並不是把中國的增長被中國獨吞,我們要與世界分享。很多外國人到中國做“中國夢”。所以我的一些外國留學生也在會上發言,他們説我們到中國來,也是做“中國夢”。

    這個活動搞了三次,效果很好,在國際上也得到一些傳播。學生們反映也很好。他們自己想了各種各樣的點子,討論會之後,各個學校自己進行討論:從我來講,我應當有什麼樣的夢想。而這個東西和奧運會是密切相連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覺得這個口號就像前天錦濤主席所講的,這個口號提得非常好,反映了時代的變化,而這個也反映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追求。

    2008-08-05 14:30:10

  • 中國網:

    和您的交流非常愉快。在節目的最後,想和我們的網友説些什麼?

    2008-08-05 14:31:08

  • 吳建民:

    我想説奧運會要有平常心。平常心什麼意思?我認為有三層含義。

    第一,看看奧運會的歷史,屆屆奧運會都有事,我想北京奧運會也會有事。為什麼奧運會是一個全球性的活動?全球性的活動,當然世界各種各樣的矛盾就會在這裡暴露出來,但是有一條,有事也不會影響奧運會的成功。這是第一條。

    第二,我們也要很好地貫徹“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能金牌挂帥,中國運動員得了金牌我們很高興,日本運動員得了金牌我們也很高興,這是奧林匹克運動在往前發展。我們之所以願意舉辦奧運會,就是因為奧運會體現了人類的共同價值,中國願意為此做出貢獻。

    第三,在奧運會舉辦過程中,在整個運動會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一種平常心,對待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我們都要平等對待。

    2008-08-05 14:31:19

  • 中國網:

    謝謝吳大使接受我們的採訪,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見!

    2008-08-05 14:31:54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215_0803fangtan.wmv

圖片大圖:

  • 原駐法大使、外交學院院長 吳建民

    中國網 王銳

  • 我認為一名好的外交官,前提是語言要好,至少在同別人交流中不出現障礙。

    中國網 王銳

  • 中國訪談現場

    中國網 王銳

  • 原駐法大使、外交學院院長 吳建民

    中國網 王銳

  • 我認為交流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對方

    中國網 王銳

  • 吳建民:翻譯連接全世界的夢想

    中國網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