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俄羅斯“中國迷”伊薩耶娃談她眼中的中國文化
活動描述
- 她是俄羅斯駐華使館新聞官的夫人,也是中國文化作家,更是説著一口流利漢語的"中國迷"。 燦爛的中國文化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著她,潘家園是她最喜歡的淘寶地。她將在中國看到的點點滴滴寫成文字,希望告訴全世界的人聽!7月24日上午10時,伊薩耶娃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講述這份濃濃的中國情。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網,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節目的直播現場。説到2006年和2007年在中俄外交史上有著舉重輕重的作用,中俄兩國成功的舉辦了“中俄國家年”,通過一系列活動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
提到俄羅斯相信很多中年以上的中國朋友會馬上想到《喀秋莎》優美的旋律,而年輕的朋友則一定會對今年俄羅斯歌手維塔斯在中國進行巡演記憶猶新,他不僅讓中國的觀眾醉心於那宛如天籟的海豚音,更驚訝于俄羅斯流行文化原來具有如此不同反響的魅力。
2007-07-24 10:01:19
- 中國網:
那在俄羅斯朋友的眼裏中國是個什麼樣子呢,是鏗鏘有力韻味十足的京劇,還是潘家園裏的各色古董,是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還是王羲之那遒勁有力的書法。為您介紹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做客的俄羅斯中國迷伊薩耶娃,旁邊那位是翻譯劉先生。
伊薩耶娃女士我知道您在俄國教了很多年的中文,在您沒有來到中國的時候,您覺得中國是什麼樣子?
2007-07-24 10:03:04
- 米拉·伊薩耶娃:
我在莫斯科大學教中文的時候,那時候我很愛中文,愛中國文化,但是一次也沒有去過。那個時候看了很多雜誌,看了很多書,看了不少的電影,那個時候我以為我認識中國,知道中國是什麼樣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但是來到中國以後我完全不會説漢語,我説話的時候中國人聽不懂我説的話,他們説的話我也聽不懂,我發現我完全不知道中國是怎麼回事。雖然我是漢學家,雖然我從大學畢業,雖然我很多年研究中國文化,我還是應該繼續學習、研究,有了這樣的機會在中國呆了十多年,有機會和中國人直接交往。去中國各地,不但有名勝古跡也去過好多次農村,我特別喜歡中國農民,因為覺得中華民族就是以農民為主的國家,大部分中國人都是農民出身,是中國的基礎,所以對農民特別有興趣。
2007-07-24 10:05:36
- 中國網:
剛才您説話的時候讓我很意外,我以為一直都需要翻譯全程翻譯,沒有想到您的中文這麼好,當時您在俄羅斯的時候怎麼想到學中文,可能當時還不像現在這麼熱。
2007-07-24 10:10:15
- 米拉·伊薩耶娃:
可以説我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醫學,對醫學有興趣,所以我考了大學學習醫學,但是那個時候我發現了對我來説最有意思的是文章、文字,就是在醫學學習的時候你知道一定要學習拉丁文,我覺得這個特別有意思,然後我開始偷偷地學習阿拉伯語,就是因為我覺得阿拉伯文特別有意思,所以在家的時候媽媽進來她看見我在學習那個課本,下面有我正在學習阿拉伯語課本,後來我看見了中國漢字可以説就是中國漢字讓我愛上了中文。
2007-07-24 10:11:19
- 中國網:
通過中國漢字開始了解中國的文化,12年前你是跟隨自己的先生來到了中國,在這裡全方位的接觸中國文化,接觸中國的風土人情,對潘家園這些地方特別感興趣,您覺得您來中國以後,在文化戲劇方方面面哪些方面對你的衝擊是最大的?
2007-07-24 10:13:56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我來北京的時候當然先是參觀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因為我覺得參觀那些博物館我會加深我的知識,但是我發現了潘家園的那裏賣的東西比博物館有意思的多,我不是歷史學家,可能有時候東西不太好看,但是有歷史的古老的意義和價值。我發現了金木水火土土,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我特別喜歡瓷人,我在家裏特別特別多,在莫斯科已經有幾百個人,在北京也有幾百個,一共我沒有數,但是我覺得有一千多個,為什麼特別喜歡這些東西,因為我發現了在那裏不會賣普通的人、普通的孩子,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意義,他們都是或者有名的故事的人物或者有名的歷史的人物等等,所以我特別喜歡人物,問一下是他們這是什麼人物,他們説是濟公。濟公是什麼人很少有人會給我講,如果他只能告訴我名字就算不錯了,我可以自己找一找專門的書看看他是什麼人,常常小販自己也不知道,賣東西就是要掙錢,為了掙錢,他們不管是什麼人。有時候他們賣的瓷人也不知道是男的或者女的,比如説和合二仙 他們的面貌雖然他們是男孩子,看起來好象是女的,我説我要看看那個男孩子,他説這是女士,我説這不是,是和合二仙兩個兄弟。
2007-07-24 10:16:22
- 中國網:
您是通過這些人物、瓷像當做一個途徑來了解中國的文化,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天帶來的四個,我們知道這個是濟公,那個呢?
2007-07-24 10:28:10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這個是達摩,就是不好找資料的。印度人,在中國帶來了佛教,禪宗祖師。這是四大古代美女中的王昭君,這是王羲之。
還有很多我沒有帶來,因為有很多特別寶貴的比如説像這個王羲之差不多你看他的鬍子特別稀稀的,如果是女的,他的指頭特別細細,我怕毀壞,平常我帶出去後回來肯定會發現壞了一些小東西,這些東西容易壞。我特別喜歡這個濟公,特別喜歡,所有的人物都很喜歡。
2007-07-24 10:28:42
- 中國網:
您有這些中國收藏之後,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您才寫了那本書《我的中國收藏》?
2007-07-24 10:31:16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對,我給我的朋友講,俄羅斯人來我家的時候,當然覺得奇怪,看見了這麼多瓷人,也不太好看,也不太方便,那麼多東西,要擦塵土,要特別小心,然後我開始給他們講,我站在某一個人物旁邊,我可以給客人講一個小時,關於他的故事,如果他們不跟我説停,我就要繼續講,。所以我先給朋友講了很多故事,關於我喜歡的人物,然後有很多人説能不能帶朋友來,他們也要聽一聽你的故事,然後差不多每一個星期我家都要來很多人,他們説我們三個人來,能不能三個人去,我説可以,然後打開門發現20多個人,對不起他們也要來,也要來,沒有辦法,有的時候我覺得舌頭已經累了,覺得自己已經討厭了,一直説一樣的話,討厭了,然後他們説你應該寫書,讓多一點俄羅斯人知道這些故事。
2007-07-24 10:31:44
- 中國網:
其實您的這些俄羅斯朋友也是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
2007-07-24 10:34:37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對,特別是我們住在中國的,在中國工作的俄羅斯人,他們對中國有很多問題,關於中國文化有很多問題,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會告訴他們這麼做的意義。比如説有一個朋友,有一次在我家裏看見了有一個蛤蟆雕塑,三隻腿的蛤蟆,上面還有劉海。他們説特別不喜歡,很難看,那麼可怕的。蛤蟆,為什麼有三隻腿,我給他們講了為什麼有三隻腿,他們覺得很有意思,説明天要去買這三隻腿的蛤蟆,他們覺得很有意思,意義很深,一定要買 。
2007-07-24 10:34:51
- 中國網:
為大家介紹一下伊薩耶娃女士的那本著作叫做《我的中國收藏》,裏面有圖文並茂的介紹,並在今年9月份參加莫斯科的圖書展。
還有一個問題您這本書來是叫《我的中國收藏》,名字非常直白簡潔,後來改為《長青竹》,為什麼後來改名為《長青竹》?
2007-07-24 10:38:08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我寫了十多本,但是現出版的三本都是在俄羅斯出版的,你剛才寫的那個名字就是所有的書有這個名字。
2007-07-24 10:41:43
- 中國網:
這是一個系列是嗎?
2007-07-24 10:42:25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對,這是一個系列,但是第一個名字叫做中文很難説,可以説如果直接翻譯成中文象徵直接的生活,因為我覺得中國人他們生活,他們周圍的東西都有一定的意義,所以説是這樣的影響。
2007-07-24 10:45:21
- 中國網:
拿起來給大家看一下這本書是第一本是嗎?
2007-07-24 10:46:25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對,第一本,去年2006年我的書也參加了北京國際圖書展,在那裏郭大文(音)先生在外文出版社工作,他看見了我的書,他給我打電話請我去他們那裏,跟我建議在中國外文出版社出版我所寫的書,所以我非常感謝郭大文先生,謝謝他,我覺得如果要在中國出版,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這些三本在莫斯科出版,只有在莫斯科賣的,別的城市人買不到,如果在中國出版他們可以賣到俄羅斯所有大的城市。
2007-07-24 10:49:59
- 中國網:
但是我不能在中國從第四本出版,我只能從第一本,所以第一本我補充了很多材料,然後改了名字。
2007-07-24 10:52:18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為什麼用這個名字,第一我心裏覺得中國人説龍是中國人的代表,是中國的象徵,但是對我來説我覺得竹子就是中國人的代表,為什麼?我在我家旁邊種了很多竹子,特別喜歡,我在廚房裏洗碗的時候可以看,可以賞竹子。因為這個植物是綠色的,也可以説年輕的,一直是年輕的,和中國一樣,雖然説這個國家是特別古老的,也可以説一直是年輕的。並且竹子你們中國人自己知道,不怕風,不怕浪,什麼都不怕,一到春天又特別漂亮。還有我聽説過一個古老的一個人物現在我忘了他的名字,我看了一個小故事,他特別喜歡畫竹子,他看那個竹子春天,冬天,秋天,夏天的樣子,然後就有了“胸有成竹”的成語。我也覺得過了那麼多年,我對中國文化也是“胸有成竹”,所以我覺得可以通過我的書給俄羅斯人介紹中國,中國文化。
2007-07-24 10:52:54
- 中國網:
你剛才介紹了中國漢字很美,現在您對您的俄羅斯朋友怎麼介紹中國?
2007-07-24 10:58:54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在中國工作了12年在這個中間對中國印象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呢是在這個城市裏許多的舊的房子被拆除了,蓋成了很多新型的高樓大廈。然後道路上行駛的汽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是很多小麵包車,現在看見了很多國産的和進口的轎車。關於中國這個經濟改革的巨大成就,甚至連沒有來到中國的人都已經聽到很多了。
2007-07-24 10:59:54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但是變化最大的還是中國的人,中國的人在許多的人眼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是女人,所以我的目光更多是投向了中國的女人。原來中國女人這個著裝主要是為了穿比較合適,而並不注重於它的美觀。那麼現在的中國女人穿衣戴帽都非常講究,非常注意它的美觀,而且注意它的品位,使自己裝扮的非常的漂亮,這樣使女人漂亮起來。當初在最早來到中國的時候,她穿衣戴帽是像當時像莫斯科那樣,是一定要穿高跟鞋,一定要穿長統襪,來到中國都是穿著幹活比較方便的服裝,她也隨著大眾去穿這樣的衣服,隨著時代的潮流要穿的非常漂亮,非常的得體。
2007-07-24 11:00:36
- 中國網:
通過你的介紹知道了您對中國已經非常的了解,有自己非常獨到的看法,您在剛開始接觸中文時候,可能多多少少受了您先生的影響,他是駐華使館的新聞官,那麼隨著您對中國的了解,他會不會受您的影響呢?
2007-07-24 11:02:37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是的,我和我的丈夫我們是在大學相識的,我們學的專業都是一樣的,知識都是一樣的,現在我的丈夫他由於是在使館工作,他對中國的政治經濟非常了解,非常的精通,因為這是他的工作,他要不斷了解當代中國發生的變化。至於我本人我要非常感謝我的丈夫,正是因為他是外交官,他在中國長期工作,我陪著他,他去掙錢,我在家裏陪著他,我喝茶。那麼我又可以躲在他的身後去認真的研究中國古老的文化,對中國了解的更深刻了。
2007-07-24 11:03:08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而我的丈夫他主要是由於工作實在是一太忙了,時間非常少,從早到晚總是在工作,尤其是去年中國俄羅斯年,他就是主持了很多的工作,包括一些開幕式,一些新聞中心的工作, 甚至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總是一天到晚的工作,沒有時間去了解中國的文化。他對中國的興趣也是非常大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對他的幫助是很大的,我在給朋友講關於中國的傳説神話的時候,他在旁邊聽,他聽了以後也知道了這些資訊,他可以把這些都背誦出來了。
2007-07-24 11:03:49
- 中國網:
您剛才提到了去年是中國的俄羅斯年,今年是俄羅斯的中國年,您對這些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嗎?
2007-07-24 11:04:21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這兩個國家年的活動可以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這一年時間裏,並不是所有的人民都去參加這些活動,而且在這一年當中除了一些中國年,還有其他國家的年,活動是非常多的,我的觀點是中國國家年的活動非常重要,但是我們中俄兩國作為一個大國家是世界上最大鄰居,我們需要搞更多的這樣活動,而且不僅是在國家年這個範圍內,要搞更多的非常好的交流活動。
我覺得還有一個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寫書和出書,讓兩國的出版業活躍起來,不要只是出版那種科學性,特別深的研究性的書籍。而是要出大多普通觀眾能夠接受的這種書,可以把一些雙方的遊客他們的一些見聞寫下來,可以更多出一些歷史文化的書籍,對於那些不願意讀書的人,可以為他們製作一些電影,通過電影讓他們了解兩個國家,可以是故事片,可以是文藝性的,可以是歷史性的這個題材的。
2007-07-24 11:04:42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那麼我們要注意在寫這些書和拍電影的時候要給我們一些真實的資訊,現在非常遺憾地有一些書籍是俄羅斯人來寫的,他們本身不是中國的專家,所以他們寫的東西是非常可怕的,我們本來出的書就不夠,雙方的了解就不多,我曾經有這樣一個事情,就是有一次在中國拍一個電影,是一個俄羅斯的題材,場景是一個軍官跑步去親自己的戰士,後來發現這個戰士是一個女的,我就向他提出建議説這在我們俄羅斯是不可能出現的。雖然我們俄羅斯是非常喜歡親吻,但這個是一定在自己的直系親屬之間發生的。可是中國的導演並沒有接受我這個建議,而是覺得俄羅斯人都喜歡親吻,在這個時候親吻發現是個女的,對電影會有一些新的色彩,對這個電影藝術表現是非常有意義的。
2007-07-24 11:06:26
- 中國網:
我們看一下網友的提問,這位網友説您曾經説過“我愛中國,我已經是半個中國人了”。絕大多數的俄羅斯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民的?
2007-07-24 11:08:15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雖然我們兩國現在有許多的這個漢學家,然後他們寫了很多書,現在也出版了很多雜誌,叫做《中國雜誌》,但是總的來説還是雙方的了解不夠多,資訊非常少,中國人對俄羅斯人了解不多, 俄羅斯人對中國了解的更是不多。
2007-07-24 11:08:50
- 中國網:
在與中國人交往的過程當中,您覺得中國人身上的傳統文化還存在嗎?
2007-07-24 11:09:16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我想非常高興這確實是已經都保存下來了,對於我們俄羅斯來説,我們的歷史也是非常有意思,也是悠久的,但是學習的人非常少,這主要由於在歷史和現實之間距離比較大,許多東西並沒有很好的保留下來,那麼從我到中國第一天,我就感覺到中國對這種保留的非常強,而且中國這麼多年曆史一直都是在進行學習,而且滲透到生活每個當中,保留非常好。我想祝願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能夠繼續保持下去,因為它正是這個因素對我這樣的外國人引起了極大的興趣。
2007-07-24 11:09:32
- 中國網:
最後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您去過中國哪些地方旅行,您最喜歡哪?
2007-07-24 11:10:44
- 柳德米拉·伊薩耶娃:
是的,我在中國遊覽了很多地方,總的來説,我還是喜歡中國的南方,因為南方傳統和文化保留的更多,而北方可能是由於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更大一些,在北方也有一些很好的城市,像大連,哈爾濱。中國人非常喜歡以大連,哈爾濱為驕傲為自豪,但是我不理解總是冠以其他的名稱,管大連叫“北方的香港”,管哈爾濱叫“東方巴黎”,為什麼自己的城市不去真正保留和發展自己的優勢,而是以別的城市去冠名,這樣我們看到在哈爾濱有俄羅斯的街道街區,在大連看到日本的街區,這些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不應該以別的名字加上冠稱,我更喜歡廣州,漓江、香港,但在香港我並不喜歡它的摩天大廈,高樓大廈,而是喜歡香港的人和人文的氣息,他是融匯東西,貫穿南北交融在一起的。剛才我一開始就講了,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我更喜歡的是中國的農村。
2007-07-24 11:11:01
- 中國網:
其實今天通過短短幾十分鐘的一個交談我們了解到了伊薩耶娃女士,或者説通過她看到了一個俄國家庭在中國的幸福生活,在中俄交往的過程中就是因為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在發揮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才讓我們了解到我們友好鄰邦那裏的風情,文化,歷史,故事等等,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跟隨這些外國朋友的眼睛來重新用一種全新的角度來欣賞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精髓,並且不斷把這些精髓完善,發揚光大,代代傳承,因為交流而了解,因為了解而彼此更加欣賞,我想伊薩耶娃這樣的朋友,他們不僅是兩國之間的交流使者也是中俄兩國發展的見證人,在這裡我們祝願伊薩耶娃女士在中國的生活更加幸福,愉快,也希望中俄的友誼像她的書名《長青竹》一樣長長久久,青翠永恒。
2007-07-24 11:13:04
圖片內容:
- “中國迷”伊薩耶娃做客中國訪談
- 我特別喜歡這個濟公
- 我在莫斯科大學教中文的時候,很愛中國文化,但是一次也沒有去過。
- 我發現了潘家園的那裏賣的東西比博物館有意思的多
- 我的俄羅斯朋友也是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
-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我更喜歡中國的農村
- 伊薩耶娃女士帶到訪談現場的中國瓷人
- 我特別喜歡瓷人
視頻地址:
- rtsp://video.china.com.cn/2005VIP.CHAT/vip20070724a.rm
網友發言:
- 哥哥我推的:
您覺得俄羅斯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哪些區別?
2007-07-24 09:49:56 - 水王:
請問!您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呢?
2007-07-24 09:50:46 - 深港250:
您的先生對中國文化怎麼看?受您的影響了嗎?
2007-07-24 09:51:18 - 有糞量的人:
在與中國人交往的過程中,你覺得中國人身上的傳統文化還存在嗎?
2007-07-24 09:51:41 - 米蘭王朝:
普通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文化是怎樣的?對中國歷史興趣嗎?
2007-07-24 09:52:01 - 暈:
回到俄羅斯您還打算繼續研究中國文化嗎?
2007-07-24 09:52:26 - 5438:
聽説您特別喜歡逛潘家園,有沒有淘到什麼真正的寶貝?會把這些東西都帶回俄羅斯嗎?
2007-07-24 09:52:51 - 月:
您曾經説過“我愛中國!我已經是半個中國人了!”,我想問下您的同胞,絕大多數俄羅斯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民的?
2007-07-24 09:53:27 //end for
相關新聞:
- 吳儀錶示:中俄兩國地方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 楊潔篪會見“中俄友誼之旅•中國行”聯合採訪團
- “中俄友誼之旅·中國行”25日圓滿結束
- 第二屆中俄婦女論壇:共促和諧家庭文化建設
- 俄羅斯婦女正在參觀當代中俄婦女藝術品展(圖)
圖片大圖:
-
“中國迷”伊薩耶娃做客中國訪談
中國網 趙娜
-
我特別喜歡這個濟公
中國網 趙娜
-
我在莫斯科大學教中文的時候,很愛中國文化,但是一次也沒有去過。
中國網 趙娜
-
我發現了潘家園的那裏賣的東西比博物館有意思的多
中國網 趙娜
-
我的俄羅斯朋友也是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
中國網 趙娜
-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我更喜歡中國的農村
中國網 趙娜
-
伊薩耶娃女士帶到訪談現場的中國瓷人
中國網 趙娜
-
我特別喜歡瓷人
中國網 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