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琴(右)在汾西縣核桃丈村向農業專家學習捕鼠器的使用方法(3月31日攝)。 告別城裏的溫馨小家,宋學琴又奔向60公里外的土窯。 60公里,兩種人生。 12年前,“80後”女大學生宋學琴執拗地嫁進了呂梁大山;8年前,這個外鄉妹子又將自己“嫁”上了孤寂的山桃枝頭。坡上次第花開,宛若青春在奮鬥中綻放。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嫁接
核桃丈村沒有幾棵核桃樹,倒是山桃樹滿山遍野,默默地花開花落。宋學琴起初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創業夢會與這片山桃交織在一起。
2009年,宋學琴在網上搜索項目時,陌生的扁桃仁闖入視線:扁桃仁俗稱美國大杏仁,國內産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絕大部分靠進口,可用山桃、山杏進行嫁接育苗……
宋學琴眼睛一亮:咱這房前屋後全是野山桃樹,可以把扁桃嫁接到山桃上啊!聽了這“奇思妙想”,村裏的大爺大媽紛紛搖頭。
“山桃還能嫁接賣錢?活這麼大歲數了沒聽説!”
“5年後才能挂果,養豬都比這來錢快!”
有市場有資源,搞嫁接肯定沒問題!宋學琴看中的,九頭牛都拉不回。她堅信,只要有顆創業心,哪都能挖出金子。
輾轉找到汾西縣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曹玉貴的電話,宋學琴興衝衝打了過去。蹲在採穗圃裏,曹玉貴正為扁桃推廣的事兒發愁,“一個外地口音的女孩打來電話,一口氣把緯度、光照、溫度説了一通,當時我大吃一驚。”
就這樣,找到組織的宋學琴在村裏承包了200多畝山地,成了全縣最早的一批扁桃種植示範戶。
“扁桃啊扁桃,你能在山桃枝頭開花結果嗎?”站在樹下,宋學琴充滿渴望。
理想與現實,隔著幾許溝梁。搞扁桃嫁接,步步並不輕鬆。
地裏坡上長滿野刺。早晨,小兩口拿起鐮刀和斧頭上山砍荊棘;晚上,兩個人坐在炕上拔身上的刺,“白天砍多少枝,晚上就得拔多少刺!”
這些年,夫妻兩人在扁桃嫁接上投了二三十萬元,沒錢了就出去打工掙點。有一次,宋學琴去附近的雞廠喂雞。40多攝氏度的高溫、令人嘔吐的糞味,她愣是悶在雞棚裏40多天。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一個創業者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每年春天,人們都會看到這樣的景象:一個小個子女人把繩子一頭拴在山頂的樹上,另一頭綁在自己腰上,像猴子一樣滑下陡峭的山坡,悠來蕩去地一棵一棵嫁接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