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脫貧故事】蠶寶寶助力那坡縣村集體增收

發佈時間: 2017-06-07 10:55:09 | 來源: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 開可 | 責任編輯: 張昊

關鍵詞: 蠶繭,空殼村,飼養,那坡縣,村民

“種桑養蠶是産業之一。過去村裏是沒有村集體收入的。今年年初我們就自己探索,開始的時候想學習深圳的村民合作社模式。但是我們沒有合作基礎,因為土地都是農民在自己經營。所以我們探索出來一條新路:成立一個村級的便民服務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層層選舉,將村支書選舉為董事長。” 黃卓遠説。

今年收購蠶繭的工作從4月中旬就開始了,截至6月3日,公司已收購蠶繭11萬斤,收益3.3萬元 。

若蠶破繭成蝶再産卵,一般會讓其將卵産在一張白紙上。這一張白紙上的卵雖然總重量只有8克左右,卻包含著2萬5千到2萬7千隻幼蠶。幼蠶由村裏派人統一飼養,“如果讓村民自己養小蠶,養的數量少了是浪費時間,養的多了等長大了,又沒有足夠的空間養它們。所以有專門的人來育幼蠶,養到(幼蠶)二齡的時候,就會分配給村民自己養。”那樂村村支書、便民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關勇説。

那樂村養蠶遵循著“六個統一”原則,即統一桑源、統一用肥、統一防治、統一飼養、統一銷售、統一無害化處理。據介紹,從飼養幼蠶到形成蠶繭需要19天,也就是説飼養一批蠶的週期是19天。一年差不多可以飼養15到17個批次。黃關勇説,去年村裏有一戶人家,一對40多歲的公婆,光靠養蠶就收入了7萬6千元左右。

收購蠶繭受益3.3萬元,再加上承包清潔工程項目收益2.7萬元、出租舊村部收益0.72萬元,上半年,公司收益合計6.72萬元。下半年,公司預計可收購蠶繭14萬斤,收益4.2萬元。這些收益中,15%作為公司管理機構計酬工資使用;5%作為公司其他股東分紅;50%歸村集體所有,30%作為公司日常運轉和擴大再生産使用。

在以前,沒有集體收入的村子只能依靠每年一到兩萬元的補貼來維持村兩委的正常運轉,再無力為村民服務。“現在有了村集體收入,村兩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進一步提高。等發展到一定程度,村民會主動參與到村務中,激發他們的自治意識和能力。” 黃卓遠説道。

作者 中國青年網 開可

     1   2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