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是,2012年《國務院關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蘇區振興發展的東風吹遍了贛南大地,掀開了紅色革命老區發展的新篇章。
在扶貧的道路上,贛州開始集中力量攻堅扶貧脫貧困境,通過産業脫貧、技術脫貧、教育脫貧等方式,量身打造定制化的脫貧方式實現精準扶貧。
打造蘑菇特色小鎮福澤當地農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遠近聞名的山區,贛南老區的脫貧致富之路首發瞄準了綠水青山。
米糠、桔梗、稻草……這些本是丟棄的農作物廢料,可用到了關鍵之處卻變廢為寶,成為脫貧致富的好原料。日前,千龍網記者來到了位於贛州市沙石鎮的登豐農業公司菌菇廠,實地探訪了農作物變廢為寶的致富之路。
“這些無公害金針菇是引進南韓先進生産線和技術,利用農作物廢料培育起來的。”據登豐農業公司總經理劉敏介紹,目前廠區佔地60多畝,一年生産總值近5000萬,帶動了60多人就業,其中吸納貧困戶人口10余人。
家住贛州章貢區火燃村的村民劉漢財今年48歲,以前靠務農和打零工為生的他一直戴著貧困戶的帽子。外出打工的話照顧不了年邁的父母和孩子,可留在家裏卻只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劉漢財的心裏曾經非常得矛盾。然而,這一切卻因村裏菌菇廠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原來,村裏的這家菌菇廠規模擴大形成特色産業後,吸納了十幾戶像劉漢財這樣的貧困戶,公司還為此成立“扶貧車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目前劉漢財夫妻倆每人每月都能領到2800-3500元左右的工資,加上流轉土地的租金,貧困戶的帽子終於給摘了下來。
在家門口就業,還能照顧年邁的老母親和陪伴孩子成長,工廠給上社保,將來老了還有退休金……“收入提高了,生活也有了保障,去年還給家裏買了個冰箱。” 在劉漢財眼裏,老百姓在政府的幫扶下,過上了“小康生活”。
章貢區扶貧辦主任馮文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農民自己種植時,一畝地一年的産值可能只有一兩千塊錢,土地流轉給菌菇廠後,一畝地一年的産值高達80萬左右。“這也是産業扶貧帶來的成果之一。” 馮文珍坦言。
其實,火燃村菌菇廠産業扶貧的成果只是贛州章貢區扶貧工作很小的一個縮影。章貢區蘑菇小鎮、生態農業小鎮、體育小鎮等特色小鎮的打造,為扶貧的道路上提供了新的思路。數據顯示,為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章貢區2016年度投資金額高達3.14億元,已形成規模化農業産業基地41個。其中,受益農戶7000余人,其中貧困戶約1000人,每人平均增收8000元以上。
近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的“鏡頭中的脫貧故事-走進江西贛州”拍客大賽在贛南紅色革命老區拉開帷幕。圖為贛州瑞金市華村一隅,發展紅色旅遊的土坯房與農戶小洋房形成鮮明對比。千龍網記者歐陽曉娟攝
發展紅色旅遊和綠色農業實現雙增收
“有女莫嫁華屋郎”,這曾是鄰村對華屋村貧窮的形容。
然而,華屋村卻有著讓人肅然起敬的紅色歷史。華屋村位於江西省贛州瑞金市,是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大本營。早在蘇區時期,僅43戶人家的華屋,家家戶戶都有人參加革命,其中20人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留下了“華屋17棵松”的感人故事,是遠近聞名的“紅軍村”。
不過,有著輝煌歷史的華屋村卻面臨著經濟落後的窘境。2012年以前,華屋貧困程度極高,119戶中有103戶居住在透風漏雨的土坯房中,其中8戶還因土坯房倒塌被迫租房居住。貧困家庭和人口分別佔總戶數的50%和總人口數的46%。“那個時候,我們整個村莊沒有一部小車、一台空調、一個燃氣灶,沒有一戶有家庭衛生間。”當地的村民回憶。
蘇區的振興發展,不能離開民生。當地政府按照“四個統一”的原則建成了66套整齊劃一、錯落有致、具有濃厚客家風情的住房,每戶佔地面積90平米左右。華村村民華海就是這批“福利房”的受益者。他告訴記者,整棟房子算下來,幾乎自己只支付了一半的建房費用,實實在在的享受到了扶貧政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幫助百姓增收,當地政府充分挖掘紅色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對原有土坯房進行了修繕,在村裏興建了富有特色的標誌性入口景觀、村史館等,發展起了紅色旅遊業。建成後,全國各地遊客絡繹不絕,給當地村民帶來不少收入。
不僅如此,當地政府還幫助引進現代綠色農業産業,提供扶貧資金貸款、技術培訓等。農業園種植了包括番茄、茄子等蔬菜,蔬菜成熟後有農村合作社統銷,幫助村名解決了後顧之憂。
相比之前村民年收入不足2000元,如今的華屋村用“紅色+綠色”産業帶動百姓增收,由“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