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能幹部”打通“最後一公里”
潘聰聰,“90後”陽光女孩,畢業于清華大學,2015年10月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被派到百色市田林縣潞城瑤族鄉豐防村任“第一書記”。
初到村裏,潘聰聰就遇到了困難。村民在山坡上種玉米,收益很低,當地的土雞市場好,養雞收益高很多,可是老百姓不積極,怕風險大。昔日清華園裏的學子必須學會在大山溝裏與村民算清楚最簡單的經濟賬。
在廣西百色市田林縣潞城瑤族鄉豐防村,“第一書記”潘聰聰(左)坐摩托車前往群眾家中(3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白天大家都在田裏做農活,只有到晚上才能聚到一起,商量怎麼搞養雞産業,怎麼做群眾工作。”潘聰聰説。會議經常開到深夜,人散了,關上燈,鎖了門,她才離開。
經過不懈努力,村民們的積極性終於被調動起來。在縣裏以獎代補政策的支援下,豐防村村民養殖土雞7萬多只,僅此一項貧困戶每戶可增收2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