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34個貧困村脫貧,廣西百色是怎麼做到的?

發佈時間: 2017-04-12 10:25:35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王念 王軍偉等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貧困戶,廣西百色市,貧困村,鑫晟,廣西農業科學院

  ;一條新“錢途”匯聚市場能量

産業扶貧離不開金融支援。相對傳統農業,水果等特色種植業初期投入很大,對資金需求也大。2016年,梁青松用流轉的550畝土地抵押貸款250萬元,預計3年內還清。

在百色,每個貧困戶都可以申請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由政府貼息。然而許多貧困戶不敢把這筆錢投入到産業發展中去,他們擔心無法承擔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

靖西市南坡鄉逢雞村貧困戶隆秀珍就一度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困境,當地適合種桑養蠶,也有一些村民通過養蠶實現致富。隆秀珍一家6畝山坡地,年年種玉米,因為窮,全家擠在破舊的木瓦房裏。雖然她心裏羨慕養蠶,但是不敢嘗試,擔憂會賠錢。

這是我國南菜北運基地——廣西百色市田陽縣的萬畝番茄、西葫蘆、四季豆等萬畝蔬菜種植基地(3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這是我國南菜北運基地——廣西百色市田陽縣的萬畝番茄、西葫蘆、四季豆等萬畝蔬菜種植基地(3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靖西鑫晟繭絲綢公司給陸秀珍一家帶來産業脫貧機遇。陸秀珍把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入股到公司,每年分紅5000元。此外,公司為陸秀珍一家提供技術指導、蠶苗保障和統一收購,打消陸秀珍一家養蠶的後顧之憂。

“一張40多公斤的蠶繭就能賣到1000多元,抵上好幾畝玉米的收入。我把家裏的地都改種了桑樹,春蠶可以收入5000元,加上分紅,今年脫貧沒問題。”陸秀珍説。

     1   2   3   4   5   6   7   8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