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國資委第一書記的文化扶貧經:先“走出去”

發佈時間: 2017-01-28 15:03:34 | 來源: 中國山東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振紅

關鍵詞: 擊奏,留守兒童,扶貧資金,書記,文化扶貧,山東,國資委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如果説資金項目是扶貧工作的筋骨,那文化引領則是扶貧工作的靈魂。由張慶旭、王彤、盧永生、肖永達和柴哲組成的省國資委第一書記工作隊,不僅想辦法幫助村民物質上脫貧,還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從思想上轉變村民發展理念。省國資委第一書記工作隊,在幫包的濱州沾化大高鎮譚家、臺一、鏟頭李、單家和臺四5個貧困村,趟出了一條文化扶貧先行的新路子。

“一看到棚裏綠油油的

冬棗,我就覺得能行”

在第一書記駐村之前,種植冬棗就是5個貧困村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沾化冬棗的品牌本就聲名在外,當地有種植冬棗的傳統,不過這5個村種植冬棗的技術還僅僅停留在最原始的階段,村裏沒有一畝冬棗日光大棚,種出來的棗跟平常冬棗價格沒什麼區別。

駐村不久,第一書記經過市場調研,就確定了圍繞冬棗這一當地特色産業做文章的扶貧思路,決定利用扶貧資金在幫包村推廣冬棗日光大棚這一收益高、無風險的致富項目“。推廣日光大棚得想辦法讓村民們參與進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單家村第一書記肖永達説。

建一畝地日光大棚,要投入7000元錢。工作隊就想到一個法子,利用30萬元的産業扶貧資金,每畝地補貼6000元,村民們自己再出1000元,建成後的大棚産權歸村集體,以後每年村民只要再交1000元的租賃費。這樣一來,村民能增收,村集體也有了收入來源,而且形成利益共同體,村民們自己也有動力去管理好大棚。

聽到村裏推廣日光大棚,不少村民動了心。李雲明是單家村的村民,今年50多歲,當了近20年的棗農,家裏頭種了12畝的棗樹。聽著建日光大棚還有補貼,不禁動了心思。可是動心歸動心,要下這個決心並不容易。“我種了一輩子的棗樹,一直都在大田裏種,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搞大棚,能搞起來嗎?”李雲明自己心裏根本沒有底。要技術沒技術,以後每年自己還要再投入一部分錢,這對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説並不是一筆小數目。

跟李雲明有一樣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數。在徵求民意時,第一書記發現,村民們都有不了解、不認可、怕擔風險的顧慮。“扶貧就要拔窮根,要想推廣日光大棚,必須得讓村民們知道日光大棚的好處,還得讓他們知道怎麼管理大棚,幫著他們轉變致富的觀念。”譚家村第一書記張慶旭説。

2015年4、5月份,第一書記組織了一次參觀活動,帶著村裏一部分村民到鄰村的日光大棚參觀,李雲明也在其中。那時候天氣還冷著,大田裏的棗樹都還沒抽芽,而冬棗日光大棚裏,棗樹都已經綠油油的一片了。“一看到這綠油油的棗樹,我就覺得能行。”李雲明説。

李雲明決定先探探路。第一年,李雲明把家裏3畝地改成了日光大棚。結果這3畝地的收入翻了一番,種出來的棗在色澤、口感和外觀上,都比大田裏的好。2016年,李雲明下定決心,把家裏的12畝地都改成了日光大棚,一部分是春棚,9月中上旬上市,一部分是秋棚,11月才上市。“不光種出來的大棗樣子好看,農忙時間還錯開了,連人工費都省了不少。”李雲明説。

為了幫助村民轉變發展的觀念,第一書記工作隊先後組織幹部群眾320余人次,到山東農業大學、壽光蔬菜高科技示範園及所在市區多個成功致富項目觀摩考察,組織種植能手40人參加全市新型農民及創業培訓,還多次邀請冬棗專家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培訓,邀請致富能手到村講授經驗、現身説法。現如今,5村已建成冬棗大棚270余畝。

1   2   3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