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培訓課”如今成了東賈村民的新時尚。
走進山西省長治縣蘇店鎮東賈村,在紅都專業合作社的培訓中心挂著醒目標語:“培訓一人、成功一戶、帶動一片、致富一方。”
東賈村,是一個有500多戶、2200余人的純農業村,地下無資源,地上無工廠。過去曾是個村容臟亂、經濟落後的村莊。短短幾年,這裡發生了深刻變化:村民每人平均收入由不到4000元增至1.5萬元,村容村貌大為改觀,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東賈村從落後村變為示範村,“差等生”變“優等生”。變化從何而來?
改變單打獨鬥,産業覆蓋全村,戶戶有大棚
“以前以種玉米為主,一畝地一年也就幾百元收入。”村民張敏回憶説,“幾年前村裏成立合作社,我租種蔬菜大棚,一年下來就掙了3萬多元。”
租合作社大棚,還得從2008年説起。當時的東賈村,村級組織軟弱渙散,村民收入低。歲末村級換屆,村民一致選本村出去的“成功人士”陳雪亮回來當村主任,想讓他帶動大家致富。
“鄉親們期望高,我壓力也非常大。”陳雪亮説,村裏沒啥資源,就有點地,幹啥才能掙錢?
陳雪亮看到東賈村的區位優勢:交通便利,臨近農産品物流園,可直面全國市場;土地品質好,適合種蔬菜,發展規模産業。“剛提出這個想法,很多人不支援,缺資金、怕市場風險。”
自己帶頭幹,示範給他們看。單打獨鬥,沒規模不行。陳雪亮註冊成立紅都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當年,合作社以一畝每年600元的“高價”流轉村裏的閒散土地,建起10座反季節蔬菜大棚,再以每年7000元的承包費租給村裏人種菜。
一年下來,承包人嘗到甜頭,收益翻了番,示範效應明顯。村民們積極參與,合作社迅速壯大。
目前,紅都農民合作社流轉土地1500畝,建造冬暖式蔬菜大棚500座,東賈村400多戶農民成為社員,基本實現戶戶有大棚,還吸引了周邊村莊200多戶農民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