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是我國扶貧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是到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的重要保障。在基層,精準扶貧已經展現出強大效力,收穫了巨大成果。但是,也有地方把精準扶貧理解歪了,落實偏了,搞成了“零碎扶貧”。比如,我在採訪中了解到的兩個“扶貧羊”的故事,就體現了這種傾向,讓人憂心。
為了利用國家産業扶持資金髮展養殖,一個小山村採取股份合作的形式,讓4個貧困戶各自將6000元産業扶持資金入股到另外1家正在搞養殖的貧困戶,5家貧困戶根據養殖效益按股分紅。當問及年底每戶能分多少錢時,牽頭養羊的貧困戶説:“今年市場行情不行,養羊賠錢,不傾家蕩産就不錯了,分紅是不可能的。”由於個體養殖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足,貧困戶入股非但沒有實現脫貧,還落得個本利無歸的結局。
還有一個故事發生在太行山區。我在當地採訪時碰到一位養羊的老人,他説在政府支援下,自己養了幾十隻羊,買小羊羔時每只600元,辛辛苦苦養了一年多後,市場價格下滑,成羊每只才賣到500元。“養了一年‘扶貧羊’,不僅沒脫貧,還更貧睏了。”老人無奈地説,臉上的苦笑深深觸動了我。
扶貧資金“打水漂”、扶貧項目難實現脫貧,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東家種核桃、西家種大棗,南家養兔子、北家養雞鴨……一些産業扶貧就是讓貧困戶單打獨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能否脫貧要看運氣——有的貧困群眾趕上好的市場行情,如願脫貧;有的貧困群眾則時運不濟,勞而無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