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雙留守”兒童的生存權正面臨著嚴峻威脅。中國扶貧基金會供圖
“隨著社會轉型,各類社會問題凸現,需要提供各類福利支援的兒童比例不斷上升,形成了日益膨脹的福利需求。”在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的兒童發展與保護研討會上,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陸士楨提出,均等的、專業化的、充分的福利服務已成為兒童福利制度建設的重要任務。
早在2010年,民政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啟動了為期5年的“中國兒童福利示範項目”,在120個村設立了兒童福利主任崗位。今年,國務院《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在村(居)設立兼職或專職兒童福利督導員,解決困境兒童保護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童伴媽媽”無疑是在“兒童福利主任”基礎上的創新。
作為“兒童福利主任”項目專家團隊的成員,南開大學教授黃曉燕認為,需要被關注的孩子總是和政策之間缺乏溝通橋梁和服務傳遞,想改變這一切則需要童伴媽媽提升專業技能。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在採訪中表示,為了保證童伴媽媽服務的專業性,首先,項目用合理的待遇提高吸引力,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在當地遴選出符合要求的童伴媽媽。此外,建立一支以中國公益研究院為核心的專家團隊和培訓體系,使童伴媽媽經過專業化培訓,逐漸成長為兒童權益保護專家。不僅如此,項目還形成了集調研、評估和專業研討于一體的評估研究體系,通過定期考核,促進童伴媽媽能力的提高。
“希望三年後,‘童伴計劃’能在政府和社會的支援下變成常態化服務,童伴媽媽能夠持續工作下去,她們的經驗就能夠不斷地發揮作用。”劉文奎説。
多方聯動為留守兒童撐起保護傘
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從頂層上明確了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4月5日,經國務院同意,由民政部等27個部門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6日,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明確了各個部門的職責和工作任務。
11月9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公佈了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情況,並將在全國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童伴計劃致力於探索一套成熟可複製的留守兒童權益保護模式。中國扶貧基金會供圖
今年,民政部成立了專門的留守兒童保護處,並將涉及兒童的所有工作,全部調整到社會事務司統籌負責。“這些舉措顯示了民政部對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兒童工作的態度和決心。”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倪春霞表示,關愛保護專項行動首先解決的就是農村留守兒童最基本的監護問題,讓他們的人生安全得到保障。
兒童福利制度模式研究在兒童人口總數居世界首位和社會結構正經歷轉型的中國顯得尤為重要。陸士楨認為,社會組織的專業性是政府部門無法替代的。“應積極發育專業化兒童福利服務社會組織,實現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和家庭共同參與的兒童福利運作機制。”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告訴記者,童伴計劃不僅致力於為項目區的孩子提供有效的權益保護,而且希望探索一套成熟可複製的留守兒童權益保護模式,為政府最終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提供決策參考。“未來,童伴計劃將總結經驗和管理模式,推廣覆蓋到更多項目區。同時,開放平臺,與眾多致力於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機構合力推動,為更多留守兒童撐起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