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草的扶貧故事:從福建走向國際范兒扶貧路

發佈時間: 2016-10-19 11:51:16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王文清 | 責任編輯: 石璐

關鍵詞: 菌草技術,1983年,1986年,藥用菌,1941年

(原題:一棵草的扶貧故事:從福建走向國際的菌草扶貧路)

“菌草技術就是為了扶貧而生的。”10月17日,第三個國家扶貧日,國家“扶貧狀元”、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菌草技術發明人林佔熺教授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對30餘年的菌草扶貧歷程,發出這樣的感慨。

從閩西老蘇區長汀到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扶貧狀元”林佔熺不僅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還把扶貧扶到了國際上,菌草隨之跨出國門,遍植世界101個國家。

這個月,剛從寧夏“菌草扶貧”歸來的林佔熺對於未來菌草産業的發展有了更長遠的規劃:“為了老百姓真正脫貧,菌草要走産業精準扶貧的道路。”

“變草為寶” ——“致富金草”真扶貧扶真貧

1983年,林佔熺隨同福建省科技扶貧考察團來到老蘇區福建龍岩長汀縣,他在河田鎮羅地村看到的情景讓他觸目驚心——這裡的“懸河”高出兩邊耕地一兩米,“懸河”四週山丘荒禿、植被稀疏、耕地沙化,一派淒涼。

“不聞蟲聲,不見鼠跡,不投棲息的飛鳥;只有悽愴的靜寂,永伴著被毀滅了的山靈”,這段文字描述的是1941年的長汀。40多年過去了,當年閩西的長汀、連城、上杭、武平仍是全國貧困縣,還有貧困戶9.1萬戶,49萬多人,每人平均年純收入不到200元,每人平均口糧不足200斤;曾被譽為“紅色小上海”的革命聖地長汀,已是福建水土流失的重災區。

“種草治理水土流失、‘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致富一方的強烈願望,再一次在我胸中涌動。回單位後,我便開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研究實驗。”憶及當年,林佔熺説。

三年很快過去,1986年秋,用芒萁、五節芒等野草作原料栽培食、藥用菌最終獲得成功。香菇等食用菌是木腐菌的傳統理論從此被否定,木、草、菌的學科界限從此被突破,一門全新學科——菌草技術從此誕生。

1988年,“以草代木”發展食用菌被列為“福建省科技興農項目”,並在福建得到大規模推廣,被認定是“可以形成支柱産業的好項目”、“特別適用於廣大老少邊窮地區”。之後,菌草技術相繼被列為國家級星火計劃重點項目、貧困地區科技扶貧首選項目、發展中國家實用技術培訓與援外項目、福建省重點發展的新興農業産業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據統計,菌草技術目前已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487個縣(市、區)推廣應用,在生態建設、扶貧減困、産業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林佔熺也由此贏得“全國扶貧狀元”的殊榮。

實踐證明,菌草技術和菌草産業“扶真貧、真扶貧”。林佔熺算了一筆賬:我國592個貧困縣多數縣的生態脆弱,如果能在每個貧困縣利用非耕地種植萬畝菌草,全國可以形成數以千億元計的産業,有利扶貧開發和生態建設。

因此,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港澳臺僑委員會委員陳寒楓在《關於利用菌草産業推進貧困縣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的建議》中作出如下判斷:“發展菌草産業是治理生態環境和扶貧的有效途徑,是一項于國於民皆有利的大事。”

“在國內,我們計劃先沿著黃河兩岸的44個國家級貧困縣,把黃河的菌草生態治理和貧困農戶脫貧緊密結合起來;第二步,‘十三五’期間,我們要推動全國其他500多個貧困縣,利用菌草技術發展生態型産業,走産業精準扶貧之路,幫助農戶告別貧困。”對於未來,林佔熺説。

1   2   3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