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急迫的命題無疑是流感疫情。二例流感病例的出現,意味著中國與疫情的距離更近了一步,傳播的機會比先前大增。在這之前,疫情似乎與我們很遙遠,但現在就不能用望遠鏡看待疫情了,從政府到個人,警惕意識顯然都要提高,從技術到制度都要升級。
中國有應對SARS的經驗,利於防控流感疫情,但依然不可疏忽大意。這既是因為疫情在人口大國傳播的機率高,也是因為世衛組織日前發出的警告:如果目前正在快速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持續兩年時間,全球將會有超過20億人感染。世界銀行的一份評估報告認為,大規模流感疫情可能使全球經濟損失3萬億美元,拖累全球經濟下滑5個百分點。我們對流感不僅不能有絲毫放鬆,還要加倍防範。
其次是地震災區重建。地震一週年之際,應該如何紀念“5·12”大地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筆者看來,最重要的是提供實實在在的災區重建思路和具體支援,以便讓災區民眾早日回歸正常生活,這既是對生者的安撫,也是對死者的告慰。
災區重建有兩層含義,一是物質重建,二是精神重建。據四川省今年3月提供的數據,僅四川災區重建就存在1.3萬億元的鉅額資金缺口。在地震受災程度僅次於四川的甘肅,災區恢復重建亦面臨困境。可以説,災區重建任重而道遠。而且,心理干預和精神重建同樣緊迫。
再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與提振中國經濟。有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開始復蘇,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獨自復蘇的道路有多漫長有多艱險無法預估。
有人無奈地説,全球經濟下滑,流感疫情來的太不是時候。對中國而言,還多了一個災區重建的任務。筆者以為,在總的社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當前這三大命題必然互相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分清輕重緩急,以民生的視覺,合理運用各種制度工具,及時控制流感疫情傳播、提高災區重建效率、加強提振經濟力度。(馮海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