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農業植保站工作人員展示淘出的部分小麥吸漿蟲 攝/本報記者陳建宇
■小麥吸漿蟲被稱為小麥“吸血鬼”,一粒可正常發育飽滿成形的麥粒能被其全部吸幹
■目前我省小麥吸漿蟲中等偏重程度發生,嚴重程度高於近年
■廊坊和唐山為重發生區,省內各級植保部門已開始組織防治工作
小麥吸漿蟲俗稱麥蛆,體積小不易被覺察,可潛伏在小麥的穎殼內,吸食麥粒汁液。一粒本可正常發育飽滿成形的麥粒能被其全部吸幹,麥收時只剩下一張皮,造成毀滅性減産。不少農業專家形象地稱其為:小麥“吸血鬼”。
日前,記者從省農業植保站獲悉,小麥吸漿蟲在我省中等偏重程度發生,面積達900萬畝,嚴重程度高於往年,其中廊坊、唐山較重。
發佈小麥吸漿蟲廊坊唐山較重
進入本月中下旬,全省已進入防蟲的關鍵期,麥農須提防小麥“吸血鬼”偷襲麥田。
近日,省農業植保站發佈了今年小麥吸漿蟲在河北發生的消息。
據省農業有害生物監測網監測,今年小麥吸漿蟲在河北中等偏重發生,各麥區均有分佈,高密度塊有所增加,總發生面積達900萬畝,一般密度3~15頭/樣方,高於近年,廊坊和唐山成為重發生區。省內各級植保部門已開始組織防治工作。
省社科院小麥專家李科江分析指出,由於河北前期氣溫偏低,小麥吸漿蟲總體發育進度已略晚于歷年。預計今年全省小麥吸漿蟲發生期將推遲2~3天,中蛹期在4月中下旬,成蟲羽化盛期在5月上旬。
李科江稱,我省局部田塊基數偏高,新發生區農民防治意識較差,然而進入本月中下旬,全省已進入防蟲的關鍵期,麥農須提防小麥“吸血鬼”偷襲麥田。
探訪六道槽村吸漿蟲超標22倍
“看這些橙黃透亮,比米粒還小的東西就是小麥吸漿蟲,現在它們處於幼蟲或中蛹期。”
近日,本報記者趕往小麥吸漿蟲發生較重的廊坊三河市,探訪當地小麥吸漿蟲的發展情況與麥農的“抗蟲經”。據介紹,三河市是廊坊地區最早發生小麥吸漿蟲的地方,經過幾年抗蟲,發生面積已由原來的15萬畝縮減為10萬畝,然而依然佔據著廊坊蟲害面積之最的位置。
4月21日下午,記者目睹了三河市農業植保站檢疫員王鳳芝、陳曉燁在六道槽村麥田裏隨機做淘土調查的全過程。王鳳芝説,淘土以樣方為單位,每樣方是10×10×20釐米。
王鳳芝嫺熟地用米尺測好樣方,然後用鏟刀取出土塊,將其放到一個沙眼細密的篩子裏,之後開始用清水沖洗泥土。一遍過後,篩子裏除了草根和雜草,什麼也沒發現。王鳳芝笑著把篩子底部的泥塊小心捏碎,繼續沖洗。如此三遍後,她指著篩底説:“看這些橙黃透亮,比米粒還小的東西就是小麥吸漿蟲,現在它們處於幼蟲或中蛹期。”不注意看根本無法察覺。
王鳳芝説,最後一步是“舔蟲”來統計數量。她拿出一支微型毛筆,在水中蘸濕,然後用筆尖對準篩子裏的小麥吸漿蟲幼蟲輕輕一抹,將其“舔”了出來,放入乾淨的托盤裏。“1隻、2隻、3隻……46隻!”
王鳳芝説,我省規定的控制指標是每樣方裏的小麥吸漿蟲不得超過2隻,這塊麥地超過指標22倍。“46隻”意味著什麼?三河市農業局總農藝師賈永奇分析説:“根據經驗,46隻可以在這一樣方土地上孕育出近千隻小麥吸漿蟲幼蟲來‘蠶食鯨吞’小麥。如果不防治,這一樣方的小麥將會被‘絕殺’無産。”
淘土結束,王鳳芝把淘出的小麥吸漿蟲帶到三河市農業局進行分析。賈永奇説,這些小麥吸漿蟲的幼蟲爬出地面後的3至5天裏迅速羽化為成蟲,之後進行交配,把幼蟲繁殖到麥穗裏,讓幼蟲吸食麥粒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