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山東省日照市郊。
農民董方均向記者抱怨:“去年農曆八月十五種下的小麥,到春節才遇上一場拇指厚的雪。旱災來了,今年夏糧1畝地可能要減産100斤,按去年畝産1000斤計算,要減産10%。”
去年11月份以來,我國北方地區降水稀少,整體平均溫度偏高,造成了大面積的乾旱。對於北方種冬小麥的農民來説,今年不是一個好年景。
農民董方均所在的山東,全省農田受旱面積已達2030萬畝,重旱1000萬畝。産麥大省河南、河北比山東受災害更嚴重,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顯示,截至2月5日,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等主産區小麥受旱已經達到1.57億畝,其中嚴重受旱6482萬畝。
15省市小麥告急
馬文峰是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的小麥專家,他打聽了河南、河北、安徽和山東等多個省份的旱情,當地農民紛紛用“嚴重”兩字來形容情況。他告訴本報記者:“在這些地區,有三類小麥受災最嚴重,分別是播種較晚的、播種時麥苗較少的以及土壤呈酸性的麥地,重災區每畝估計減産在20%-30%之間。”
去年11月1日以來,北方難見雨水,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東、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湖北東北部、陜西北部、寧夏、甘肅東部等北方冬麥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東北部和中部、山東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
河北衡水市,一位姓馬的農民種了5畝麥地,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天氣太反常,整個冬天沒見到雪花。如果清明前還沒有降水,只能等待水利局幫助我們引渠水灌溉。”
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河北全省受旱面積為3500萬畝,其中春白地受旱面積2000萬畝,冬小麥受旱面積1500萬畝,400萬畝冬小麥受旱嚴重;40萬人存在季節性飲水困難。
河南省的小麥生産佔我國的1/4,這次受災最為嚴重,截至2月1日,全省小麥受旱面積已達4150多萬畝,其中嚴重受旱700萬畝,50萬畝出現麥苗枯死現象。
在西部小麥主産區,山西省230萬畝農作物受旱,防汛抗旱指揮部已經先後發佈乾旱黃色預警和乾旱橙色預警。針對20年不遇的冬旱,陜西省防總1月中旬啟動省級三級抗旱應急響應。
據了解,由降水異常偏少和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導致的氣象乾旱已波及中國15個省市,北方冬麥區旱情為30年一遇,小麥主産區旱情為50年一遇。
2月2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肖子牛説:“根據最近的預測,比較大的降水現在還沒有出現的跡象。雖然2月2日開始部分地區有些降水,2月7日到9日還有一次降水過程,但是降水量都比較小,很難根本性地緩解旱情。”
農業部傾巢而出
2月6日,農業部一位人士告訴記者:“部裏找不到小麥專家了,農業部負責抗旱工作的種植業管理司早就全軍出動,到地方指導工作去了。”
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去年12月中旬,農業部就派出6個專家組分赴小麥主産區,指導農民落實冬前田間管理措施,提高抗旱防凍能力。元旦節假日期間,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赴受旱較重的河南、安徽等省,與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一道,研究制訂抗旱防凍技術方案。1月中旬,又組織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的氣象和農學專家,再次趕赴河南、安徽,調查評估災情,指導抗旱工作。
根據旱情發展,農業部于1月21日啟動抗旱二級應急響應, 2月2日又把抗旱應急響應級別提升到一級,並先後派出4批18個工作督導組,20個專家組推動抗旱措施落實。
北方旱情進一步持續,抗旱工作擺到了國務院的案頭,2月5日,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傳達貫徹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農業抗旱保苗等工作。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在2月4日啟動Ⅱ級抗旱應急響應的基礎上,5日召開全國冬麥主産區8省抗旱異地會商會議,並宣佈啟動Ⅰ級抗旱應急響應。
2月5日,中央財政再次緊急撥付3億元特大抗旱補助資金和農業生産救災資金。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撥付特大抗旱補助資金和農業生産救災資金4億元。
旱災消滅通貨緊縮?
從國務院到農業部,從國家防總到財政部,中央部委和各級政府都在高調抗旱,而小麥的主人算的是另外一筆賬。
董方均告訴本報記者:“日照市最近天冷,灌溉小麥的時候,不少人家的水管還凍壞了,又徒增了成本。很多農民已經不靠種地吃飯,他們盤算著,給小麥澆水搭上大把時間,還不如在城裏多找些活幹。”
小麥專家馬文峰也告訴本報記者:“旱地如果實施人工灌溉,一畝地灌溉一次的成本在40-50元,如果乾旱繼續,在小麥收割之前要灌溉4遍,每畝成本要增加200元,即使畝産1000斤,每斤小麥的成本就增加了2毛錢。而且人工澆灌不如自然降水,單産將下降,各級政府對小麥抗旱的財政投入要加大才行。”
據農業部2月5日農情調度顯示,8省旱區受旱麥田中已灌溉面積7877萬畝,佔受旱面積的50.2%;已追肥面積為4190萬畝,佔受旱面積的26.7%。
山東省濰坊市,一位小麥收購商馮廣遠根據多年的經驗推斷:“如果清明前還是這種乾旱天氣,農民的收成要大受影響,小麥夏天要漲價,城裏的麵粉看來也要漲價。”
虎傑投資諮詢公司首席分析師張寅對記者表示:“由於自然災害,夏糧存在歉收的可能性。更值得關注的是,政府為了保護糧食生産,加大抗旱投入,小麥成本必然上升,將轉移到糧價上。”
張寅還認為:“為增加返鄉農民的收入,政府今年計劃提高糧食的收購價,如果今年糧食提價的幅度在15%以上,城市物價可能承受壓力,糧食價格要穩定上漲,近兩年每年5%-7%的漲幅最合適。”
張寅還注意到一個現象:“大約2000萬的農民工找不到工作崗位回到農村,今年農村人口增加,物價漲幅要大於城市,今年5、6月份,農村可能先於城市擺脫通貨緊縮。”
(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夏華旺 山東 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