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河南建糧倉核心區 2020年目標1300億斤 應建立糧食補貼長效機制 -多重擔憂致A股下跌超5% 市盈率低於千點時水準 國際資本攪局? -15個中國城市GDP增長世界前20名 福布斯公佈08中國頂尖企業榜 -在英被害1男1女中國留學生身份確定 中國駐英使領館促儘快破案 -新疆官員稱庫車爆炸案是"典型的自殺式襲擊" 正在全力追捕嫌犯 -中央再出臺惠藏政策 380億支援西藏 中國糧倉河南建"核心區" -解讀2009年考研大綱 政治、數學相應變化較多 -《歌唱祖國》非林妙可唱 7歲楊沛宜幕後獻聲 -揭秘“鳥巢”中方設計師李興鋼:單純的“書癡”/簡歷 -奧運會閉幕式定位"狂歡Party" 觀感將比開幕式輕鬆
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公開徵求意見稿)(全文)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8 月 13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第一章 重建基礎 

     

    第一節 災區概況 

    本規劃的規劃範圍為四川、甘肅和陜西省極重災區和重災區的51個縣(市、區)(注1)。總面積132596平方公里,鄉鎮1271個,行政村14565個,2007年末總人口1986.7萬人,地區生産總值2418億元,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為13050元、3533元。 

     

    專欄1 規劃範圍 

    所在省 四川 

    縣(市、區) 汶川縣、北川縣、綿竹市、什邡市、青川縣、茂縣、安縣、都江堰市、平武縣、彭州市、理縣、江油市、廣元市利州區、廣元市朝天區、旺蒼縣、梓潼縣、綿陽市遊仙區、德陽市旌陽區、小金縣、綿陽市涪城區、羅江縣、黑水縣、崇州市、劍閣縣、三台縣、閬中市、鹽亭縣、松潘縣、蒼溪縣、蘆山縣、中江縣、廣元市元壩區、大邑縣、寶興縣、南江縣、廣漢市、漢源縣、石棉縣、九寨溝縣 

    個數 39 

    所在省 甘肅 

    縣(市、區) 文縣、隴南市武都區、康縣、成縣、徽縣、西和縣、兩當縣、舟曲縣 

    個數 8 

    所在省 陜西 

    縣(市、區) 寧強縣、略陽縣、勉縣、寶雞市陳倉區 

    個數 4 

     

    規劃區的主體區域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以龍門山山脈為界,西部與東部的地質地貌差別明顯,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差異較大,總體上具有以下特點: 

    ——地貌氣候複雜,平原、丘陵、高原、高山均有分佈,部分地區相對高差懸殊,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屬典型高山峽谷地形。 

    ——自然災害頻發,高山高原地區地震斷裂帶縱橫交錯,發生地震災害的幾率較高;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點分佈多、範圍廣、威脅大。 

    ——生態環境脆弱,山多地少,高山地區耕地零碎、土層瘠薄、地表滲透性差、水土流失嚴重。 

    ——生態功能重要,高山高原地區的動植物資源豐富,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屬於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我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 

    ——資源比較富集,世界文化自然遺産和自然保護區比較集中,旅遊資源豐富,水能、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等資源蘊藏較多。 

    ——經濟基礎薄弱,平原地區工業化程度相對較高,高山高原地區經濟規模較小,産業結構單一,貧困人口集中。 

    ——少數民族聚居,有我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是主要的藏族聚居區之一,多元文化並存,歷史人文資源獨特。 

     

    第二節 災害損失 

    汶川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震級達到芮氏8.0級,最大烈度達到11度,並帶來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大量次生災害。 

    ——人員傷亡慘重,截至8月7日,遇難69222人,受傷374638人,失蹤18176人。 

    ——城鄉居民住房大量損毀,北川縣城、汶川縣映秀鎮等部分城鎮和大量村莊幾乎被夷為平地。 

    ——基礎設施嚴重損毀,交通、電力、通信、供水、供氣等系統大面積癱瘓。 

    ——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嚴重損毀,大量文化自然遺産遭到嚴重破壞。 

    ——産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耕地大面積損毀,主要産業、眾多企業遭受重創。 

    ——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森林大片損毀,野生動物棲息地喪失與破碎,生態功能退化。

    專欄2 規劃區災害損失情況 

    項 目             51個縣(市、區)直接經濟損失(億元)(注2)      8437.7 

    工業企業直接經濟損失(億元) 961.8 

    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億元) 404.2損毀公路(公里) 34125受損水庫(座) 1263受損輸變電設施 輸電線路(公里) 61524 

    35千伏以上變電站(座) 250受損學校(所) 7444受損醫療衛生機構(個) 11028受損農村居民住房 倒塌(萬平方米) 10709.6 

    嚴重受損(萬平方米) 9432.2受損城鎮居民住房 倒塌或損毀(萬平方米) 1887.9 

    嚴重破壞(萬平方米) 5836.2 

     

    第三節 面臨挑戰 

    ——生態環境惡化,植被、水體、土壤等自然環境被破壞,次生災害隱患增多,導致生存發展條件變差。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下降,每人平均耕地減少,耕地品質下降,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難度極大。 

    ——部分地區可供建設的空間狹小,不少地方失去基本生存條件,異地新建城鎮、村莊選址及其人員安置難度很大。 

    ——企業損毀嚴重,就業壓力大,而許多地區並不具備通過就地發展工業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條件。 

    ——不少災區群眾成為無宅基地、無耕地、無就業的“三無”人員,加之災害造成的恐懼心理,醫治災區群眾心靈創傷需要較長過程。 

    ——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載體大量損毀,保護和傳承羌族文化更加緊迫。 

    ——解決災區群眾當前急迫問題與增強區域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面臨十分複雜的情況。 

     

    第四節 有利條件 

    ——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為科學重建新家園提供了思想保障。 

    ——災區廣大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自強不息、互助自救和尋求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是重建新家園的不竭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累的強大物質基礎和良好市場環境,為恢復重建提供了經濟、技術基礎和體制環境。 

    ——各地區的無私支援,全社會的大力支援,國際社會的慷慨援助,是恢復重建的重要補充力量。 

    ——國內外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經驗教訓,為科學重建新家園提供了有益借鑒。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兼顧、科學重建。優先恢復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和公共服務設施,儘快恢復生産條件,合理調整城鎮鄉村、基礎設施和生産力的佈局,逐步恢復生態環境。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災區各級政府為主導、廣大幹部群眾為主體,在國家、各地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精心規劃、精心組織、精心實施,又好又快地重建家園。 

     

    第二節 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民生優先。要把保障民生作為恢復重建的基本出發點,把修復重建城鄉居民住房擺在突出和優先的位置,儘快恢復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切實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讓災區群眾安居、安定、安全、安心。 

    ——尊重自然,科學佈局。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考慮災害和潛在災害威脅,科學確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調整優化城鄉佈局、人口分佈、産業結構和生産力佈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統籌兼顧,協調發展。要著眼長遠,適應未來發展提高需要適度超前考慮,並與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加大對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力度,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努力提高災區自我發展能力。 

    ——創新機制,協作共建。要充分發揮災區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充分發揮對口支援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共同參與,責任明確,公開透明,監督有力,多渠道投資的重建機制。 

    ——安全第一,保證品質。要嚴格執行抗震設防要求,提高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的公共服務設施抗震設防標準。城鄉居民點和重建項目選址,要避開重大災害隱患點。嚴格執行國家建設標準及技術規範,嚴把設計、施工、材料品質關,確保重建工程品質。 

    ——厲行節約,保護耕地。要堅持按標準進行恢復重建,不超標準,不盲目攀比,不鋪張浪費。儘量維修加固原有建築和設施,儘量統建共用公共設施和用房。規劃建設城鎮、村莊和産業集聚區,要體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保護耕地。 

    ——傳承文化,保護生態。要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具有歷史價值和少數民族特色的建築物、構築物和歷史建築,保持城鎮和鄉村傳統風貌。避開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古跡、水源保護地以及震後形成的有保留價值的新景觀。同步規劃建設環保設施。 

    ——因地制宜,分步實施。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恢復重建,充分考慮經濟、社會、文化、自然和民族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確定重建方式、優先領域和建設時序。要統籌安排、保證重點、兼顧一般,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恢復重建。 

     

    第三節 重建目標 

    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發展水準達到或超過災前水準,努力建設安居樂業、生態文明、安全和諧的新家園,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家家有房住,基本完成城鎮和農村居民點恢復重建,災區群眾住上安全、經濟、實用、省地的住房。 

    ——戶戶有就業,每個家庭至少有一人能夠穩定就業,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災前水準。 

    ——人人有保障,災區群眾普遍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享有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公共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務。 

    ——設施有提高,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功能全面恢復,保障能力達到或超過災前水準。 

    ——經濟有發展,特色優勢産業發展壯大,産業結構和空間佈局優化,科學發展能力增強。 

    ——生態有改善,生態功能逐步修復,環境品質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 

來源: 人民網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總體規劃徵求意見 資金約1萬億元
國務院討論汶川災後重建總體規劃 涉及1986.66萬人
中國發展市場設立“民間組織災後重建項目專項資助”
審計署:抗震救災物資使用無重大違法 陜西將投56億災後重建學校
陜西將投資五十六億余元用於學校地震災後重建
災區災後重建用地免征兩項收費 日全食與川6.1級余震無直接聯繫
兩部委通知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用地免征兩項收費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稅收優惠政策出臺
中國設福彩賑災公益金專項彩票助地震災後重建
聯合國呼籲為中國地震災後重建援助3350萬美元
地震災後重建規劃範圍確定 包括51個縣市區 安置點管理面臨挑戰
四川省副省長:災後重建預計總投資超過萬億元
災後重建規劃編制完 財政稅費等九政策出臺 扶持政策正制訂
圖片新聞:
中國女足二比零勝阿根廷小組第一昂首出線[組圖]
大力士廖輝為中國軍團舉起第十三金[組圖]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災後重建政策·資金·動向/ 收養孤兒資訊/ 尋親/ 防疫 / 抗震救災行動 /最新報道
· 南方遭暴雨洪災襲擊
· 聚焦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08年 07年) / 數字報告/ 農業發展 統計報告/ 農業投資政策及項目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