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巧設“空城計”,以城內僅有的2500名士兵嚇退司馬懿率領的15萬大軍,被作為智慧故事傳為美談,一直流傳至今。而在大約1800年之後的今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巧設“空城計”,應對“懸”在130多萬人頭頂上的唐家山堰塞湖,同樣可謂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當年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是迫於城內兵力空虛,如果敵軍真的如潮水一般奔騰湧來,整座城市連同城內的士兵和居民,定然在頃刻間灰飛煙滅。今天,我們是主動從城內撤出。截至6月5日18時,綿陽市按三分之一潰壩方案,已經把潰壩時將會受到洪水威脅的所有鄉鎮的21萬多人,全部轉移到了安全地帶,並進行了妥善安置,綿陽的一些地方成了空無一人的空城。至於其他在全潰壩的情況下可能受到大水威脅的群眾也進行了實戰演練,進入了臨戰狀態。想來,在隨時都可能發生山石滾落的崎嶇山道上,21萬人扶老攜幼,有序轉移的宏大場面,就是一幅以人為本的壯麗抗天圖。
當年,諸葛亮巧設空城計僅僅處於守勢,至多只能騙過司馬懿一個人,根本無法消減其軍隊的威力。今天,我們對唐家山堰塞湖則是採取主動進攻的策略。我們不是坐等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位上漲到極限,自行衝決堰塞體,看著數十米高的巨大水頭橫掃下游的一切。我們是按照安全、科學、快速的原則,制定了堰塞體的處置方案,開挖了導流明渠,並於6月7日7時許開始過水。在目前情況下,即使唐家山堰塞體完全潰壩,其威力也被減小了很多;更是由於主動除險,全潰壩的可能性雖有,但也被降到了最低限度。
一手主動迎戰堰塞湖,進行有效除險;一手組織群眾轉移,主動避險,“兩手抓”只有一個核心,就是以人為本,“絕不讓一個百姓傷亡”。這一場戰鬥,謀劃科學、指揮有力,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各個部門、各方面專家,從災區的地方政府到基層幹部群眾,從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到支援災區的人們,形成了萬眾一心,共克艱險的壯麗場景。這是21世紀初,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的中國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共克時艱的一曲壯歌。
1871年的康定大地震和1933年的疊溪大地震,都引發了堰塞湖的潰壩。當時導致的死亡人數,數倍于地震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數。而這一次,從已經採取的措施和産生的初步效果來看,可以肯定地説,曾經的慘劇不會重演。這是災區人民在遭遇地震災害之不幸以後的大幸運。
由於種種原因,地震的發生,人們尚不可預知,但是,堰塞湖已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溫家寶總理也曾3次親臨唐家山堰塞湖查勘。雖然,目前在天氣和地質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但是,只要我們像劃龍舟一樣,繼續協力同心,就一定能夠眾志成城,實現“絕不讓一個百姓傷亡”的目標。(作者:鬱津裏)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尋親資訊] [防疫]
[如何收養孤兒/收養條件/電話]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救災語錄”]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麼辦] 聚焦堰塞湖泄洪進展
國家制定整套災區生活保障政策 紅十字會回應"高價帳篷"質疑
民政部就防止抗震救災捐贈款物被挪用貪污等答問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等詳解汶川大地震善款管理和使用
四大基金會詳解百億慈善款使用:多數分為兩個階段
解惑:賑災捐款額因何與目前實際撥付額相去甚遠?
專家解讀四川地形變化 會否發生洪災 堰塞湖會否潰決
|